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這群來自南庄本地與外地移鄉的青年,希望透過鹽和光工作室,將所學與才能留在苗栗南庄。(照片來源/鹽和光工作室)

苗栗縣南庄鄉以客家人居多,四面山林環繞,濃厚的文化背景與美麗自然風景深深烙印在人心,然而這裡也正面臨年輕人口外流的困境。在這地方有一群年輕人卻做了不一樣的事,創立工作室、讓自身影響力「發酵」在這地。

青年返鄉成為照亮當地的光

「一群來自南庄本地與外地移鄉的青年,因為信仰聚集在一起,希望透過鹽和光工作室,將所學與才能留在南庄,以這片土地為起始,向外發散,相信我們的生命可以成為一份力量,照亮更多的生命,創造更多美好的可能。」

 

鹽和光工作室創辦人陳奕耘為南庄在地青年,同時也是南庄教會陳以諾牧師的女兒。3年前,大學畢業時父親希望她能夠回鄉,經過一番討論,回到家鄉、任職於南庄國小音樂老師。

 

南庄地區最高學府只到國中,因此大多數年輕人在國中畢業後就離開南庄,少有人會再回到這,而教會青年也因此愈來愈少。由於觀光產業盛行,許多孩子在國小期間就開始打工,視野不夠開闊、認為待在南庄沒希望。再者,有不少家庭為隔代教養、外配家庭,孩子缺乏關懷與陪伴等。

 

看見種種問題,激起她想改變這地的心,因而在2016年成立「鹽和光工作室」,期望降低南庄年輕人的流失速度,也藉著教會與社區的連結關係,加強年輕人與這塊土地間的連結。

2016年成立「鹽和光工作室」,期盼藉此影響當地。(照片來源/鹽和光工作室

成為調和的鹽 讓福音改變人

工作室的實體店面為咖啡廳,位置離市區有些遠,目的不是為使工作室商業化,而是走進社區。目前有6位專職人員,3位在地人、3位外地人皆因著共同理念聚集於此。這裡不只是一間咖啡廳,大家將自身「主修」帶回南庄,開辦美術、表演藝術、音樂、英文、觀光等各式各樣的課程。平日下午有課後陪讀班,陪伴社區孩子成長、課業教導、品格教育等。

 

她分享,回鄉開工作室後,深深感受到自己「成為人想回來的亮光」,此外也期盼,南庄年輕人可以成為調和的鹽與南庄的光。

 

「把愛傳承下去」是陳以諾牧師對於他們的教導,而她也深信從過去至今,「工作是上帝的神蹟,祂沒有讓我們缺乏過,讓我們有動力,除了對南庄的歸屬感,還有就是對這地的使命感。上帝把我們派在這,就是要把這邊的事情傳承下去。」

 

他們不僅藉著所做的事見證使命感,也讓更多家長、青少年、孩子能夠認識信仰、走進教會,打破人們認為客家人是福音硬土的印象。愈來愈多人能夠接受其做法,也真心感受到他們關心南庄和孩子。其中一位工作室夥伴過去曾受父母限制、不能到教會,但他在上大學後繼續回到教會,願意留下的理由是因為在這認識到真正的愛。當他成為團隊成員之一,父母不僅接受且同意他受洗,這使大家看見神奇妙作為。

工作室透過各樣活動帶領孩子學習,並在其中做品格教育。(照片來源/鹽和光工作室

返鄉工作不易 卻見神美好心意

陳奕耘坦言,近幾年掀起一股青年返鄉的潮流,但因鄉村資源不如大都市來的多,創業深具挑戰性。工作室成立初期,難有穩定的人潮與收入、知名度不夠,直到今年才真正穩定發展。

 

「發展需要一段時間,每個人當知道上帝創造你都有你的價值。」返鄉工作是許多青年的夢想,但卻讓許多人因擔憂資源不足,遲遲不敢踏出實踐的步伐。她說到,一開始當然不會立即得到收穫,但當思考如何使自己的能力在這地「發酵」,讓人看見自身獨特性、深根於當地,並不是投入多少資源就能得到等量的收穫。在這過程,「等待」非常煎熬,但當熬過身旁負面的聲音和評論,必會看見結果。

 

未來他們期盼,能將自身影響力擴展至成立基金會,繼續為著南庄付出。此外,她期待看見「年輕人做鹽做光,不要把自己的才華收起來」,不要只是認為這裡有城鄉差距,而是能夠留下並一起做出改變。

 

你們是地上的鹽。鹽如果失去了味道,還能用什麼來把它醃成鹹的呢?它再也沒有用處,只好被丟在外面,任人踐踏。你們是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隱藏的;人點亮了油燈,也不會放在斗底下,而會放在燈臺上,它就照亮屋子裡所有的人。-馬太福音5:13-15

 

精選要聞》

國際代禱—地中海難民悲歌》載滿難民船隻利比亞海域沉沒 至少150人遇難

走過8年曠野仍堅持委身 林書豪淚灑舞台:成為永不放棄神的榜樣

我很失望,怎麼辦? 廖文華牧師提出4方法 讓失望帶來更大的得勝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