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我知道他們在試著安慰我,但是他們說的話,讓我覺得很不舒服……」這是許多喪子親屬都有的心聲。喪子的哀傷,是一輩子的生命課題,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向他們表達關心與支持,而非造成「二度傷害」?身為基督徒的我們,都可以來學習有智慧的話語。

領有美國開業執照的諮商心理博士—李岳庭,向教會的弟兄姊妹分享「陪伴喪子家屬的方式」基督徒在陪伴傷心者時、更有智慧,與哀哭的人一同面對生死課題。

 

如果我是一般會友,可以怎麼做?

 1. 以肢體語言打招呼,不一定要多說話 

若你正好遇見甫喪子的父母,不需急著說話表示安慰。當你開口安慰,實際上,已開啟哀傷話題。當下,家屬也許不方便、或不想談。要有健康心理,接受喪家不一定想要我們的陪伴

 

其實,你可以摟摟他的肩膀,表達很高興能遇到他;也可以提出邀請:「看見你真開心,找時間,我們可以一起吃個飯、聊一聊。邀約時保持彈性,提醒喪家可婉拒邀約提出邀請後,盡快履行承諾

 

邀約見面時,若他們想唱詩歌、看孩子的照片、去到曾經跟孩子玩的公園散步、說說孩子的糗事,或孩子所經歷的痛苦,我們可以配合他們做想做的事,不一定要談哀傷的事。

 

 2. 謹慎使用「我懂」或 「我了解」 

獨特的親子互動經驗,只有當事者才能體會,旁人只能嘗試去了解。即便可能與他有共同的哀傷經驗,也不可能完全理解他人的內心感受,因此不要輕易說出「我懂」等話語我們要成為一位好的傾聽者,尊重他人的獨特感受。

 

3. 接受不同的傷痛表現

哭泣,是一般大眾認可、或認定的哀傷方式,但不是唯一。可能,對方是靜靜地、坐著不說話,或從從人群中退去;也有人,會把時間表填滿、來面對悲傷。

 

每個人哀傷的方式對哀傷的外在表現,和療傷速度都不同。陪伴者不能預設立場,認為「應該要如何哀傷」或「何時應該要哀傷」。

 

4. 允許快樂

人不可能24小時都在哀傷,若當下,他正因其他事情而開心,要讓他自然地表達心情。可鼓勵喪家參加教會活動、娛樂或社交活動,但不要形成有壓力的邀請。

 

若時機許可,也能透過信仰鼓勵、並提醒他,孩子正在天上喜樂享受與神同在,使其能不因自己愉快的情緒,感到罪惡感。

 

5. 請永遠記得他

「孩子曾經存在的事實,完全消失在生活中」,是喪子家屬最擔心的其中一件事。

 

平時,可與對方聊一些,你曾與這位已故孩子相處的片段;弟兄姊妹也可以每隔幾年,舉辦追思會,邀請逝世孩子的親朋好友參加,一同回憶逝者。讓他們意識到,孩子活在每個人心中及記憶裡,如此,可安慰到家屬的心。

 

雖此過程,有時會讓他們再想起「若自己的孩子活著該有多好」,為此而感到難過。但是屬靈生命會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傷痛與安慰,成為強韌的生命河流,並在將來成為灌溉別人的祝福。

(圖/Shutterstock)

 

如果我是陪伴者,我可以怎麼做?

 6. 陪伴第一步:建立信任關係,陪伴並引導其表達傷痛 

孩子離世,對父母來說是一輩子的課題。若是突然死亡,更是會使父母的認知,產生很嚴重的失調,無法接受孩子已逝的事實。在當下,他們可能會有較大的情緒反應,而陪伴者需有準備,承受他們可能因壓力與種種混亂想法,引起的煩躁情緒

 

有人可能習慣以逃避來面對傷痛,避免提起傷心事。然而,引導他們將哀傷表達出來,才是療癒的方法。若我們身邊有親近的教會肢體喪子,當對方願意開口分享時,我們首要任務是「積極的傾聽」。

 

傾聽過程中,不必問太多問題,而是學習觀察對方所有的語言及非語言訊息。像是一個眼神、甚至是一個喘氣。接收他所有的訊息,感受他正在感受的。

 

全心全意的陪伴,會縮短彼此心的距離,使對方感受到,他並不孤單。一次又一次地述說哀傷,能不斷地療癒。

 

另外,我們需要謹慎保守內容不外傳,除非他們願意自己說給別人聽。在小組時間,也須謹慎言語,因我們不確定,喪家是否願意讓別人知道他們的事。需要尊重家屬,建立信任關係。

