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鼎昌號由李仲義、李仲清兩兄弟,及堂弟李趖一同成立的商行。他們的信仰對家族產生極大影響,更幫助許多宣教士。(圖/鼎昌號李宅)

在屏東市區內的一間古老建築物「鼎昌號」李宅,見證清領、日治、傳教士來台、民國政府等政權時期,留下經商致富的傳奇故事,對當地發展造成極大影響。隨著時光飛逝,許多事都成為歷史,但「信仰」仍流傳至後代,隨處可見神祝福這家族的痕跡。

鼎昌號建築壯觀,融合日式建築與西方文化,被列為文化古蹟,當時是李家第三代李明道為獨生女李初雪,1927至1932年間在屏東市萬年溪畔興建「鼎昌號李氏家宅」。在屏東萬丹的鼎昌號本家大宅為一紅磚三合院,建於清朝萬丹兵營之故址之上,但現已遭拆除。

 

這不僅只是棟老建築物,更乘載著家族在這地的歷史,以及基督信仰對李家的影響。 

左圖為鼎昌號李宅舊照,右圖為現今照。(圖/鼎昌號李宅

李仲義與其妻石舜英。(圖/鼎昌號李宅

南臺灣首富的信仰故事

屏東李氏家族是在1862年,由李珠英帶著妻子,兩兒仲義、仲清,姪兒李趖,從福建來台尋親未果,後從事米糧買賣維生。李珠英過世後,三兄弟將母親的兩個玉鐲典當換得6個銀錢,創立商行「鼎昌」,為李家奠立「南台首富」百年基業。早期是以花生或菜麻榨油作為主要銷售商品,其後也發展米糖等其他事業。

 

李家除作為萬丹當地首富,締造經商致富的傳奇故事,與其他富足差異在於,擁有如傳家寶珍貴的「信仰」。李珠英的弟弟李抱來過去曾到馬來西亞北部宣教,後將福音傳至李珠英一家。作為商行開基的李仲義,是家中第一代基督徒,對真理的堅持成為後人的模範。

 

當時代,通常富人擁有多名妻妾,但李仲義堅守一夫一妻,從未納妾,但因元配早亡、只生一女,另領養二子李崢嶸和李瑞雲。李崢嶸因有納妾之舉,不被父親所認同,後選擇脫離事業、搬離鼎昌號。李仲義雖感憤怒,但仍顧念養父子之情,讓他另至別處建宅。

 

李仲義曾協助建立教會、協助宣教事工,其中萬丹長老教會正是李仲義奉獻土地而建立,這件事則是由潘明珠牧師所促成。她因服事緣故、投宿李仲義家,得知李家因忙碌商行而未守主日,於是鼓勵李仲義與李仲清守主日,並聚集附近信徒一同聚會。1900年,李仲義奉獻土地和大部分的建設經費,建立現今的萬丹長老教會。

 

李氏家族從過去與李庥、馬雅各牧師等西方宣教士們多有來往,而屏鼎昌號李氏家宅常用作接待西方傳教士,若有女傳教士居住於此,大家多稱呼她們為「白姑娘」。

 

鼎昌號家族事業由李仲義擔任第一任掌門人,其後傳至李崢嶸、李瑞雲,最後一任則是李仲義弟李仲清的兒子李明道。至今李家已傳承至第七代,家族後代涉足書法殷商、音樂醫療等領域,其中李家第四代李淑德對台灣音樂教育貢獻良多,擁有台灣小提琴教母的美譽。 

左為李家後代李亞勳,中為李聰顯牧師,右為李家後代李權高(圖/鼎昌號李宅

見證延綿不絕的祝福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信仰卻能「富過三代」,即使現在已不見過去的家族風光,但前人所種下的福音種子與對神的忠心,成為後代的祝福。

 

「當我們一直活在這個信仰裡時,有這樣的連結會讓人感受到祝福。」李亞勳為李家第六代、李崢嶸的後代,他說到 ,當重新追溯家族歷史時,才發現神在家族所做的工,以及前人對信仰的堅持所帶來的祝福,這些也讓他明白聖經記載家譜的原因。

 

大多數人讀經時會忽略家譜,但事實上每個名字背後有不同的信仰故事,也代表著祝福代代相傳,彼此關係因神而產生連結。因前人對於基督的虔誠,信仰成為李家生活的內容,而真理成為其生活準則。這也激勵後代要為神做些事,並繼續向人分享福音,讓祝福湧流不停。

 

如今此地由李家後代李權高所負責,創設協會公益團體,從事歷史老屋鼎昌號李宅修復和文史資源探索工作。他在去年向文化部申請「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將著手修復建築,並期盼維持老屋樣貌,規劃餐廳、藝文空間等,向大眾訴說神在李家所做的工與屏東近代發展。

 

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申命記5:10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