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陳泓昇鼓勵大家,要相信自己比想像中能做得更多。(照片提供/陳泓昇)

長大後才有可能做大事嗎?事實上,這和「可不可能」無關,而是你是否「願意」接受神的挑戰。年僅大一的陳泓昇,雖然成長背景並不起眼,但因著願意接受挑戰,他成為人群中特別的存在。

從破碎生命中看見希望

父親具有黑道背景、母親曾吸毒,在陳泓昇3歲時父母離婚。小學三年級前,他經常轉學、住過不少親戚朋友家,甚至也曾跟著父親到大陸、廈門等地。小學三年級下學期他才回到台灣讀書,那時母親因吸毒被關入勒戒所,於是他和父親同住、靠補助過生活。母親在他國小五年級時出獄,一家人再次同住,但因父親家暴的緣故,他和母親逃出去,其後父親因詐欺而入獄。

 

從國小三年級開始,陳泓昇下課後就到教會課輔班,但對於信仰毫無興趣。熱愛籃球的他,有次在參加教會舉辦的籃球比賽後,留下來和大家一起聚會。那時他被牧師的分享所吸引,國一時開始接觸這份信仰,其後母親也因著信仰戒毒,但父親卻輕生去世。

 

這事對陳泓昇打擊至深,過去對父親的記憶多為負面,然而他卻發現,父親非常愛他,只是用錯了方式。靠著神,他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也使他更堅定,要將這位幫助自己的神,分享給有相似經歷的人。

陳泓昇從國中開始,神感動他以自身經歷向身旁朋友傳福音。高中時期,他和朋友一同開展幸福小組,接觸約有5、60人。圖中下方黑衣為陳泓昇。(照片提供/陳泓昇)

用「祂」的眼光重新定義自己

回憶成長歷程,他說到,從小父母常常吵架,時不時上演孩子爭奪戰,或是被迫要送到親戚朋友家暫住。那時他年紀還小,無法做任何決定,更不敢說自己的想法,所有事情多默默放在心中,常在夜裡哭泣、思念父母。過去的生活經歷,造成他日後對人的不信任與缺乏安全感,不善表達自身想法,害怕失去身邊的人事物。

 

許多時候,陳泓昇表面看似樂觀,實際上卻非常擔心自己表現差,害怕旁人和神看待自己的眼光,但神一次次恢復、鼓勵祂。每當面對生命問題時,總是會感到不舒服,但神卻不斷挑旺他的眼界,自己也漸漸願意向領袖、朋友坦承自己。

 

升高中的那年,他的生命在一場營會被神翻轉。那時他的自我形象低落,對神也沒信心。一天他向神禱告:「上帝祢愛我的話,讓我感受到祢的愛,讓台上的牧師走下台抱我。」那時牧師走下台為大家按手禱告,也走近他身旁、為他按手禱告。聽著前兩個禱告皆不是為他禱告,牧師的手也移開了,頓時他內心充滿失落。

 

突然間,牧師轉身抱住他,並說到:「上帝非常愛你,祂要我抱抱你。」當下他因牧師的舉動感到震驚,同時內心被神的愛填滿。從那刻起,他更是完全相信神,不再擔心任何事。

 

陳泓昇目前為大一生,同時也在MAC品格籃球營擔任助教。(照片提供/陳泓昇)

成為別人的祝福

從國中開始,神感動陳泓昇以自身經歷向身旁朋友傳福音。高中時期,他和朋友一同開展幸福小組,接觸約有5、60人。此外,他也到各地分享自己的生命見證,然而這一切始於一個失眠的夜晚。

 

他分享,高一時,有天晚上他失眠,心中突有感動要將自己的故事寫一篇講稿,打算在班上分享。雖然他認為這想法瘋狂,最後仍順服神,和老師借一堂課時間在班上分享。台下同學一開始認為他在開玩笑,但到最後卻被他的故事所震驚,甚至傳紙條向他分享領受,更被他正面積極的心所鼓勵。失親兒基金會的志工聽聞其經歷後,邀請他到各地區分享,他也被受邀到其他校園團契分享。

 

雖然陳泓昇出身背景不如他人亮眼,但神卻使他成為祂手中尊貴的器皿。許多人看見他所做的事,常常好奇問到,為何能夠帶這麼多人到教會,或是到其他地方演講。他都回應,因為他願意回應神所預備的每件事,也時常向神禱告:「只要祢敢給,我就敢做。」

 

當感動臨到時,他選擇順服,「上帝不只是恢復我的心,下一步就是挑戰我們。從願不願意傳福音給同學,到自在傳福音,又到分享自己的故事。當我說願意時,祂就願意讓我去更多地方。

 

有時事情不如自身所想時,陳泓昇起先會對神感到憤怒,其後逐漸發現神正在完成祂的美好計畫。當再次遇到類似事情時,更會耐心等候神,因為相信神會為祂兒女預備最佳機會。帶著勇敢和願意向神求更大的挑戰,就會看見神在生命中預備的特質。

 

現在的他,除了到各處分享自身生命見證外,同時也在MAC品格籃球擔任助教,更期盼繼續以自身經歷走進水深之處,鼓勵更多未信者認識神。「做你想做的事,學你想做的事。要在乎的不是成果,不應用成果定義人,你能做的比你想像中的更多,願意先踏出第一步,一步步往前走,你會愈來愈來好。

 

點我申請媒體實習計畫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