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郭嘉凱:「我曾經在6年當中試著減藥,但是減了之後我無法忍受這樣的感覺,我又馬上吃藥回去,所以我真的在憂鬱症這件事情上面,得到很大的幫助,很大的信心。」(照片提供/郭嘉凱)

罹患憂鬱症的人,心境是什麼?我們可以怎麼幫助他?「耐心很重要,這個耐心並不是說你要很有耐心一直去跟他講些什麼、去引導他,絕對不要這麼做。」曾罹患憂鬱症長達六年的郭嘉凱,分享自己罹病又剛失戀,卻成了進入教會的最好時機…

短短半年內就完全戒斷抗憂鬱藥物,連醫生都忍不住問:「你是受了什麼刺激…?」郭嘉凱笑著分享,神是一切問題的解藥。

 

「憂鬱」來自於對自己的「不滿意」?

什麼是憂鬱症?抑鬱症(別稱:憂鬱症),是一種以抑鬱心境為主要特點的情感障礙,主要包括:重度憂鬱症、持續性憂鬱症、季節性憂鬱症。

 

患者通常缺乏自信,會選擇避開人群,容易產生罪惡感,感到身體能量明顯降低,時間的感受力減弱,且無法在任何有趣的活動中體會到快樂。嚴重時會造成患者軀體功能失調,如睡眠紊亂或食慾暴進或減退、產生痛覺等。根據健保署截至2016年底的統計,國內經醫師處方服用抗憂鬱劑的國人約超過121萬人,平均約每20人就有1人服用抗鬱藥物。

 

郭嘉凱從小自我要求高,凡事講求完美主義,同時也接收許多來自父母親的期許,也在被半逼迫的情況下走上音樂這條路,對他而言童年時期並不快樂。曾經應父母要求,為證明自己而考進音樂班就讀,卻發現一山還有一山高,比自己有才華的人比比皆是,學習音樂忽然變成壓力來源。幾年後,郭嘉凱隻身前往日本學習流行音樂,也順利交了女友,沒想到回台一年後面臨遠距離戀愛告終的結局,當下打擊很大,忽然間許多負面想法充斥腦海,他得了憂鬱症。

過去習慣封閉自己的郭嘉凱,在幸福小組中漸漸地被弟兄姊妹的關懷感動,願意敞開心分享。(照片提供/郭嘉凱)

 

倚靠神,勇敢「停藥」

「其實我就是過一天算一天。」定期看醫生、按時吃藥,靠著藥物維持安穩的睡眠,日復一日,轉眼就是6年。曾經自己試著減藥或斷藥,下場就是輾轉難眠、苦不堪言,過著完全依賴藥物的生活。「你要不要來教會?」有次因著基督徒同事的一句話,郭嘉凱選擇進入教會、參加幸福小組,他卻越發覺得奇怪。

 

為何這裡的人明明都有自己的問題存在,還能暫時擺在一邊,專心聆聽別人說話,為他人的需要禱告?「印象最深刻的是這群基督徒,無論是小組長也好,同工也好,他們活出來的感覺讓我覺得很嚮往。」郭嘉凱分享,屢次經歷情感上的挫敗,但他覺得來到幸福小組的時光,總是這麼溫暖和平安。

 

「上帝是愛你的,而且祂永遠不會離開你」、「軟弱是沒關係的,只需要依靠上帝,好好地讓上帝愛你,就好了!」一句句看似簡單的言語,讓他有了向前邁進的勇氣,是這群人在基督裡的榜樣,打開了郭嘉凱封閉已久的真心。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在眾人的祝福下,2018年12月郭嘉凱成為了新造的人。並在短短半年內,原本因情緒不穩定而加藥,竟開始奇蹟似地減藥,挺過一段難熬的時期,最後在2019年6月完全停藥。恢復速度快到連主治醫生都忍不住詢問:「你是受了什麼刺激?」

(左圖)幸福小組受洗過後,郭嘉凱點亮教會燈泡牆上「屬於自己」的一盞燈,正式成為神國的兒女;(右圖)教會領袖柏成哥成為郭嘉凱信主歷程中的重要家人。(右圖)(照片提供/郭嘉凱)

 

「我曾經在6年當中(靠著自己)試著減藥,但是減了之後我無法忍受這樣的感覺,又馬上吃藥回去。所以我真的在憂鬱症這件事情上面得到很大的幫助,得到很大的信心。」受洗後,郭嘉凱每天讀經禱告,固定靈修,重新將生命焦點放在神身上,讓他在短期內迅速經歷病得醫治的恩典。

 

如何陪伴憂鬱症患者?

郭嘉凱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我覺得耐心很重要。這個耐心並不是說你要很有耐心一直去跟他講些什麼、去引導他,絕對不要做這件事情。你該有的耐心是 等到他願意跟外界求助,再去幫助他們,你要有耐心等到那個時候。」

 

他分享,憂鬱症患者彷彿就像是長期待在一個憂鬱的封閉小房間裡,看不見任何希望,在屬於自己的空間隔絕所有繁雜的人際關係、逃避過往的失敗經驗,這個空間對於患者而言是「安全的」。當有天他們願意「開門」,請不要放棄這個機會,勇敢拉著他們走向光明。

 

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馬太福音19:26)神是一切問題的解答。

現在郭嘉凱穩定在台北復興堂聚會,也積極參與幸福小組傳福音的服事,持續為主擺上。(照片提供/郭嘉凱)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