(圖/Shutterstock)

 

7. 陪伴第二步:面對事實

一般而言,見遺體最後一面、焚化或下葬等階段,很容易使人真實面對孩子已逝世的事實。這時,崩潰情緒是可預見的。而陪伴者須有承受這樣情緒的心理素質,並且,不用急於安撫情緒,只要陪伴及照顧好喪家的安全,及生理需要。

 

若喪家已願意分享自身感受和經歷,陪伴者可開始幫助他,接受孩子已去世的事實。並且在過程中,分享孩子在世時曾經的回憶,賦予孩子存在過的意義

 

8. 不要阻止他埋怨上帝

喪子的痛苦,會使人的屬靈生命受到衝擊,若是在過程中,對方提起「為什麼神這麼不公平?」並開始埋怨上帝,這時候,我們不要阻止他與神的溝通,或教導應要如何看待整件事情。

 

若其提問:「為什麼上帝要帶走我的小孩?」陪伴者可誠實回答,「非常抱歉,我也不知道。」不用急於給他答案。其實,所有陪伴者能回答的答案,他們可能都曾想過,只是當下還不能接受。

 

當他們抱怨時,陪伴者可回答:「我可以理解/感受到你覺得神不公平,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也會產生一樣的疑問。

 

我們應試著理解其處境、同理對方的情緒,接受他們哀傷的舉動,並將他的痛苦、怨恨、苦惱,以及與神的關係,放在代禱中。

 

李岳庭博士分享:「交託我們不能做的工給上帝,平靜安穩地等候神的動工,並積極配合神的手,是陪伴者須具備的屬靈態度。

 

9. 成立陪伴團隊

陪伴是長期的工作,我們需有智慧與從神來的愛心,並彼此激勵、扶持,才能完成善工。陪伴有時或許會用到半夜或家庭時間,李岳庭博士建議,可成立守望小組或關懷小隊

 

在家屬哀傷初期,基督徒可分配時段向其進行關懷、探訪、代禱及照顧。如此,較不至在陪伴過程中,因由一個人承擔、而感到負擔過重。李岳庭博士同時特別提醒,小組成員須遵守「保密原則」

(圖/Shutterstock)

 

10. 不要忘了手足

家庭的任何一位成員,都需要被關懷。李岳庭博士提醒,若喪子家庭中還有其他手足,不能忽視其需要。陪伴團隊應分工,有些人專門照顧小孩及陪伴小孩。

 

這些其他手足平常會認為,父母如巨人般可依靠,忽然間,父母卻哭得像孩子,這是其從未經歷過的。陪伴者要適時引導與安撫他的害怕與不安。不同年齡的孩子,對死亡有不同理解,聽聽他們如何了解手足的死亡,除去一些誤解;了解其感受,如傷心、難過、害怕或孤單。

(圖/Shutterstock)

 

身為教會,我們可以怎麼做?

1. 平時舉辦心理輔導相關講座或訓練、引進外援

李岳庭博士分享:「不要等到哀傷來了才開始準備。陪伴與關懷需要全教會合作,對此若沒有基本概念,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教會平時需安排心理健康相關講座,可與非營利協會合作,邀請專家講員至教會分享,以幫助會友建立正確的相關觀念和認知,並與外界資源連結。有需要的人出現時,能透過這些管道,協助轉介會友到合適機構中。

 

再進一步,可鼓勵會友接受輔導、同理心、哀傷輔導、婚前輔導、親子教育等特殊領域的訓練,使教會能提供的相關服事,更加專業及精緻。

 

2. 鼓勵年輕會友投入心理專業相關工作,厚植教會人才與實力

教會中的教牧輔導或心理專業人力仍不足。哀傷陪伴的訓練,並非聽一場演講即可裝備完成,它需要有系統的訓練。現今許多神學院,都有開設心理輔導的相關科系。

 

李岳庭博士期許未來十年內,能有更多年輕人進入此職場領域,使教會中有更多心理專業人才,在不同教會建構出各樣心理專業資源,而能互相交流,需要時相互支援與轉介。

 

「願哀傷者能常常得到神的安慰與平安,也願陪伴者手所做的工,上帝自己來堅固。」李岳庭博士分享。

 

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傳道書72

 

精選要聞》

太魯閣號報導彙整》今日報帶您追蹤事件發展,一同為台灣禱

太魯閣出軌事故》下修為48 眾基督徒與哀哭的人同哀哭 宋逸民夫婦赴殯儀館安慰家

愛在四月天》見證上帝是又真又活、聽禱告的神 吳宗憲:我不只不住禱告,還忍不住禱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今日報邀請您一起同工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