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世界華福中心(CCCOWE)舉辦的TIP Talk,意為「Technology」科技、「Innovation」創新、「Prophetic」先知性的對談。由左至右為:主持人黃志靖長老、福氣教會馮珮牧師、「舊鞋救命」發起人楊右任弟兄、外交部歐洲司姜森司長。(圖/記者林子騫)

世界華福中心(CCCOWE)於2020年推行全球「煽風點火」 (The Set-A-Fire Campaign)計劃,於世界各地不同城市舉辦12次的TIP Talk小型聚會。首場聚會1月8日於台北登場,今(1月10日)第二場移師高雄福氣教會,邀請三位跨界、跨代、跨文化的講員:外交部歐洲司姜森司長、福氣教會青年牧區馮珮牧師、「舊鞋救命」發起人(十大傑出青年)楊右任弟兄主講。

TIP Talk 每場聚會邀請當地三位具有代表性的講員,以2021年「第十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的主題:「跨代、跨界、跨文化」作為主軸進行演講和座談會。 所有講者必須代表以下三個「跨」的其中之一: 跨代代表 (Cross Generation) 、跨界代表(Cross Discipline) 、跨文化代表 (Cross Culture)

馮珮牧師。(圖/記者林子騫)

幸福小組的威力

第一位講者馮珮牧師分享的主題為「幸福小組的威力」,首先以自身信主後生命翻轉的見證,闡述基督徒得著救恩、生命進而發生「屬天和屬地的雙重恩典」,是莫大的祝福!

 

但許多基督徒行有餘力能來教會服事,已經算很「頂極」;然而從聖經中得知,這不是上帝要讓我們基督徒過的生活模式。耶穌基督對門徒很多吩咐、呼召、差遣,都是要我們出去好好傳福音、得人如得魚等。

 

基督徒既然是耶穌的門徒,應該要過「有使命的人生」,從信主一直到見主面期間,都應以「傳福音」為生活中心。馮珮牧師認為,教會雖然是為「信的人」聚集、卻是為「不信的人」而存在,這是由基督徒所組成的教會的使命。

 

8年前福氣教會以「激進」的方法傳福音,一年兩期、4人一組開辦「幸福小組」,全教會總動員、從兒童到老年同心合意付上代價,生活重心都在傳福音,帶來的結果是從2017至2019年,每一年受洗人數超過千人。2019年高雄福氣教會總部有1300多人受洗,全台灣福氣教會體系合計共1910人受洗。

 

從三年半前該教會團隊到全台灣各地,分享幸福小組策略,又進一步擴大到全球包括大陸、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北美洲和歐洲,現全世界約2000間華人教會開幸福小組,並產生驚人果效,例如花蓮一間700多人的教會,第一期開幸福小組就帶200多人信主,整年有400多人受洗,類似案例不勝枚舉。

 

傳福音的文化建立在教會中,教會也會越發健康成長;弟兄姊妹也開始改變,會友不再來教會當局外人看表演,也不再只想等著牧者來關懷,因為他們體驗到傳福音的喜樂,以及與主連結帶來的信心。

 

此外,門徒不再只是坐在教室、灌輸知識,而是生命在傳福音的過程中被建造、成長,培養出屬靈品格,包括信心、愛心、耐心、說話習慣、思考方式等,以及各類服事的能力,例如:領導力、組織力、講信息、講見證、屬靈爭戰的能力、為人禱告等。每位門徒都有能力起來,自己帶人信耶穌。種種都見證神透過一間不起眼的「地下室教會」,帶來超出所求所想的浪潮。

活動現場。(圖/記者林子騫)

「沒有付不起的代價,只有看不見的價值」

最多人會問:現今社會信徒生活忙碌,為什麼福氣教會的人,願意為傳福音付代價?馮珮牧師認為最重要的秘訣是:不斷「烙印屬天價值觀」,亦即「到底誰是我們生命的中心和重心?」

 

馮珮牧師舉例,父母每天接送孩子,即使再累還是會每天起床打點好孩子的事,原因是孩子在他們價值排行榜中排第一,所以願意為「最有價值的事」付上代價。所以若是「又忙又累」就不傳福音,代表耶穌在我們心中的地位,可能比我們的孩子還不如。

 

最後馮珮牧師分享見證:有一對養育二子的夫婦,雖然生活很忙碌,但開幸福小組時就像軍隊,分別安排同工帶小孩洗澡、吃飯,然後到另一個房間安頓;慕道友也帶各自的孩子來,男主人會煮20人的飯菜,溫暖了慕道友的心,所以許多人信了耶穌。

 

還有連中文都講不溜的印尼華僑、癌末姊妹、不識字的奶奶,堅持開幸福小組,以各種創意和努力彌補不足,感動許多慕道友。馮珮牧師最後引用哥林多前書1:27勉勵,「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在上帝榮耀的呼召中,讓我們這些平凡的人成就偉大的工作。

姜森弟兄。(圖/記者林子騫)

天國的國度觀

外交部歐洲司姜森司長年深耕於多個國家,他特別分享對梵諦岡的研究,探討該國歷史和發展,包括政教衝突的演變,對照該國現今的外交走向,希望循利瑪竇16世紀低調進入亞洲,以迂迴的方式滲入福音,當時地方領袖經歷神蹟,使越來越多人信主。

