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OM推動的福音船事工,40多年間走訪世界各地宣揚福音,每年有超過100萬人登上福音船參觀。

OM推動的福音船事工,40多年間走訪世界各地宣揚福音,每年有超過100萬人登上福音船參觀。 (照片提供/OM世界福音動員會)

1970年,一艘滿載著福音的大船開始航向世界,40多年間走訪世界各地,甚至航進中東,將福音帶到穆斯林世界。平均每年有超過1百萬人登上福音船參觀,到過140多個國家,送出5千多萬本福音書籍,超過4百萬人參與船上聚會,培訓約1萬名青年門徒,與5萬間以上的教會合作福音事工,全球更有千萬人因著福音船信主。

福音船事工的創辦人George Verwer 。

福音船事工的創辦人George Verwer 。 (照片提供/OM世界福音動員會)

福音船的創辦人喬治‧韋華(George Verwer),1957年暑假與大學友人,帶著1萬5千份西班牙文福音單張前往墨西哥傳福音,獲得不錯迴響。之後他陸續前往歐洲、俄羅斯,更遠赴印度傳福音,旅途中,他覺得開車太費時耗力,後來得到了「福音船」這個異象。此後數年間,他不畏困苦,至各教會、機構推廣福音船事工,「買艘船來傳福音」這項眾人看為不可能的事情,在1970年實現,第一艘福音船「真道號」,就此航向世界。

福音船三大使命:知識、援助、盼望

許南忠牧師賢伉儷。

許南忠牧師賢伉儷。 (攝影/記者錢弘芸)

從事福音船事工超過37年,曾任世界福音動員會(簡稱「OM」)東亞太區主任許南忠牧師,在20歲那年登船接受訓練,從打掃服事開始,傑出表現讓他在24歲那年被OM派至新加坡,從零開始展開亞洲福音船事工。他表示,每到一個國家,福音船會停泊在港口,舉辦福音書展或是特色活動,邀請當地民眾登船參觀,也會從船上派出短宣隊與當地教會合作。

帶來知識、援助與盼望,是福音船的三大使命。福音船上有超過5千種的福音書籍,在一些發展落後或敵基督的國家,如中東回教地區,當地居民求知若渴,福音船成了另類移動書房,曾有在2個月內賣出超過2千本《聖經》的紀錄,也曾捐書幫助貧困國家或協助建立圖書館的例子。因為福音船實在太特別,某些禁止傳福音的阿拉伯國家,也開放讓船入港,甚至國王親自登船參訪。

福音船也會與OM合作的教會配搭,視當地狀況派出短宣隊修建房屋,興建廁所或能提供乾淨水源的集水井。福音能更帶來生命的「盼望」,曾經有人看見短宣隊裡基督徒夫妻合力同工,才真正體會「幸福家庭」的真諦,因而產生生命的盼望。

主愛裡看世界 培育萬名「僕人」領袖

來自全世界的基督徒為上帝擺上,在福音船上做不支薪的義工。

來自全世界的基督徒為上帝擺上,在福音船上做不支薪的義工。 (照片提供/OM世界福音動員會)

每年都有許多人想報名福音船的服事,但若只是期待有浪漫的海上航行或想乘船度假,上船後,絕對會對「現實」感到失望。福音船相當重視「訓練」,每天都有許多工作來造就門徒成為「僕人」領袖,登船前,也會依照個人選擇長宣或短宣,給予不同的課程培訓。

船上的多元文化,能擴展青年們的眼界,即便來自敵對的國家,也在主愛裡學會放下仇恨,以一種全新的眼光看世界。日本與韓國素有糾結的民族仇恨,但在福音船上,來自日韓的基督徒可以住在同一個房間,其樂融融;也有台灣人對外勞、菲傭原先抱持偏見,走一趟菲律賓之後,重新體會上帝賦予「人」的崇高價值。

許南忠牧師(右)與湯璽瑾(左)見證福音船事工。

許南忠牧師(右)與湯璽瑾(左)見證福音船事工。 (攝影/記者錢弘芸)

來自苗栗銅鑼長老教會的湯璽瑾弟兄表示,一趟福音船的「建造」旅程,讓他對生命有了不同的看見。他曾隨著福音船抵達回教世界國家,接待他們的穆斯林既熱情又友善,與過去透過媒體報導所拼湊出來的「恐怖主義」印象完全不同。

他說,許多台灣父母把小孩照顧得太好,不少人去之前甚至連家事都沒做過,但這些都是福音船上最基本的工作。在非洲偏鄉停留的時候,連洗澡水都要自己頂著太陽大老遠提回來,在這些缺乏裡他們看見了珍惜,回來後懂事的模樣,讓父母親都大吃一驚。

許南忠牧師分享曾在福音船上遇見一位來自韓國的年輕人,他曾代表韓國至北京參與數學奧林匹克大賽,擊敗來自全世界的頂尖高手,成為2007、08年的世界冠軍,之後他的朋友們去了哈佛、牛津,他卻選擇登上福音船。他說,他要尋找的是生命的意義,而不是社會所認定的「成功」,上帝使用他透過福音船宣教,許多人因為他的見證而信主。

在福音船上,讓人見到許多過去從來不曾遇見的人、事、物,生命在不同文化的碰觸中,激出美麗的火花。

【福音船招募義工 歡迎有志青年加入】

欲加入福音船擔任義工者,需要兩個教會的推薦函,個人要有清楚的異象與健康的身體。當福音船在台灣的港口停泊時,也需要當地教會的支持與義工的幫助,歡迎大家加入福音船宣教事工或帶親友一起參訪福音船。OM世界福音動員會台灣洽詢專線02-2959-6120。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