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姬望紀念教會由暗色石塊堆壘而建,造型顯眼;教會前的「好漢梯」考驗會友和參觀者的腿力!

姬望紀念教會由暗色石塊堆壘而建,造型顯眼;教會前的「好漢梯」考驗會友和參觀者的腿力! (照片提供/台灣長老教會總會)

花蓮縣姬望教會,是記念原住民中第一位信仰領袖姬望‧依娃爾(Chiwang‧Iwal)而設立,在原住民福音信仰歷程中,具指標性意義。有「原住民信仰母親」美譽的姬望女士,是太魯閣族群中第一位受洗的基督徒,為傳福音不計代價。「她不怕日人的威嚇、逼迫,在原住民各部落奔波,足跡踏遍太魯閣各部落,將福音傳遍台灣東部山頭。」

在姬望紀念教會牧會已有18年的吉洛‧哈簍克(Jiru‧Haruq)牧師,出生花蓮卓溪。「我的母親就是接應姬望女士到卓溪立山村傳福音時的同工,從小我就聽姬望的故事長大,受她的信仰榜樣影響。如今被上帝安排到姬望教會牧會的吉洛牧師,在忙碌中顯得格外愉快,「能介紹姬望女士的見證和教會的美好,是很棒的事!」

原住民信仰源頭 姬望堅定勇敢的生命

姬望女士紀念文。

姬望女士紀念文。 (照片提供/台灣長老教會總會)

出生於1872年的姬望女士,是太魯閣族頭目的女兒,卻不嬌生慣養,有機會學習日語的她,是日軍攻進太魯閣時的和平使者,她出面勸降族人免受日軍殘害,保住族系命脈。因有功於日本,後來受贈屋產,不料卻遭人拐騙,在人財兩失的狀況下差點走上絕路。

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1923年,姬望50歲時,認識花蓮港教會的李水車傳道夫婦,在他們的帶領下,她開始讀《聖經》並於隔年受洗,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群中的第一位基督徒。1929年英國宣教士孫雅各牧師引薦她到淡水牛津學堂接受信仰造就,時間約有8至9個月。結業後,姬望就回到花蓮傳道。

明文禁止傳福音的日據時代,想在山區傳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姬望身份特殊且對日本有功,雖多次被日警趕逐並遭逮捕、監控,但總能平安脫險。不分日夜,她努力到部落間傳福音,有時在山洞、叢林間,有時在田野、隱祕處,南至花蓮縣卓溪鄉立山村,北至秀林鄉和平部落,都有她的腳蹤。

位在姬望教會旁的小山洞,是姬望女士曾經用來傳道給原住民的重要基地之一。

位在姬望教會旁的小山洞,是姬望女士曾經用來傳道給原住民的重要基地之一。 (照片提供/太魯閣國家公園)

「為主受苦是榮耀上帝,是上帝喜悅的,並且會得到祂的報償。」在當時受逼迫的大環境下,她常勉勵人們要有殉道的準備,其堅定勇敢的宣教心志感動許多原住民,信主人數快速增加。其中有原住民為了聽她講道,日夜趕路花上10多個小時翻山越嶺前來,其中常遭日警毒打但信仰不屈不撓、素有「台灣原住民族教會保羅」之稱的高添旺(Tlang Takuh)與據傳為台灣第一位殉道原住民的Bakul弟兄,都受她影響。

原名「芝苑教會」的姬望紀念教會,於1946年由當地100多位太魯閣族的基督徒們合力成立集會所,1958年長老教會總會接受提議,在富世村現址設立「芝苑紀念教會」,於1961年落成啟用,後更名為「姬望紀念教會」。

身處史前遺址 姬望教會值得前往一探

富世村遺址年代久遠,上山路徑不易找尋,若想參訪請事先探詢當地居民。

富世村遺址年代久遠,上山路徑不易找尋,若想參訪請事先探詢當地居民。 (照片提供/太魯閣國家公園)

附帶一提,在教會所在之處的富世村,有著名的太魯閣史前遺址,1984年被人發現,據估距今有2、3000年歷史,屬新石器時代遺跡。「裡面約有85塊的立石及石板棺,列為國家三級古蹟,但維護不當,相當可惜。」吉洛牧師曾向文化局反應,但至今沒有下文。他推薦教會旁的小山洞也是富世村遺址之一,姬望女士生前教導《聖經》、鼓勵族人堅定信仰,也是在此。

「我們教會就位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口牌坊的旁邊,歡迎大家有空來坐坐!」目前正在編撰原住民太魯閣族第二部字典的吉洛牧師,熱情歡迎大家。

姬望教會 小檔案】

● 創立日期:1946年10月1日
● 建堂日期:1961年11月
● 現任牧者:吉洛‧哈簍克(Jiru‧Haruq)牧師
● 參觀:歡迎參觀,需先電話聯絡。
● 電話:03-8612613
●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富世路182-1號【Map】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