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當引導孩子梳理情緒之後,一起把這樣的感覺帶到神的面前。鼓勵孩子對神訴說,並教他們如何尋求神的幫助與饒恕。(圖/Shutterstock)

情緒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所以生氣是OK的,即便是耶穌也會生氣,引導孩子從小認識感覺與情緒,是培養高情商孩子的第一步。有多年女性事工經歷的牧師妻子瑞秋.貝克(Rachel Baker)建議父母如何幫助孩子認識情緒、經歷感覺。

 

透過I Believe分享,瑞秋師母說,不要只是一味禁止孩子的情緒,不管是哭鬧或者生氣,幫助孩子認識內心的「那個感覺」很重要。讓他們可以了解自己的感受:是事情的原貌?或只是一種情緒?

 

1. 檢查你的身體,並深呼吸

當孩子開始表現出情緒,教他們深呼吸,能幫助他們冷靜下來。你很容易察覺孩子是否有真的深呼吸,如果他們小小的身體還是硬梆梆、臉皺皺、拳頭握住的話,繼續深呼吸,直到身體放鬆。

 

我們大人也是一樣,如果火氣來了,觀察一下自己的身體,我們的顎會緊繃、緊握拳頭、肩頸緊縮僵硬。

 

孩子內在的挫折感會很明顯從外表呈現,發脾氣就是一例,有時候我們大人要提醒孩子,當遇到這種情況時要深呼吸。記得,他們可能還會繼續發脾氣,但是當我們在他們旁邊引導,幫助他們調整呼吸,多半都能使情況緩和下來。只要他們能做深呼吸,身體就會柔軟下來,如果接下來有更大的挑釁時,就不會過於衝動。這個方式也非常適用於大人。

 

2. 為情緒的命名

等到孩子情緒和緩下來之後,和孩子一起討論這種感覺,一起為這個情緒取名字。但要注意的是,我們要處理的不是問題或事件本身,只就孩子所經歷的情緒而言。

 

身為父母,我們可以先帶頭,如稱:「我的肚子好像打結了,我真的很生氣…..」,然後問孩子:「你覺得身體有甚麼感覺呢?」讓他們得出自己的答案。他們的感覺或許五花八門,如果孩子還很小,簡單的「難過」或「生氣」就是很好的答案了。

 

3. 給孩子空間

一旦孩子能辨別情緒,我們也要留一點空間讓他們可以釐清為何自己這麼想。作者舉她兒子的例子:回家作業對他兒子來說有某種壓力,某個晚上兒子心情非常不好,直到後來倒在床上大哭。作者原以為那只是一個小作業而已,無須大驚小怪,但是對她兒子來說,卻是壓力,但是父母卻沒聽見他的心聲。

 

經過這次事件,作者學會給孩子空間,先和孩子討論問題,並讓他們自己學習去主管自己的情緒。這意味著,下回若遇到相同情形,她會幫助孩子把作業分段,並解釋給孩子聽,就像我們大人處理事情拆解處理一樣,這樣孩子才不致因不知所措而崩潰。

 

4. 跟孩子一起禱告

有時候我們也得提醒自己,就算耶穌或者上帝,也會生氣。所以說,表達憤怒是OK的,當然我們也可透過情緒去表達主張,但要記得神永遠不允許我們以憤怒為理由而犯罪。

 

詩篇4:4說,你們應當畏懼,不可犯罪;在床上的時候要心裡思想,並要肅靜。如此憤怒但不犯罪的誡命,在新約中被屢屢提及。

 

所以當孩子梳理情緒之後,一起把這樣的感覺帶到神的面前。鼓勵孩子對神訴說,並教他們如何尋求神的幫助與饒恕。

 

5. 幫助孩子尋求饒恕與和解

幫助孩子冷靜、處理自己的情緒之後呢?接下來就是教他們如何道歉。作者告訴她的小女兒,如果說了「我不要再跟你做朋友」這句話,要去跟朋友道歉。我們大人也一樣,當我們懷著憤怒與挫折時,都會對周圍的人刻薄些。

 

或許我們可以對自己這些行為找許多藉口與理由,但不管怎麼,這就是罪。一旦發覺自己正這樣做之後,就要尋求和解 -也就是要尋求饒恕。

 

如此模造孩子的影響甚大!

了解我們自己的情緒是件好事,這些都是神所給的,也是經歷生命與面對各種處境的工具,但是,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終歸是我們個人的責任。掌控全要在我們手上,不要讓情緒先聲奪人。大人先做好這點,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