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柳子駿近日在新書《你吃的鹽跟我吃的飯不一樣!》談到兩代之間的差異,他以自身觀察勉勵年輕人:快快地聽,不急於發言、不急於動怒。(攝影/記者林葶熙)

「為什麼爸媽總是在和我作對?」、「為什麼身為孩子的你,不會多聽父母的話?」…

這些問題經常發生在我們生活周圍,更讓大家感到頭疼。網路上充斥著許多教導人如何面對長輩的文章與影片,或是探討年輕人與長輩間的代溝。通常多數人會用「溝通」解決兩代衝突,但為什麼越是溝通,障礙就越多?

 

若以世代來區分,50-70歲年紀者為嬰兒潮世代,40至50歲間為X世代,20至40歲間為Y世代,其中嬰兒潮世代與Y世代容易發生衝突,而在現今世代更是發現此狀況愈來愈嚴重。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柳子駿說到,首先要思考,這兩代的所處環境、氣氛等,完全不同。

 

嬰兒潮世代所處的是動盪、辛苦的世代,所有一切是靠著一步一腳印所大拚而來。由於他們所成長環境動盪、充滿不確定性,因此只要存了些錢、工作穩定,就不會再想有所變動。

 

相較於Y世代,經濟發展趨於緩和,是個受到呵護的世代。隨著科技發展,世代變動愈來愈快。曾有項研究說到,1900年一人一年能接受的訊息是幾百、幾千則,到了1950年則是一個月接收幾百、幾千則訊息,現在則是一天接受上千萬則訊息。因此,Y世代更是適應如此變動的世代。

 

溝通之後,對方有沒有聽懂?

對於溝通,柳子駿發現,當我們不理解另一個世代時,會以溝通來解決彼此間的問題,但溝通並不容易。特別是,若是基本觀念的衝突,則難以用溝通解決。他舉例,個人並不愛吃榴槤,但有些人則認為這是人間美味。假若溝通是萬能的,其實就能使不愛吃榴槤的人,變成愛吃榴槤了。

 

「生命中不是只有溝通這個方法,溝通是其中一條路,很大一部分是需要理解、換位思考,站在別人角度去想,需要改變自己去理解對方。」

 

他分享,剛進學校時,總會說自己不要成為像學長姐一樣,但當自己到了那個階段後,就會發現過去的想法太過幼稚、不切實際等。這當中的轉變,是因我們站在不同位置,而有了不同想法。「不管你是上或下一代,應該是理解對方,不是想要說服對方。」

 

其實還有人可以幫忙解決Y世代與嬰兒潮世代間的衝突,這關鍵角色就是40至50歲的X世代。他們的生活模式有些像Y世代,想法則有些像嬰兒潮世代,柳子駿將這世代定義為「X-Man」。他說到,這個世代正在尋找許多翻譯官,可以明白不同世代的語言,讓彼此理解對方、減少傷害。在不同世代間,可以在溝通中多告訴對方另一個世代的想法。

 

Y世代年輕人怎麼跟長輩說話?

1. 願意聆聽對方,看見其理論與結論背後,所堅持的想法與邏輯。

2. 試著放下自己的論點。當堅持自身想法時,容易聽不進對方的話。

3. 嘗試把對方當作自己的老師,看看對方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學習。

4. 給予對方生命中最寶貴的禮物「時間」。

 

許多時候,溝通不是為爭誰對誰錯、誰贏誰輸,多花些時間體會並接納對方,或許過段時間,當自己站在不同位置時,會有相同的想法。上一代人在轉換想法需要時間,所以下一代不要急著下結論。

 

聖經上說到:快快地聽,不急於發言、不急於動怒。(雅各書1:19)柳子駿說到,快快聽是要理解對方,慢慢說是讓自己多幾秒鐘思考。例如當媽媽問到:「什麼時候結婚?」可以加入一些幽默感,回應:「我要一輩子纏著你。」

 

確實在有些時候,父母或長輩說話容易激怒人,例如:當你回到家時,被詢問工作如何、何時結婚、有沒有新對象等。事實上,他們生活圈就如此,能問的問題也就是這些,而這背後真正的核心是「想和你聊聊天」。當我們主動開話題,拿出與朋友聊天的一半功力,來和父母或長輩聊天,不僅對方會感到滿足,氣氛也會有所改變。

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柳子駿分享。(攝影、剪輯/記者林葶熙)

 

 

 

閱讀更多盼世代好文》

立刻加入盼世代Telegram頻道

追蹤盼世代Instagram

盼世代Facebook粉絲搶先看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