news-details
4月28日,由宣道會北角堂及宣道出版社合辦,並在該堂舉行「釋經釋出禍──還利未記一個清白!」講座,講員為建道神學院聖經系助理教授的高銘謙博士。(攝影/記者鄧敏如)

利未記上的律法與那舊世代的信仰文化有關,而時代轉變好像把過去的一切都變得不合時宜,那活在現代的我們還要閱讀利未記嗎?建道神學院聖經系助理教授高銘謙博士在「釋經釋出禍」的講座中表示,要「還給利未記一個清白!」他說,66卷的聖經裡,利未記總被人忽略,因為已經很多律法都被新約轉化,律法只是影兒,不是本物的真像…

利未記經常提到:祭司如何為以色列民向耶和華獻祭求贖罪、贖愆祭牲、守律法得潔淨等,但自從耶穌流出羔羊的寶血成為贖罪祭之後,利未記就常被忽略。高銘謙博士在分享中從當時的人重視「潔淨」這部分提出以下的解說:

 

禮儀上的潔淨有兩大目的

1. 歸好類別

「利未記認為的『潔淨』是屬於歸類問題,把物件放在合適地方。」透過許多的祭禮將人放回與神正確的位置上。

 

高銘謙博士舉例,「人們會在馬桶板上或砧板上切菜?」人一定會說:「當然是砧板。」高銘謙博士表示,根據科學研究,砧板上的細菌比馬桶板上還要多,但我們都不會去馬桶板上切菜,因為我們以「感覺及常理作主導,把物件歸類到一個正確的空間,才能認同這是清潔的,屬文化考量來判斷清潔。」

 

2. 分好界線

「界線是屬於秩序的建立,所以任何越界、混亂都是不潔淨」,高銘謙博士說這是利未記的思維。他指出,創世記分開地和海、光和暗等等,其實都是強調造成一個界線出來,為世界建立秩序。因此,祭司出現且畢生為以色列民獻祭,針對人生活中的混亂狀態,獻呈祭物給主得以贖罪,重新建立秩序,這也是一種界線。

 

高銘謙博士進深一步釐清「潔淨」的定義,在利未記10章10節說,「使你們可以將聖的、俗的,潔淨的、不潔淨的,分別出來。」利未記上講的「分別為聖」,都是提醒人在接觸神聖的領域,敬拜神以前的潔淨狀態!

 

「凡俗不代表犯罪,凡俗是個沒有上帝介入的領域,潔淨與不潔淨更不是一個道德的理解。」他說,潔淨亦不代表神聖,因潔淨需要上帝介入,潔淨是創造有利條件讓人進入神聖。

高銘謙博士說,祭司會針對以色列民犯下最嚴重的不潔,以血來潔淨道德上的罪,血又稱作是「禮祭的洗潔精。」(攝影/記者鄧敏如)

 

不用再以食譜確立神子民的身份

利未記裡常強調以色列民只吃潔淨的動物,因為這個「食譜」會連結到吃的人的身份。

 

高銘謙博士引用法國哲學家的名句-「Tell me what you eat, and I will tell you what you are.」(你告訴我你在吃什麼,我就告訴你你是什麼。)有時不吃一些食物會塑造出一個人的身份,就好像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以色列民只吃潔淨的食物,也是通過日常生活習俗確立身份認同-是屬耶和華的子民。

 

但到了使徒行傳中情況有變。耶和華的子民不用通過「食譜」來證明身份,在第10章清晰記載著,彼得魂遊象外,然後聽到神說:「彼得,起來,宰了吃!」彼得拒絕說,「主啊,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沒有吃過。第二次有聲音向他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

 

高銘謙博士表示,第10章以記載福音傳到萬邦,猶太人與外邦人打破一直以來的隔閡,被主接納拯救的非猶太人,他們再沒有「俗而不潔淨的」的身份,不用再以食譜確立神子民的身份,「不要再把兩者分門別類。」

 

「今天的我們都是外邦人,但要相信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後代,有以神後嗣的身份,這不是靠血緣來定斷,乃是像加拉太書上說因著信心。」高銘謙博士提醒會眾。

出席人數逾900人。(攝影/記者鄧敏如)

 

不用再以贖罪祭潔淨自己進入神聖

利未記第4章講到兩大類型的贖罪祭,對象分別是受膏的祭司及以色列全會眾,以及官長及平民。高銘謙博士說,「人在贖罪祭中理應接受犯罪帶來的結果,但因著神憐憫及幫助,人付上了代價就被贖出來,如此才不用接受刑罰後果。」

 

高銘謙博士解釋說,犯罪的以色列民需要受膏的祭司為他贖罪,祭司會取些公牛的血帶到會幕,在耶和華面前對著聖所的幔子彈血七次」,透過血來得著潔淨。「知罪後即刻認罪悔改,讓祭司透過祭禮幫自己贖罪」,當時的人相當重視這一點,因為一人犯罪就會污染了百姓居所,會失去神的同在,大大影響到個人及以色列會眾的福祉。

 

他有了罪的時候,就要承認所犯的罪,並要因所犯的罪,把他的贖愆祭牲,就是羊群中的母羊,或是一隻羊羔,或是一隻山羊,牽到耶和華面前為贖罪祭。至於他的罪,祭司要為他贖了。-利未記5:5-6

 

耶穌的捨身成為本物的真像

祭司獻上的祭物是「不能永遠除罪,不能一直維持功效,」耶穌卻是獻一次就足夠,成為最偉大的祭司,一次獻呈就坐到神的右邊。高銘謙博士強調,希伯來書及使徒行傳都是強調耶穌救贖的完成,繼而轉化了利未記。

 

高銘謙博士總結說,利未記上面的各種律法、贖罪祭都只是影兒(Image),真像卻是耶穌基督。「我們需要深入研讀利未記,知道真像及影兒是同樣重要,研究完影兒就會更欣賞真像。」

 

律法既是將來美事的影兒,不是本物的真像,總不能藉著每年常獻一樣的祭物,叫那近前來的人得以完全。-希伯來書10:1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