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作者/蔡頌輝)

這個時代,真真假假是已經越來越難分辨了!看看電影,如《2012》和《阿凡達》,明明是假的,看起來卻完全像是真的。真真假假,若純粹只是為了感官享受絕對是好事,超過這個範圍可能就會帶來極大的危害,諸如假藥、假奶粉、假鈔…嚴重者可以奪命。要是真真假假發生在信仰裡,不但會毀了今生,還會毀了永恆,更可怕的是,這種似真而假竟然屢見不鮮、俯拾皆是!

你是聖經中《兩個兒子的比喻》的哪一個?

到底什麼是真信仰,什麼是假信仰?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現在的信心是真的?耶穌透過所說《兩個兒子的比喻》提供我們幾個非常重要的判斷標記。耶穌提到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他對大兒子說:「孩子,你今天到葡萄園去工作吧。」大兒子說:「我不想去。」但後來卻改變主意,就去了。父親又照樣去吩咐小兒子,小兒子說:「父親,我會去的。」後來卻沒有去。

小兒子的反應會令父親感到高興,可是卻沒有表露出誠意,表面是聽話的人,實際上卻不是;反之,大兒子可能會讓父親感到不悅,可是實際上卻聽從了父親的吩咐,並給予父親的葡萄園帶來實際的幫助。故事的資訊很清楚,「有價值的不是口頭的應允,而是實際的行動」,真信仰不可能只留於口頭認信,它必然有相應的行為。

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大兒子在拒絕父親之後懊悔,而小兒子又會在答應之後毫無行動呢?雖然筆者不敢將以下的解釋絕對化,但我想是符合一般常見的心理現象。生活中,偶爾別人向我們發出某個要求或邀請的時候,我們當時或許馬上想到一些困難或不方便的因素,便當面拒絕了,之後心裡有一股不安感,腦海一直浮現對方被拒絕時失望的表情或語氣,於是開始反省自己剛才的決定是否合理,並考慮自己改變決定的方案,後來覺得可行就回心轉意了。

有時候情況正好相反,別人向我們發出要求或邀請時,我們很爽快答應了,這種情況往往最容易忘記。記得我曾從一份雜誌上讀到一句話至今仍忘不了:「輕易答應的事最容易忘記。」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經歷到這句話的真實。我太太常會透過電腦對話,從家裡交代我幫忙做一些事:「請幫忙我把洗衣機開動一下、請幫忙帶一些水果回家、請幫忙我轉告某某人…」我通常都以「喔」一個字來回應,但經常沒有做到。

換句話說,一個人是否馬上回應,反映出他是否認真對待某個要求或邀請。這些表現在生活中反映出一個人的誠信和品格,在信仰上當然就更嚴重了。在實際的經歷中,口頭認信的人,總是比擁有實際行為的人多。

說「阿們」就要努力行出來!

自從筆者前往韓國,發現很多會眾習慣在聽道的時候說「阿們」,這種現象在筆者的家鄉(馬來西亞)是少見的。很多傳道人喜歡這樣的會眾,因為這表示他們都認真在聽,而且贊同講員所講的內容。所以,當講員講到某些內容,會眾沒有按照他的預期以「阿們」回應的時候,他往往就會以疑問的問:「阿們?」這時會眾一定會回應「阿們」。這到底是真的認同,抑或只是「賞臉」就不得而知。

說「阿們」是表示同意,可是我發現很多聽眾在說「阿們」的時候根本沒有認真聽到,也尚未分辨台上的資訊是否合乎真理,他們的反應只是一種習慣性行為,抑或只是聽到一些合他心意的內容罷了,很多強調委身、奉獻、為主受苦等內容的資訊,不見得有多少人「阿們」。

真正的「阿們」不單單是用口說,而是用生活去體現的!那些大聲「阿們」而生命沒有成長的人,就是比喻中的小兒子。另外有一些人,他們聽道的反應或許不太大,那可能是因為他們不敢隨便回應,乃先進一步反省這些內容的真實性和重要性,並在生活中謹慎地落實出來。

下次說「阿們」之前,務必三思;說「阿們」之後,一定要努力行出來!

他(大兒子)說:「我不想去。」但後來他改變主意,就去了。…小兒子說:「父親,我會去的。」後來卻沒有去。(馬太福音21章28~30節)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