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隨著面對的環境和人事物的不同,人會反應出不同的情緒。但你是否發現,自己會因他人的一句話而情緒失控?

不論是喜、怒、哀、樂等情緒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影響我們的決定。一切順利時,感到心情愉快,這時突然有人指責我們時,可能會氣到跳腳。有時我們可以像淑女或是紳士,緩緩說話,慢慢解釋,而這些都在別人還沒有踩到我們情緒的地雷之前。

 

福音媒體iBelieve專欄作家希瑟.卡莉里(Heather Caliri)分享,婚前輔導時,牧師向她分享自身婚姻經歷。當牧師與師母發生衝突時,自己就像是極害怕的縮頭烏龜,躲在殼裡面不願意出;師母則像生氣的臭鼬,不斷噴臭氣。

 

師母給人的印象總是溫柔婉約,但當希瑟與先生走入婚姻後,她才意識到自己也像那位師母一樣,踩到自己情緒的地雷時,會怒氣高漲,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

 

在關係中當個縮頭烏龜,聽起來還不錯,能夠保持鎮定和尊嚴,從衝突中後退幾步、消失,但她選擇走另一條路。結婚頭幾年,她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怒氣、傷害與怨恨,情緒激動時就會與先生發生爭執。

 

隨著生命的成長,她意識自身問題在於處理情緒的方式。情緒帶來的影響並未有壓倒性的影響,是具有彈性的,能夠自我約束、辨別能力,幫助我們辨識上帝的旨意和心思意念。

 

她提出四種正確看待情緒的方法:

1. 熟悉聖經中的情緒觀

早期基督徒文化對情緒看法較模糊,例如:多數具影響力的希臘哲學家斯多葛派(Stoics),都將脫離情緒作為其最終目標。福音作家馬修.艾略特(Matthew Elliot)曾說到,「情緒觀在新約裡是未知的想法......在斯多葛派對快樂概念為依照自然而生活,而保羅的喜樂情緒是源自於頌讚神。」

 

耶穌在聖殿堂裡大發雷霆,把繩子當作是鞭子用,把牛羊都趕出殿裡;為失去朋友而哭泣;在聚會上歡喜雀躍。若我們被呼召要回應基督,同樣也被呼召要擁抱自身情緒,而不是消除它們。與其試圖模仿斯多葛派的超脫概念,不如將自身內心降服於神,讓神改變你情緒及生命各層面。

 

2. 找到情緒難以控制的真正問題

負面情緒並不是真正問題,就如羅伯特(Robert C. Roberts) 所著作的《精神情感》一書中指出,一個人對於某件事情有情緒反應,常常跟這個人對於事情的認知和詮釋有關,因為情緒是伴隨著人的思考而產生的。換句話說,情緒本身在道德和精神上都是中立的,問題在於個人價值觀、習慣與態度。

 

希瑟提到,當隨著自己生命的成熟和成長,情緒幫助她更了解自己。當情緒出現時,能更多體會內在的感覺而不是壓抑,並願意誠實去思想影響情緒的根源為何,以及要向自己、他人、自身價值觀顯現何種信息。

 

3. 將情感融入你的生命

在神對人的命令中,祂要我們盡心盡性盡意愛神。與其將自身情感、思想、靈裡和生活視為分別獨立的部分,不如將全部整合一起。上帝希望我們用全人生命來照亮、提升他人。我們才能成為適應力強的人,活出上帝的形象。

 

情緒提供我們對這世界的重要信息,若不理解其含意或是否合理,情緒就會失控。理性思考也有限制,過於依賴邏輯的人,通常會變得冷酷無情,或是因爭論而為他人帶來傷害。若將靈裡、思想或情緒反應分開,容易變得自欺欺人。

 

希瑟分享,寫下情緒反應是一個很好檢視自己的方法,透過寫下來,並思考情緒背後的根源,配合著每天的靈修默禱,學習將這些根源性的問題帶到神的面前,神會幫助我們改變的。

 

4. 善待自己

我們的情感充滿矛盾、錯誤的信號,或是有令人困惑的真理,致使我們不願面對。寧願不思考這些情緒背後的意義,取而代之的是讓自己可以安靜不說話,告訴自己,沒有好人會這麼想、要採取行動……

 

有時候,自我厭惡像是唯一能激勵自己控制情緒的方式,透過強調自己有多痛苦和疲倦,讓自己變得更加理性。然而,仇恨與恥辱不會使自已感到被激勵,相反地,人渴望的是獲得安全、理解、明智的引導。

 

我們是否能夠像耶穌一樣,在面對破碎、悲傷、困惑的人時,因知道他們是沒有牧羊人的而產生憐憫心?若對自己的說話方式,就如同自己對那些陷入掙扎的朋友呢?若給自己改善和成長空間,相信上帝會幫助我們做到呢?若不用苛薄眼光來判定自己在每個情緒上犯的錯誤,而是用愛的眼光看待自己呢?

 

上帝是三位一體的神,有整全性的力量。我們沒辦法從自身各層面來得到更大的力量,唯有透過這位超越一切的神,在祂愛裡,我們才能在情緒管理層面,變得更堅強。

 

 

精選要聞》

母女原是「生命共同體」,一場意外奪走女兒生命 狐獴媽媽溫芳玲靠神放下:媽媽愛妳…

破除5個陷入擔憂的根源 找回喜樂生命

2020今日報十大精選信息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https://news3pic.cdn.org.tw/uploads/big/2c86a08b713543a8ab835717b279be68.jpg

獻上初熟的果子—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