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由左至右:馮騰永教授(台灣農業關懷使命團契理事長)和許世璋教授(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接受本報專訪。(圖/馮騰永教授、許世璋教授 提供)

自1970年起,每年的4月22日被定規為「世界地球日」,第一屆活動吸引多達2,000萬個美國人橫跨東西兩岸進行示威遊行;20周年紀念時,也獲亞、非、美、歐洲等共140多個國家、超過2億人口參與響應。《基督教今日報》專訪兩位環境保育的專家學者,馮騰永教授(台灣農業關懷使命團契理事長)和許世璋教授(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談論環境保育與基督徒的密切關係。

土地不是生財之道,是神的創造

馮騰永教授於受訪提到,土地過度開發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遠比人所能想像的更加深遠。現今社會充斥的資本主義、物質主義,金錢掛帥等觀念,嚴重扭曲上帝創造萬物的美好心意。

 

土地本是供養萬事萬物,包含人,所使用的自然資源平台;但人們在修理並看守園子時,將其視為生財之道,以便滿足人在物質、精神上的需要,進而剝奪其他生物使用資源的權利。

 

地球不是人類獨有的、獨享的,是所有生物共用的,這個觀念應該要被落實。」馮教授說。

 

提到土地的生產效能,馮教授分享,按照舊約聖經的作法,耕作七年需要休耕一年,但過去人們不重視,因此神使以色列人被擄至巴比倫帝國,待了70年,也強迫讓土地休息。

地球不是人類獨有的,是所有生物共用的。(圖/Shutterstock)

濫用土地資源,壞了環境也害了健康

再者,土地資源浪費的現象日益嚴重,主要會影響兩個層面:環境資源與健康。假設養活一個社區,僅需一公斤的土產即可,但人們往往會生產兩公斤,甚至更多,來獲得個人利益,無形間就造成資源的浪費。

 

而為了供應大量需求,人們會使用更多的農藥與化學肥料,讓土地惡化的現象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不當的連鎖效應,最後演變為不可逆的氣候變遷。

 

生理健康也是如此,一旦人食用超過身體所能負荷的食物量,多出來的部分便會造成脂肪,不僅體重過重,也危害體內各臟器的健康。

 

氣候變遷最大的貢獻者,就是農地。」馮教授說,「我們把氣候變遷帶出來的天災,當作是上帝的時間表。啟示錄說,在末後世代天災會越來越多,多數人只想到最後的三年半,或七年大災難,如何預備走過就好,但我想不單單是如此。我們不僅要(為災難)先布局,更要從心的意念上,把環境改變視為一種警醒,更加敬畏上帝,這才是正確的作法。」

 

從事生命教育,需要生活來作底蘊

馮教授提到,教會裡的兒童主日學大多以生命教育作為題材,鮮少讓孩童接觸環境保育,如:食物從哪裡來、周邊的環境有什麼生物、大自然怎麼運作等問題,他們幾乎沒有概念。

 

『生命教育』如果沒有『生活』作底蘊,那個生命是很虛的。」他認為,應從小落實關愛大自然、關愛土地與環境等觀念,培養關懷的能力。

 

馮教授曾到神學院上課,請每位傳道人分享自己教會方圓300公尺內,除了人以外還有哪些生物,包含動植物,但大多數傳道人都寫不出來,也不認識自己周圍的環境,會非常可惜。

 

「這其實是忽略了上帝給我們的受造物,如果今天神給你一個禮物,叫做樟樹,你不認識它,你把它弄死了,如今這種狀況很普遍。講到『世界地球日』,我覺得要從教會做起,從傳道人做起,從根本信念影響下一個世代。

生命教育需要有生活作底蘊,教育下一代從你我做起。(圖/Shutterstock)

能源耗竭,垃圾處理需要智慧

在「人類都市化」與「消費主義」的結果下,製造許多生活垃圾、事業垃圾,以及農業廢棄物,這些垃圾本身的處理,正是造成氣候變遷的重要因子之一。無論是使用焚燒或掩埋,都會對環境造成相應壓力。

 

以台灣為例,濱海沿岸常見一整排的風力發電裝置,桃園的埤塘邊也可看見許多太陽能裝置板,這些科技的確能夠帶來部分的效益,但類似的風力、火力、太陽能發電等高汙染、高成本的節能科技,仍會為環境帶來損害。

 

因此,馮教授也禱告,盼望未來能有更多的綠色科技,不僅改善環境,也能平衡人類的需求效應。

所有創造物都是神聖的,人類是大自然的管家,不是老闆。(圖/Shutterstock)

善待土地,從公義與憐憫著手

許世璋教授分享,近幾年政府提倡環保觀念,民眾紛紛自備免洗餐具、環保袋,隨手關燈、省水;但只要某些非法團體私自濫墾山地、超抽地下水的行為,很容易讓這些努力功虧一簣。因此談到環境保育,便要思考「公義議題」:哪些行為對環境不義?哪些人願意站出來,為正確的信念發聲?

 

另一方面,也可從「悲憫」的角度著手。根據統計,全台灣在疫情來襲的前一年,出國人數高達1700-1800萬人次,比起他國而言屬於相對富裕國家,但問題是,有大多數的能源,都是被富裕國家所消耗,而這個苦果,則要由許多弱勢族群、較貧困的國家來承擔。

 

我們的基督信仰是以「利他」主義為原則,不以個人既得利益為主,而是將手伸向更多有需要的地方,談到環境保育,不是只有我們自己生活過得好、沒有破壞環境就夠了,基督徒必須要有悲憫的心腸,去控制自己的物質慾望。」許教授說。

 

隨著科技日益進步,節能汽車、冷氣和電動車相繼推出,若把省下的能源留給更需要的族群或地方,而非單顧個人利益與享受(如:把節省的資源用在其他消費上),才能夠真正促成環境保育。

 

許教授說,「不要把得到喜悅的這個慾望,建立在物質流動上,而是在愛的流動上。

 

我們是管家,不是老闆!

人類可能需要謙卑下來,聖經說,所有創造物都是神聖的,我們是管家,不是老闆!」長期研究自然生態的許教授分享,大自然充滿著奧秘,隨處可見的一個最低等生物,裡頭的細胞構造都超越現今的許多高科技,「我們要很謙卑,去捍衛這些神的創造。」

 

許教授提醒,我們可以這樣禱告:「主啊,求祢提醒我們不是老大,是管家;讓我知道如何去回應這些不公義的事,有智慧地為公義發聲!」持續禱告,讓環境保育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落實在每個人的心中。

 

教會要成為接觸眾民的平台

訪談最後,許教授特別提到,若基督徒開始關注公共議題,會發現一些有理想抱負,但不會主動接觸教會的族群,他們也許認為教會不會關心外界世界,或沒有相應的作為;若基督徒可以接觸這個族群,不僅能看見人的需要,更能與人談論基督信仰,教會要成為接納眾民的媒介與平台。

 

太魯閣號報導彙整》今日報帶您追蹤事件發展,一同為台灣禱告

 

精選要聞》

「林叨囝仔」陳珮芬喜懷第「六」胎 破除擔憂,喜樂分享:神會供應我們!

跟隨耶穌要付上什麼代價?

見「肌肉無力症」父親在天堂微笑 她傳承甜點「DNA」,開店盼帶下祝福!

立刻加入今日報LINE,熱門文章一

 

我是基督徒,我支持基督教今日報》立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