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臉書的按讚圖像成為另一種網路語言。

讚、XD、Tag、笑鳥(笑了)…這些來自新媒體的溝通用語,連結網路社群中的人們,彼此建立關係。當教牧要去牧養與資訊科技一同成長的群體時,就不得不思考教會是否積極發展網路牧養的事工,與信徒的生活同步,隨時表達適切的關懷。

香港「漁翁撒網.基督教新媒體運動」倡議人俞真、「傳恩惠您」新媒體技術總監施德利近10年來,不約而同在基督教圈內推動網路事工,經常協助教會機構發展電腦資訊科技,他們都認為教會若能適切發展網路牧養,不但能更有效牧養會眾,還能把福音廣泛傳送。

在討論如何推動網路牧養之前,先探討何謂「網路牧養」。俞真認為,網路牧養的起始點並非在於網路,而是在於異象,這與教會要服事的群體異象有關。如果教會有服事年輕人的異象,那麼教會明白年輕人生活已與網路及社交網站分不開時,就要配合他們的生活模式,主動認識網路及發展網路牧養。

為了解信徒使用網路的模式,施德利不定期以網路問卷調查信徒的網路生態,當中也經歷網路傳播的廣泛度與即時性。他在2月16日晚上,將「基督徒使用網路情況」問卷貼在臉書上,一個晚上就得到約250人回應。雖然這不算有規模的正式調查,但也能供作參考。

根據調查結果(詳見表一),包括工作在內,信徒每天使用網路的時間長短,3至5小時佔29%,人數最多;其次是6至8小時,佔20%。有55%受訪者的手機有上網功能。此外,在網路上最多人進行「朋友聯誼」,約82%;其次是「休閒娛樂」為68%。至於如何表達對朋友的關心,最多人透過社交網站,有84%。

(表一)基督徒使用網路情況意見調查。      (資料來源/傳恩惠您)

牧養的黃金機會

從上述調查可見,社交網站是與信徒連結的有效工具。俞真指出,從前的牧養模式,是牧師在週末見到教友問問近況,但自從有了臉書以後,不少教友週間都會在臉書上分享心情遭遇,沒有臉書的牧師等到週六關懷教友才後知後覺,而且事情早在週六前解決了,「教牧與教友脫節,失去建立關係和牧養的黃金機會。」

其實社群網站的牧養是沒有時空限制的,只要牧師有空上去看看,適切分享或張貼金句,就是有效的關顧及牧養。

不過俞真以接觸不同教牧的多年經驗,瞭解部份牧師對發展網路事工具有心理障礙,包括擔心會眾在網上「亂說話」、批評教牧的講道內容、會眾互相責罵等。然而這些情況即使不在這平台出現,就不代表沒有發生,教牧若能在網路正面回應,就能是個很好的見證及造就。

除了落實的牧養關顧外,社交網站還能進行富有人情味的軟性交通。牧師在臉書貼一張攝影作品,可連結有相同興趣的會眾,若會眾有照片或文字的分享,牧師也能得知信徒的生活點滴,見面時更容易打開話匣子建立關係。

網路與圍城

台灣也有牧者重視網路牧養,牧師張茂松就是很好的例子,每天在臉書發文傳福音,走進廣大的網路禾場。      (照片攝影/記者林純如)

教牧對網路的逃避,施德利則認為是技術原因,「我曾接觸過一間1500人的教會,雖然有7個牧者,卻只有1人懂得使用電子信件;有些教會很少使用電子信件乾脆刪除,也有的是資訊同工不足,而刪除教會網站。」

牧長因為不熟悉社交網站,擔心開始網路事工後失控,事工太繁忙而無暇新的網路事工都有。然而牧者應放膽正視電腦科技,因為網路反而能省下不少時間,「在臉書分享一點信息,就能同時牧養上百人,比傳統的逐一關懷更有效率。」

俞真形容網路世界就像九龍城寨般:一、很多人並不瞭解當中的實際情況,只是站在外圍指指點點;二、媒體對上網的報導往往偏向於負面訊息,如隱私問題、網路霸凌、浪費時間等;三、對福音與牧養的需要極大,當宣教士潘靈卓走進城寨中去服事後,她在當中的福音工作便成了美好的見證。

其實,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教牧知道信徒的生命中有臉書時,就不能不兼顧臉書的牧養,「走進他們的世界關懷,就像耶穌基督道成肉身,走進我們當中傳福音!」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