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法利賽人是第二聖殿時期的一個政黨、社會運動和猶太人中間的思想流派。法利賽人是當時猶太教的四大派別之一,另外三大派別為撒都該人、愛色尼人和奮銳黨。

法利賽人的運動初衷是好的,從舊約猶太人被擄去巴比倫之後就開始有了。他們被擄,接著聖殿被毀,為了保存信仰,開始有些人委身,專門研究上帝的律法並教導別人,所以「法利賽」最初的意思是「願意分別為聖」,指一些為保持純潔而與俗世保持距離的人。因此,當時有很多虔誠的人,開始投入法利賽人的運動裡。

於是,法利賽人人數越來越多,直到耶穌時代,法利賽人已成為帶領社會的一群人,當時為了在社會上成功,好像一定要先成為法利賽人,這時的意義已經偏離初衷,失去開始單純愛主的心,也失去愛國家與單純愛律法的動機,後來逐漸成為一個要在世上成功的「工具」。

耶穌糾正假冒偽善的法利賽人

在《聖經》中,法利賽人是假冒偽善的代表。

在《聖經》中,法利賽人是假冒偽善的代表。

在《聖經》馬可福音2章18~20節裡提到,有人問耶穌說:「約翰的門徒和法利賽人的門徒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甚麼呢?」耶穌對他們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禁食呢?新郎還同在,他們不能禁食。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日他們就要禁食。」

耶穌的回答顯示,並不是他們沒有禁食,只是沒有讓人知道而已;但法利賽人卻反過來,在外表上顯出禁食,愁容難看,要弄得天下皆知。禁食對猶太人來講是很重要的傳統,每周二、四要禁食兩次,而恰巧這日子也是「趕集」(到市場做買賣)的日子,這樣的禁食就是特別要做給別人看的。

禁食起自舊約時代,特別是國家為難時,禁食代表在上帝面前悔改,直到耶穌的時代,禁食變得越來越形式化,徒有假冒偽善的動作,所以耶穌糾正這件事,教導人不要只有敬虔的外表,卻沒有敬虔的內涵。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