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張振華牧師:禱告就是抓住神的應許,在描繪我們的未來,禱告是對未來的一種信心的想像。(圖/江子翠行道會FB)

人的一生會碰到許多勞苦愁煩的事情,如何才能過著一無掛慮的人生?又如何能在各樣的環境中「靠主常喜樂」?江子翠行道會主任牧師張振華分享下面兩點:

1. 操練謙讓的心

「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腓立比書4:5a

 

謙讓就是「退讓」的意思,退一步海闊天空。人比人會氣死人,所以吃碗內、不要看碗外,神給我們的恩典已經很夠了,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好好享受神的恩典?不要老是看別人的恩典、比較別人的恩典。當我們不跟別人比較,而能享受神給我們現在所有的一切,就能過著平安、幸福又喜樂的日子。

 

為什麼我們會有勞苦重擔?因為我們背負著世界的軛。耶穌在馬太福音11:28-30告訴我們,不要負世界的軛,要負主的軛,也就是主的使命、旨意、命定,主要你做的。世界的軛就是世界要你做的,以及你自己想做的。在世界裡,擁有愈多、勞苦愁煩愈大,因此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而不是多買一部車、一間房子、一個包包、換新手機,或存款多一個零。

 

耶穌說,我們當負祂的軛、學祂的樣式,祂的樣式就是「心裡柔和謙卑」。柔和謙卑的心,來自對神旨意的專注,不管開心、喜歡與否,都遵行神的旨意。而自卑驕傲的心,則來自於對自己的專注。

 

一個人若專注於神的旨意,成功時他歸榮耀給神,因為一切都是神做的。當他在生命的低谷時,他知道神正在鍛鍊他,靠主的恩典我們還是可以喜樂,因為自己的好惡不是問題,重點是神的旨意才是最重要的;別人說什麼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神怎麼說我們。因此他照常去聚會、參加小組,不會躲起來自卑不見人。

 

耶穌常說,我們要回轉成小孩子的樣式才能進天國,為什麼?張振華牧師認為,因為小孩子很容易快樂,只要跟父母在一起就快樂,用名車、鑽石、鈔票吸引他都沒用。「因此,我們要像小孩子,有神同在、走在神的旨意中、跟天父在一起,就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候。」學習以神為樂。

 

2. 操練禱告的心

「主已經近了。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腓立比書4:5b~6

 

「主已經近了」代表結局已經近了、主耶穌快要來了。當主來的時候,祂會擦乾我們一切的眼淚,一切的苦難都將結束,如同棒球比賽九局下半已經勝利在望,不管再怎麼痛苦都快要結束了,所以應當一無掛慮,還怕什麼呢?耶穌的再來是我們的盼望,然而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主什麼時候來我們不知道,在這段等候主來的日子裡,我們如何才能「一無掛慮」?

 

秘訣在於,一方面我們要知道「主已經近了」,所以應當一無掛慮;另一方面,我們要「禱告」,心中為什麼事憂慮、就為什麼事禱告,什麼時候憂慮、就什麼時候禱告。晚上睡不著,就起來為擔心的事情禱告。張振華牧師指出,恐懼是對未來(會發生的事)的想像,而「禱告」,其實也是對未來的一種想像。將兩者轉換一下,很會憂慮的人,就可以變成很會禱告的人

 

張振華牧師說,「禱告就是抓住神的應許,在描繪我們的未來,禱告是對未來的一種信心的想像。會恐懼的人,一定就會禱告。」

 

況且耶穌在馬太福音6:27告訴我們,「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憂慮不能改變任何事情,反而掏空我們的人生、影響健康,使我們失去恩典。所以,有需要時就禱告,感到憂慮時也禱告,得到恩典就感恩,愈禱告就愈喜樂,出人意外的平安也跟著降臨,我們就可以過著一無掛慮的生活

 

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我們的力量

哈巴谷書3:17-19提醒我們,在負面、艱難的環境中,保持喜樂、活出喜樂非常重要,因為患難中的喜樂能讓我們經歷神的力量,且這喜樂不是從環境來,乃是從神來。而這力量可以使我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也就是說,這力量可使我們活出積極、正面、充滿生命力的人生。不僅如此,這喜樂還可以讓我們「穩行在高處」。

 

基督徒追求的喜樂不是這世上的快樂,也不是罪中之樂。罪中之樂的副作用是痛苦,從神而來的喜樂卻帶來「平安」,這才是幸福的生活方式。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