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陳玉昆牧師(右一):非洲很遠,很少人願意去那裡宣教,所以我要去。圖中為陳愛麗斯師母(Elsie Chen)、女兒陳愛神(Isen Fei-Ya,左一)。(攝影/記者都希基路)

陳玉昆牧師在納米比亞宣教19年,經歷無數次的神蹟奇事,而當初讓他燃起宣教之火的,只是一個想法:很少人願意去的,我去!而其實他從年紀輕輕時,就開始在台灣各處發福音單張,他強調,「生命中最有意義的投資是什麼?最偉大的投資就是投入耶穌基督永恆的工作。」

第一次在納米比亞佈道就遇生死關頭

陳玉昆對非洲的夜晚印象非常深刻,原因之一是,在當地鄉村佈道會多數是在夜間舉行,因為這時大家都工作完畢回家。他表示,每次佈道會都吸引很多人,19年來,接觸的人群大概已有幾十萬人。

 

第二個原因是,他第一次在納米比亞佈道就經歷到生死關頭。那天晚上,他轉好幾趟車終於到達內陸地區,搭好帳篷後就在裡面睡覺。到了深夜,他聽到狗、馬、驢子的叫聲,突然一陣安靜後,傳來一種動物的吼叫聲,陳玉昆手上握緊瑞士刀,心中不斷禱告、呼求主名。那個動物的腳步聲不斷接近帳篷,陳玉昆一動不動、連呼吸也不敢出聲,牠在外面繞了好多圈才走掉,「好像死亡使者來訪問你」。隔天早上聽村裡的人說起,他才知道是獅子。

 

14歲受洗,遭父母反對

陳玉昆信主過程很神奇。他年輕時跟二哥在爭論哪一個神比較厲害,陳玉昆說是釋迦牟尼,連孫悟空都逃不過他的手掌心,但他的二哥卻說:「造天地的神更厲害!」他很好奇,到底造天地的神是誰?怎麼這麼厲害?於是他就這樣自己走進教會,並在14歲受洗。

 

而到現在都還不是基督徒的二哥,為什麼當年會說那句話,陳玉昆也無法解釋,只能說「上帝定意要把我帶進教會」。

 

陳玉昆受洗後,信奉傳統民間信仰的父母反應很激烈,甚至要他做出選擇,但他堅定選擇要相信耶穌,於是被迫離開家,多次借宿在士林區的教會,或是到陽明山的公園睡覺。一個多月後,上帝感動一位來自美國的長老,讓陳玉昆借住在家中,他才有了固定的棲身之所。

 

牧會多年後看見海外宣教的需要

那時,陳玉昆熱心做主工,經常到台灣各地發福音單張、傳福音。在一次機會下,他來到恆春基督教醫院當傳道人,與芬蘭宣教士挨家挨戶訪問每個家庭,佈道、傳福音。之後又在屏東車城教會牧會15年之後,看到海外宣教的需要,才開始啟程往國外事奉。

 

陸續到英國、芬蘭、荷蘭宣教之後,他將目標放在非洲,原因很簡單:「非洲很遠,很少人願意去那裡宣教,所以我要去。」最先到達的宣教地點是南非,每天傍晚,他將睡在街上的老人、小孩召集起來,煮飯給他們吃;吃完飯就唱詩歌、說聖經故事給他們聽。

陳玉昆牧師在貧民區設立教會,煮飯給400多位小朋友吃。最近教會遭竊,椅子、發電機等都被偷走,需要募款重新購買。(圖片提供/陳玉昆)

 

多次遇險境皆「奇蹟」脫險

簽證到期後,陳玉昆轉往納米比亞,他本想就這樣走遍非洲各國傳福音,但沒想到,在納米比亞一待就待了19年。

 

他佈道的腳步也走進鄰近國家尚比亞及安哥拉,看到回教的勢力在這兩國的鄉村逐漸擴大,他說他「必須要挺身出去、堅固教會,做一個守望者」。在傳福音過程中,他曾遇到假弟兄,本來說好要一起去佈道,沒想到卻威脅他已通報警察將他抓走,他和妻子馬上跳上車逃走;也曾在安哥拉邊界遭到刁難,後來竟因翻譯人員的幫忙而脫險。

 

設立教會,為400位小朋友煮飯

2007年,他在納米比亞首都的貧民區「哈班納」設立教會,後來才發現,他們當初花錢買的是市政府用地(事實上整個貧民區都是),市政府說要收回這片地,結果整個貧民區聯合起來向總統求助,市政府才放棄收回,並讓他們免費使用。

 

5年前,陳玉昆看到一個小朋友在哭,他問小朋友為什麼哭?小朋友說肚子太餓了。這讓他想到,不能只是一直傳福音,卻不去幫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因此,他開始煮食物給小朋友吃,愈煮人愈多,到現在已有400多個小朋友。

 

生命短暫,什麼最重要?

在納米比亞的生活不容易,沒水、沒電、沒廁所,但是陳玉昆沒有退縮的想法。〈使徒行傳22:10〉裡,保羅對耶穌說:「主啊,我當做甚麼?」這一句話給陳玉昆很大的提醒,他也經常在禱告中跟上帝說:「我當做甚麼?」

 

「我們活在這世界上,生命這麼短暫,什麼是最有意義的?最有意義的投資是什麼?為什麼我要活著?什麼是最重要?最偉大的投資就是做耶穌基督永恆的工作。」

 

【欲支持、了解更多事工內容,請聯絡陳玉昆牧師Email:[email protected]

 

精選要聞》

不要限定祂的祝福方式 施以諾教授:讓上帝「助」你平安喜樂

「為主我可以放棄所有!」 客家媳婦黃秀容感動90歲婆婆受洗

暖心!澳洲小男孩突發奇想 手作泰迪熊換病童「笑容」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