 

然而近年來事實顯示並不可行,讓姜森從「天國的國度觀」深入思考,例如門徒曾問耶穌「天國裡誰是最大的?」門徒希望自己未來能得到一個很高的位份,耶穌卻告訴他們在天國中,謙卑像小孩子的就是最大的,且做領袖的反倒要服事人。

 

再看很多神父和修女,於台灣各地默默服事弱勢族群,精神令人敬佩;即使體系中有腐敗,但仍有人繼續付出、充滿韌性,神仍然很眷顧。因此姜森引用撒迦利亞書4:6總結,...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回歸神的國的基礎,當教會治理與政府分治、順著聖靈而行,能有更多的自由做事,也可看見合一的訊息。

 

姜森在最後的快問快答中,也分享對傳福音給年輕人的看法。他認為年輕人特別需要看到「真的東西」,例如看到「人改變」,有實際的事情在教會發生,他們才會相信,而且信得更火熱。若只有形式,沒讓他們感受到真的東西,很難帶他們到教會。現今雖有很多議題撕裂,但回到根本:人心有沒有被上帝改變?

 

當年輕人看到聖靈的火燃燒、人心改變,他們便會願意投入。此外,許多教會面臨資源不足的問題,所以跨界連結、合作十分重要。

楊右任弟兄。(圖/記者林子騫)

跨文化服事的三個常見錯誤

楊右任弟兄以自身多年從事跨文化人道救援、宣教和教會事工,所犯過的許多錯誤和觀察到的現象,歸結「跨文化服事的三個常見錯誤」:

 

一、不了解當地的文化

包括:捐款支持但對方其實沒做事,或一年一次前往教學、分享事工作法,對方雖表面上認同,但其實沒有執行。若我們不住在當地,或沒有於當地紮根的宣教士,時常不了解許多實際發生的事。

 

楊右任再舉例,曾有教會到未得之民的地區,宣講救恩信息,也有很多人受洗,但由於當地是「泛靈論」部落,不同的神明有不同訴求,因此只把耶穌視為負責「洗罪」的神,但他們的世界觀並沒變。所以若要做跨文化服事,應紮根或與當地可信賴的夥伴合作

 

二、「憐憫的情緒」大於「策略」

楊右任指出,許多人很有愛心,看到孩子們可憐的處境就願意捐款,但這容易讓慈善機構陷入兩難。他舉例,A牧師和B牧師都在花心血照顧孤兒,A牧師把孩子照顧得很好,B牧師呈現貧窮貌,孩子們生病、房子狀態差。此時大多人因憐憫心驅使,會將捐款給B牧師,但很可能A牧師是因為有好的策略、懂得管理財務,更能善用捐款。

 

造成最嚴重的後果是,讓其他受助單位認為「越窮越有錢」。曾有人看到孤兒院開著破車,認為太危險而捐了新車;但過了一陣子回去,看到對方仍開著原本的破車,對方只好坦言:「若我開你送的新車,就沒有人要捐款給我們了。」

 

「當我們不選擇幫助做得好的人,就會發生這種事」楊右任提醒,不要讓憐憫心大過於真正的策略,建議捐贈前要先看過對方的策略

 

三、只專注於表面的議題

每個議題的背後都有原因,例如二次大戰後,世界銀行以大量資金支援法國,讓法國國情大幅好轉;但接下來幫助非洲,資金卻彷彿「蒸發」了,原以為是金額不夠,但第二次挹注資金的結果仍相同。

 

世界銀行調查後,發現貧窮有許多層面,例如暴力、家庭、被幫助者心態等都有影響。法國只是因外在的衝擊而變窮,但內在仍相信自己有能力;但後者面對人生的思考邏輯則不同,心態所帶出行動,造成貧窮持續,即使收到大筆錢,仍很快會回到原本的模式。

 

楊右任在肯亞當地配合的牧師的父親,原本在路邊當街友,後來有人帶他到教會、接納到家中,不僅提供身體的需要,也改變他的思維,進而後來成為牧師,建立100多間教會。因此幫助別人的同時,必須重視紮根的功課

由左至右:黃志靖長老、莊信德牧師、楊右任弟兄、馮珮牧師、楊錫儒牧師、姜森弟兄、董家樺牧師、劉民和牧師。(圖/記者林子騫)

候任總幹事董家樺牧師致詞時表示,天父的世界寬廣豐富,大家在差異中認識各自的獨特性,進一步建立真實連結關係。之所以為「運動」,是每個人都投身其中,每一天都為著自己的呼召一步步紮實去做。

 

本系列活動流程大致為:每位講者演講約20分鐘,接著30分鐘座談會、30分鐘台上台下互動。下一場將於新加坡舉行。透過生命故事及彼此交叉對話,讓大家發現上帝國度在各地的奇妙作為和可能性。

 

您可以成為今日報的祝福!讓福音機構得人如魚!點我奉獻


精選要聞》

神利用這10個管道對我們說話

耶穌早已贏得地上權柄,但我們真相信和看重嗎? 張蒙恩牧師:天父只有一票,但這一票是最大的!

父親在823砲戰中喪命、難解心頭怨尤 16年教會觀光客劉榮標:原來神是在意的,祂一直都在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