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2019《全球領袖高峰會》於新店行道會美河堂舉行,克里希‧坎迪亞博士提到「領導力VIP法則」的三個關鍵要素:眼光、接納和貼近。(圖/Dr. Krish Kamdiah Twitter)

「你的團隊有哪些璞玉?」Dr. Krish Kamdiah(克里希‧坎迪亞)博士以「領導力VIP法則」為題,透過三個層面分析VIP型的領袖如何辨明「看見問題」與「看見機會」間的差異性,發揮領導者的潛力。

克里希‧坎迪亞博士是Home for Good(良善之家)創辦人,同時也是一名顧問和社會企業家,也曾任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固定節目主持人,並出版過13本個人著作。身為國際知名演講者與顧問,克里希善於提供各種具創意與學術內涵的反思,以激勵出策略性的改革與創新。

 

克里希提到,VIP型的領袖會運用三個法則提升領導力:

1.眼光

克里希以自己的故事為例,他曾經接到機構的電話,告知有一名寄養男童的消息,對方只說男童的特性是會「咬」,讓他擔心這孩子是不是會咬壞家具或咬傷人,很是苦惱,沒想到妻子的反應與他截然不同,妻子表示這男童也許富有創造力、活力,是個可造之材,甚至歡迎這男童的到來,「這小男孩真的改變了我的眼光。」克里希說。

 

以此為例,許多人看見弱勢兒童都看作是「麻煩」,但若是視為「寶藏」,會帶領他們造就出不一樣的可能性。同理,傑出的領袖可以看穿「表象」,讓不好的事件變成祝福。

 

「領導就是要有『見人所不能見』的眼光—別人看到問題,你卻看到機會;別人看到混亂,你卻看到出路。」克里希提到,「有眼光的人」與「有眼光的領袖」有兩種最大的差異:前者會用不同角度看事情;後者則是能帶領人找到方向。

 

以領袖與管理者的角色為例,在一個團隊中,領袖通常帶有「破壞性改革」,能夠使整體轉往全新的方向或是更新思維;管理者則是會保守規律,例如公司的運作模式、規範等等。當兩者有機會共事,起初也許會出現執行困難,但若加以調和,會使團隊產生爆炸性的成長。

克里希‧坎迪亞博士:「領導就是要有『見人所不能見』的眼光—別人看到問題,你卻看到機會;別人看到混亂,你卻看到出路。」(圖/Dr. Krish Kamdiah Twitter

2.接納

「我們最糟糕的行為,不足以定義我們全人。」克里希分享,在得知寄養男童時常在校園裡闖禍,是師長眼中的問題學生時,有一瞬間不太願意接納他進入家中,但因著他與妻子的接納,幾年後這個男童長成身心健康的青年。

 

許多時候我們不願意接納某人或事,是因為產生偏見。但是偏見會讓人心「鎖門」,唯有接納能讓人「敞開門」。

 

他以孟買頂尖的五星級飯店「泰姬飯店」的例子,2008年11月26日,一群恐怖份子衝進飯店大廳持槍屠殺,案發第一時間,公司所有部門員工立刻臨機應變疏散旅客,餐廳員工立刻要求旅客趴在桌下等待救援,並且自發性用肉身在客人周圍築起一道人牆,阻擋恐怖份子攻擊。甚至傳言有離職員工冒險進入飯店,傳遞水和食物給旅客,這場悲劇造成飯店上下31人死亡,其中有將近三分之一是飯店員工,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1,200至1,500名旅客的安全。

 

此事過後,顧客大力讚揚飯店員工對工作的投入,並為他們不惜自身性命保護顧客安全的精神感到欽佩,不免令人好奇,這些員工為何有這麼英勇的表現?

 

克里希分享,原因在於泰姬飯店的「用人哲學」。他們雖被評比為世界頂尖的飯店,卻不從各地頂尖學院或是大都會中找尋人才,而是以肯學、肯做、忠心,以及有工作熱忱來作為評比條件,較不強調才華和技術,真心接納每位有心又肯努力的應徵者加入團隊,造就出一批「平凡英雄」。

 

「偏見拒人於門外,接納歡迎人進來;偏見讓人鎖門,接納讓人敞開大門;偏見看表面,接納看內心;偏見導致區隔,接納帶來連結;偏見來自規避風險的心,接納珍視『有風險』的人;偏見看到問題,接納看到人。這就是積極接納的力量。」克里希說。

 

他引用馬太福音20:28經文: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若領袖能以接納的角度看待人事物,才能真正成全團隊。領袖們要常自問:我能有救贖性的接納嗎?

 

3.貼近

克里希提到,有一類領袖會樹立屏障、拒人於外。或為了達成目標、獲取名位,而蠻橫硬幹。這種領袖的典型特質,通常是「缺乏貼近人的同理心」。而英明的領袖則透過學習與愛來貼近人,為自己和屬下塑造有意義的人生。

 

他分享自己的求職經驗,曾有一位知名企業的面試官這樣回復:「你很優秀,但我們要的是『拍桌型領袖』。」這讓他回去反思,自我解嘲說「的確,我不適合這份工作,因為我是『擺桌型領袖』。」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拍桌型領袖習慣用大聲斥責或個人魄力來管理下屬;擺桌型領袖則善於邀請人,給人空間說出自己的故事。

 

讓我們學習用VIP型領袖的三個法則改變團隊吧!

領袖高峰會現場畫面。(圖/記者黃睿慈)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