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論斷?不要說是基督徒,相信所有的人都會同意「不要論斷」。唯一的問題是「到底什麼是論斷?」許多從事這種行為的人,都不覺得自己在論斷,認為只是「發表意見」而已。

另一個極端就是「不發表令人不悅的意見」,覺得會令人生氣的言論都是「論斷」,畢竟以和為貴是華人天字第一要緊的生存準則。

也許大家不知道,近年來教會界也有許多團體強調「說好話」,以及跟新世紀思想一致,鼓勵「正面積極」,盡量想像好事,因為上帝是「好神」。

這樣有什麼不好?宗教都是勸人為善!勸人為善是學校的事,不是宗教,宗教是解決科技搞不定的事,就是「你從哪裡來?你往哪裡去?你活著有何意義?」這類的生存命題。

《聖經》把「對的事」視為基督徒本分而非善事,至於積極正向的好話,不必《聖經》教,只要生活經驗足夠就可以領悟,何況只說正面的話,表面來看跳脫論斷的嫌疑,但是心裡對別人的評價是否因此就放下了呢?

不是一味說好話 要說造就人的話、愛心裡的誠實話

      用愛心說誠實話並不容易。

千萬不要誤會《聖經》也要我們說好話,《聖經》很清楚教導,信徒要說二種話,一種是「造就人的話」,一種是「愛心裡的誠實話」,偏偏這二種話,都很容易被現代人誤以為是論斷。

第一種「造就人的話」,千萬不要解釋成「人家喜歡聽的話」,要不然基督徒全成了不折不扣的馬屁精了。造就人的話會不會是責備的話?當然會啊!如果父母只會說「你好棒」、「你好厲害」、「你好完美」、「你好受歡迎」、「你好純潔」、「你好無私」、「你好有耐心」,那我們就請機器人養小孩,輸入這些詞彙就好了。

這些話當然要常常講,但是真正造就人的,往往是不傷人自尊的真誠提醒,經常是發人深省的不同觀點,什麼是「造就人的話」?不僅在於用詞,更在於說話的人成熟的態度與生活的智慧。如果編寫一本《造就人的話》,請基督徒背下來,世界就會更好嗎?當然不是!

第二種話,難度更高,因為要兼顧「愛心與誠實」,以華人「不得罪人」為最高前提的文化背景來說,只要舉出「愛心」海報,「誠實」就自動閃人了,所以「誠實說話」的人通常被歸類為愚昧人而非智慧人,在金光閃閃的愛心霓虹燈下,誠實基本上黯淡無光,這就是今日基督徒面對的一大困境。

說出自己誠實的感受,當然不是論斷。你請我吃飯,我覺得很難吃,請問是「論斷」嗎?當然不是!讀了文章覺得難以認同,就跟別人說「這個人寫的文章真難看」,這是論斷嗎?當然不是!參加了一個聚會,結束後跟身邊的人說「今天聚會爛透了」,這是論斷嗎?當然不是!

如果只會說好話,死都要說「正向的話」就變成虛偽,當大家都說難吃,你也覺得難吃,但是不想說出負面的話,堅持正面表述,硬要說「只是口味獨特」,「他煮的東西大家比較不接受」,這是你的自由,也是你的選擇,甚至是你的習慣,因為你不想跟論斷沾上邊,但是我很確定,你的朋友會愈來愈少,因為你自己的口味也很獨特。

小心論斷:自我感受誤當真理、影響他人

上帝給人感官,每個人有自己的喜好,所以當然可以喜歡,也可以討厭,如果說出自己的感覺就是論斷,那我們就會錯亂,壓抑自己的感覺可不能被視為上帝偉大的工作。

但是要提醒大家二件事,第一,如果把自己的感覺當作真理,那就是論斷了。第二,把感覺擴大為對他人的情緒,就很容易演變成論斷。

如果完全不能接受這家餐廳,憤而全年無休照三餐守在門口,並且印傳單以親身經驗宣傳這家餐廳有夠難吃,那就是論斷。因為你試圖影響別人,而且你已經無形中擔任「真理代言人」,試圖讓全世界認同你的感受。

至於第二點,只要你跟別人說「去那家餐廳的都是一些笨蛋」、「只有白癡才會去那家餐廳」,不要懷疑,那就是論斷了,因為你已經把個人覺得很難吃的感覺擴大為對別人的情緒。

論斷之所以被禁止是因為會踏入「別人的界限」,上帝不要我們論斷是因為不要個人情緒擴大為人身攻擊或影響他人情緒。簡單來說,論斷就是說話的內容影響別人的看法,或說話的情緒影響別人的感受。

有時候我們用詞謹慎,情緒卻很論斷;有時候我們情緒溫和,內容卻很論斷。說出事實,不是論斷,甚至還可以點名以示負責,新約就有很多例子點名某些名字,要信徒遠離,這不是論斷,因為他們違反《聖經》。

勿落入「自以為是」陷阱 學習以神的眼光看世界

論斷被禁止,要追溯到創世記,上帝不要始祖吃的果子絕對不是富士蘋果,而是分別善惡樹。上帝很清楚告知,以你我的渺小,把自己的看法跟感受直接升級為善惡跟對錯,簡直比吃奶小孩開民航機更恐怖,我們最擅長的是自以為是而不是分別善惡。

所以我們可以彼此提醒,交換意見,但是千萬不要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除非那是《聖經》明白指示的對錯。上帝不要我們分別善惡的意思當然不是是非不分,更不是鼓勵大家成為道德色盲,只要當事人喜歡,我們都沒有資格表達意見。部分後現代就是走到這個極端,把本來很清楚的對與錯模糊掉,一切以當事人主觀感受為主,這種「自己當裁判」,不必在乎對與錯就是世界毀滅的主因。

上帝不要我們把自己「絕對化」,而是學習以祂的眼光看世界,所以才給我們《聖經》,從中學習如何判斷,承認自己不是神也沒有神性。所以成為基督徒其中一個逐漸形成的特質就是客觀,並且容易溝通,同時尊重他人。

思想差異大 多讀經多禱告找尋真理

      多讀經多禱告找尋真理,避免落入論斷他人的想法。

只要仔細觀察基督徒團體,很快就會發現意見跟想法差異很大,其實這很正常,因為文章一開始就說,每個人感受跟思考模式都不一樣,也因此我們甚至對於大家都同意的《聖經》該如何解釋都有不同的看法,這樣好不好呢?

當然好,這樣會幫助我們思考更全面,這就是研讀教會歷史的必要,我們可以從前人的經驗與智慧中學到很多寶貴的真理,重要的是,當我們質疑一些教會團體的時候,究竟是看笑話,還是語重心長的彼此疼惜,《聖經》一貫的立場就是挽回,只要是人都會錯,重點是能不能回頭。

所以網路有很多勇敢的基督徒,願意指出許多基督教潮流的危險,這是好的,但是發言者如果給人上帝代言人或是異端裁決所的錯覺,那就要自己小心了,發言同時也要尊重讀者自己的智慧。

論斷,說穿了是一種態度,是一種驕傲,是一種自義,是喜歡發覺別人的錯誤,是自卑呈現的自傲,心底深處希望大家都錯,顯出我的「好」,所以在言談之間喜歡貶低別人。

至於《聖經》到底哪些部分是非很清楚,可以放心跟隨,還是老話一句,要自己開始去研讀,因為實在太多了。《聖經》很大一本,但是重要原則都會一再出現,不要因為大本就害怕,只要願意去讀,只要向上帝禱告,聖靈就會引導人們去明白真理,然後真理就會使我們自由。更客觀、更謙卑、更容易溝通,有真理引導,論斷就遠離了。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