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2012年的香港,仍有許多挑戰有待面對。

2012年的香港,仍有許多挑戰有待面對。 (攝影/記者林純如)

2012,似乎註定是充滿「危」與「機」的一年。環顧全球,歐債問題未息,糧價預料持續上升,阿拉伯之春正處半路中途,多國大選在即,北韓領導人又忽然離世,東北亞地區政局增添變數。回望小小的香港,今年有兩場選舉當前,貧富懸殊嚴重依然,也逃不過國際政經的波動。

一時的吶喊可以取得一些共鳴,一刻的覺醒卻不容易換成持續的警醒。在全球政治變數頻生、經濟環境浪急風高的當下,香港這個小小城市是向上還是向下,在於是否有更多人知所醒覺,進而警覺。

經濟的起落變幻,尚有週期可循,可以等待否極泰來的一刻。然而當社會面對作出選擇的時刻,若昧於經濟一時的起伏循環,作出簡單卻錯誤的決定,可能最終會恨錯難返。通往地獄的路,都是寬廣易走的。

分享 須捨己

論到醒覺,去年紐約開始的佔領華爾街行動,為美國以至全球民眾帶來的醒覺,可謂最為深遠。雖然各地佔領行動遭警方逐步驅散,然而活動對當地民眾的影響正不斷深化,美西群眾對壟斷性企業進行港口封鎖,也有爭取勞方集體談判的多年努力終獲得初步法律進展。

我們的信仰並沒有仇富的教導,對於不勞而獲的僥倖心態也無甚稱許;只是關於分享、賙濟貧者、免除債務,信仰對於擁有者的確有所要求。若一地財富長期掌握在少數人手上,比例愈見懸殊,很難說這是符合信仰要求。

一個運動要有成果,並不單靠先行者,還看其精神能否感染社會上多數人。香港不像美國有富人稅率比其他人低的怪現象,可是對於貧富懸殊問題,社會不單欠缺展現集體承擔的紓緩之道,也欠缺那份精神。

對教會而言,也許不是每間堂會都參與政策,也沒有堂會有足夠資源全面解決問題;然而要在日常生活裡貫徹公義與分享的精神,還是有可能的。例如堂會是否鼓勵信徒就貧富懸殊發聲?堂會的行事與資源分配能否著重和有需要的人分享?

共融 要珍惜

醒覺,常常從一個錯誤開始,有時還要重覆一、兩次。去年有政黨利用外傭居港權議題爭取區議會選舉的選票,得到市民支持,也成功打擊對手。但到有關的司法覆核官司初審全部完結後,社會輿論才發現完全不是那回事,情況跟10多年前港人內地子女居港權事件,幾乎如出一轍。

關於同類事件與人大釋法等的相關法律爭議,論者已多。我們也不會否定,一地資源總是有限,不能無止境應付需要。要指出的是,事件會導致尋找代罪羔羊以求自保的邏輯傾向,可以為政客提供永無止境的「賺快錢」機會,卻使社會陷入萬劫不復的負向漩渦,社會融和力被一步步削弱解體,最終累人累己,更不必談甚麼同舟共濟。對於開放型經濟的香港而言,排外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選項。

今年香港面對兩場選舉,雖然選民人數比例懸殊,卻一樣有政客食髓知味,炒作類似議題。港人會否容忍一再被佔便宜?還是會捍衛「開放」這個香港社會的核心價值之一,向政客說「不」?善待寄居者原本是舊約《聖經》經常出現的教導,今天香港教會又有多持守?

誠信 靠堅守

香港人民當從警覺產生警醒。

香港人民當從警覺產生警醒。 (攝影/記者林純如)

去年的區議會做票風波,仍在法律程序中,但當局的行政措施,能否在今年的立法會選舉亡羊補牢,需拭目以待。事件的確讓香港社會高度關注制度和誠信的問題,而去年底俄羅斯也發生類似的做票問題,挑起蘇聯解體以來最大規模的民眾示威,相對而言,香港市民對港府處理問題的信任程度,已經很高。

信任不等於容忍。在現時的制度下,功能組別與地區直選各佔一半立法會議席,區議會委任議席又遲遲不予取消,港人的選舉權利原本就難言平等。若地區直選的制度誠信受到破壞,卻默不作聲,香港政治就會徹頭徹尾成為一場謊言。種種表面的民主程序只是粉飾的櫥窗,當民間習以為常,凡事以假作真,就是香港的死期。

馬太福音5章37節:「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對信仰、對香港社會,這都是很基本的事情。不過愈簡單的事,也常要更大的勇氣來實踐與堅持、來為之發聲,例如社會誠信。

自由 有責任

去年「百年一遇」的辛亥革命紀念,提醒香港曾有一段耀眼的愛國歴程,這小城的自由、經濟與制度,在歴史的窄縫裡,仍然孕育一個又一個未來。

時至今日,大陸經濟發展當然和百年前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因著自由空間與制度的不同,香港對於中華大地仍有一定的歴史位份。自由與愛國,其實並行不悖。

有自由,就有責任。我們固然不願自由被濫用,更不希望見到逃避責任之舉。一地的問題和張力,外人有時不易代勞,然而對於自由度不高地區的人民發出呼聲,擁有自由的香港就有代為發聲的責任。代為發聲,因為我們愛我們的鄰舍。

正因如此,面對掌管歷史之主,我們有沒有盡上責任,維護現時香港在自由和制度方面的種種優勢,好讓這城仍有承擔歷史位份的能耐?

末世 知警醒

雖然剛踏進2012年,但「2012」這個數字,常常浮現於討論世界末日的議題上。連電影也上演過一部,去年日本大地震及海嘯那地動山搖的畫面,更強化了這份末世色彩。

末世何時,是一個連耶穌也不知道的日子,我們自然也沒有穿鑿附會的道理。上帝的福音,不必靠虛假虛無的事情來傳揚,否則謊言只有用更大的謊言來掩蓋,不應驗的日子只有用另一個不應驗的日子來取代。這樣的事情,歴世歴代也屢試不爽。

生活需要信仰,而正如生活其他層面一樣,信仰也需要慎思明辨。願意聆聽不同聲音,方能知所分辨,否則終有一天會出問題,難言成為他人的祝福。

然而,對今世的人而言,末世並非毫無意義。知道末世將近,來臨如賊一般,就會曉得要警醒度日。每一天要像最後一天的為公義而慈愛的上帝而活,很多不必要的憂慮,以至地上權勢的威脅,包括死亡,也就失去轄制人的力量。就如馬太福音10章39節:「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