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劉佑庭心理師:陪伴憂鬱症傾向的孩子,父母或照顧者適時的情緒覺察和適當的情緒紓解是非常重要的。(攝影/記者 陳新城)

對許多父母來說,面對憂鬱症傾向的孩子是一個全然陌生且可能手足無措的經驗-「我也快得憂鬱症了,怎麼辦?」、「我該對孩子說些什麼?」、「孩子這樣的憂鬱還要多久?」、「如何讓孩子開心起來?」、「我該帶孩子去看醫生嗎?」

臨床心理師劉佑庭說,面對不同有憂鬱症傾向的孩子,可能有千百種答案,但在千頭萬緒中,仍有五項原則是可以參考的。

 

1. 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劉佑庭指出,陪伴憂鬱症傾向的孩子是一個費心且漫長的過程,父母或照顧者也會疲乏、憤怒、甚至憂鬱,因此,適時的情緒覺察和適當的情緒紓解是非常重要的。

 

劉佑庭建議,父母或照顧者可以學習辨識自己情緒潰堤前的訊號,可以告訴孩子「我有點累了,我們休息一下下好嗎?」要給予自身足夠消化的時間和空間,例如:做一件放鬆的事情、和配偶或好友聊聊天、或甚至接受心理專業的幫助…,如此,也可避免在情緒高漲時,對孩子說出「我也被你搞到憂鬱症了」、「你要死我也陪你一起死」等較為傷害性的語言。

 

2. 為孩子保留精心時刻

劉佑庭說,有憂鬱症傾向的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和陪伴,而這樣的理解和陪伴則需具備足夠的時間和良好的品質:在父母或照顧者的能力範圍內,可盡量安排固定且私密的精心時刻,例如:一起從事某種運動、放學回家路上的談天、或不被其他事物干擾的用餐時光等…。

 

劉佑庭鼓勵,在這段時間裡,父母或照顧者可先擱置自身的邏輯思考和過去經驗,以開放而好奇的心,傾聽孩子的各種想法、感受、和需要,例如:「今天最讓你難過的事情是什麼?」、「為什麼這讓你這麼難過?」、「你希望事情可以如何轉變?」、「我們可以一起想想看怎麼辦嗎?」,而非以「這有什麼好難過的」、「你就別去想它就好了」等阻斷了彼此之間的交流。

 

3. 和孩子一起認識憂鬱

劉佑庭強調,就像所有的疾病一樣,更多的認識可以帶來更多的預防和醫治,因此,父母或照顧者可以透過醫療單位、支持團體、以及專業書籍或網站等途徑,和孩子一起去理解憂鬱症的相關資訊。

 

她說,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或照顧者亦可實際地協助孩子覺察自身的憂鬱前兆、發病模式、以及病程發展,例如:「孩子總是在週三晚上情緒特別低落」、「孩子憂鬱時會嗜睡,且會無緣無故地發脾氣」、「孩子的低潮情緒會持續兩、三天,爾後又稍微好轉」等,而透過這樣的自我觀察和了解,將有助於孩子、家屬、或專業人員更準確地找出病因並進入到有效的幫助歷程中。

「如何讓孩子開心起來?」(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4. 尋找孩子的抗憂鬱劑

劉佑庭表示,除了日常的理解和陪伴以及醫療的預防或治療,父母或照顧者亦可在生活中尋找「能使孩子開心起來」的抗鬱良方。

 

她建議父母或照顧者,可以陪孩子逛夜市、跳扭扭舞、吃一球冰淇淋、邀請他喜歡的人來家裡作客等;而更細膩地,父母或照顧者亦可依據孩子的氣質或喜好來緩解低迷氣氛,例如:靜靜地陪伴、溫暖地安慰、詼諧地調侃等…,當然,這些抗憂鬱劑的確無法提供直接或根本的治癒,但若能適當且適時地運用,仍會帶來撫慰的果效,且很多時候,也可為辛勞的陪伴者帶來一段療癒時光。

 

5. 建立生活圈的安全網

劉佑庭表示,墜落黑洞的憂鬱症傾向的孩子需要緊密交織的安全網來承接,所以父母或照顧者除了在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之外,亦可在孩子的生活圈中尋覓適當人選,並在自己和孩子皆可與對方建立信任關係的基礎上,形成一個生活互助圈。

 

她說,親友、鄰居、學校導師、輔導老師、教會輔導者、好友家長…等,彼此留心孩子的生活狀況和各面向之變化,所形成的互助圈,可作為長期的後盾組織、即時的應變小組、和緊急的危機救援隊,並在可期的將來,一起見證孩子的恢復和成長。

 

精選要聞》

你用「過去」定義自己? 10項提醒讓你活得精彩

如何在自身領域嶄露頭角? 孔毅老師:掌握那1%的區分原則

關於去「短宣」 沒有人告訴你的事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