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如果你也常常對人際、情緒、環境「太有感受」,你可能是高敏感族群!據統計人群每5個人中就有1個是高敏感族,高敏感是好還是不好呢?該如何與這樣的自己和平共處呢?

麗萍剛從公司聚會回家,身心都徹底疲憊,耳邊卻迴響著同事在她離去時的耳語:「又要提早走喔…」、「大忙人耶!」、「不要掃興啦!」

 

麗萍幽幽嘆了口氣,她也期待跟大夥打成一片,但人際相處讓她感到疲累,她需要大量時間獨處充電,卻也常為無法達到身邊人期待而情緒低落,好像捧著一顆易碎的玻璃心,她也不喜歡這樣的自己,然而,真的是她的問題嗎?

 

如果你也常常對人際、情緒、環境「太有感受」,你可能是高敏感族群,據統計人群每5個人中就有1個是高敏感族,高敏感是好還是不好呢?該如何與這樣的自己和平共處呢?

 

社會文化價常常不自覺對人貼上各式標籤,「主動積極、活潑外向」常被標籤為「相對有價值的」,而像麗萍這樣看似內向敏感性格的,則較多負面評價。「高敏感」族常被貼上「優柔寡斷」、「多愁善感」、「想太多」、或甚「神經質」。

 

高敏感在過去是負面的代名詞,在《高敏感是種天賦》一書裡卻娓娓道出高敏族人的特殊天賦,艾融博士的研究顯示,「高敏感族不只比一般人容易感到驚恐,也比一般人更敏銳地感受到喜悅,是天生擁有特殊才能的一個族群。」

 

若要能轉換看待自己的眼光,首先必需學會自我理解,才能讓敏感天賦成為一種上天厚待的恩賜而非攪亂平靜心弦的芒刺。

 

接收外界的雷達全開 容易造成過度負荷

高敏感族天生與其他孩子不同,容易因環境的不同而有激烈的反應,他們比一般的孩子更全面的接收外界訊息,因為雷達全開,導致很快便感到負荷不來,影響表現。

 

高敏族與感受他人情緒的「共情」能力特別強,若在成長過程中,常因缺點被指責或因表現而感受他人失望,容易讓孩子對自己產生錯誤認知,例如:

 

「我是麻煩製造者?」

「我是不是不夠好?」

「全是我的錯?」

 

這樣不斷內化的負面認知,會成為他們敏感的傷疤,作者伊麗絲.桑德表示,低自尊心與高標準為互補關係,因著負面認知,他們常為自己設立高標準,認為唯有達到標準,才不會讓人感到失望,才有價值,也才得值被愛。

 

但也因過度要求完全,常陷入現實與理想差距的失落裡,造成自我價值感低落,為了贏得認同,只好更加鞭策自己、至死方休,造成不斷的惡性循環。

 

降低高標準 真愛不是因為我們完美才留下

伊麗絲.桑德說,破解惡性循環的關鍵就是降低標準,打破自己的規則。

 

高敏感族群內心有個信念是,唯有我做得完美,才值得被愛,但若持續堅持極度高標,內心遲早耗竭。但若開始降低標準,不免擔心,原本身旁的人是否會離開?伊麗絲.桑德鼓勵,慢慢來,先從降低一點點開始,的確會有人因此離開,但真心愛我們的人,仍舊會留下。

 

例如之前總會答應幫同事完成工作,試著回應:「好,有餘力我可以幫忙,但我必須先以自己手邊的工作為主喔!」當開始打破過去為自己銬上的枷鎖,新的體驗會成為繼續下去的動力,相信即使沒有達到自己或他人期待,自己依舊是值得被愛

 

放過自己 生命才有機會展現最美的模樣

環境與他人對自己的解讀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唯一能掌握的其實是看待自己的眼光,敏感特質要成為毀滅或建造,端看是否學著接受自己的獨特、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即使沒有達到自己設下的標準也不要緊,最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又多認識了自己,也享受了與人的美好關係,當心靈真正得到自由,生命才有機會展現最美麗的模樣。

 

(文章授權/果子傳媒)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