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豎立於瑞芳街上的「愛之餵神蹟餐廳」,牧養並協助許多有需要的人,也是很重要的福音站口。(圖/愛之餵神蹟餐廳網站)

瑞芳「愛之餵神蹟餐廳」,與瑞芳靈糧堂連成一棟醒目景觀,裏面最美麗的風景正是充滿神聖的愛與美味。林瑞敏師母是這家餐廳的靈魂人物,她接受上帝呼召,堅持「給釣竿取代給魚」的牧養,照顧原住民、新住民、偏鄉的、弱勢的,生命的美好漸漸開花。

林瑞敏師母是家中第一代基督徒,回想自己國中小學時,住家對門住了一位從丹麥來的宣教士,身邊也不乏基督徒同學,當時卻感覺到他們的自私、驕傲,沒有見證,直覺討厭、反對基督。後來,遇到同寢大學室友是基督徒,才開始第一個契機。

當時大三的她,帶著數學的頭腦,修習通識課中,研討天主教神父所撰寫的《墮胎》一書,引發她與室友對於生命的「討論與爭辯」。她發現基督徒室友,始終相信人是神造的,並堅信不疑;反觀她自己,辯論理論一大堆,甚至嘲笑過耶穌是私生子,一切爭論點,她卻連自己都不相信。
林瑞敏師母及周學仁牧師總是笑口常開,愛裏牧養,喜愛孩子圍繞身邊。一如主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圖/林瑞敏師母 提供)
舉手決志  竟成為一生的轉機

1981年12月,她受邀參加學校團契舉辦的福音佈道會,正好講到人從哪裡來,要往哪裡? 人難道只有一輩子嗎? 她一聽,剛好解答心裡的疑惑,相當受感,但又覺得不能背祖。不敢舉手。突然,聽到台上牧者第三次說:「我再問最後一次,是否把握機會,決志成為基督徒?」


她心想,反正明天不來了,就舉起手來!

她的基督徒室友驚喜的看著她。她也沒想到這一舉手,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基督。隔天,竟推掉原先安排好的聚餐飯局,她繼續參加聚會,渴慕要到神的面前來。

 

林瑞敏決志成為基督徒後,開始渴慕讀聖經。立刻進入寒假第二屆的青少年宣教事工,她很天真單純的以為,受洗歸入主名後,就要全職事奉。雖然她根本不懂什麼叫做服事,也還不認識其他的牧者或弟兄姊妹。

 

她參加台灣恩惠國際神學院的訓練課程時,明顯聽到上帝呼召,要她去祝福東部的長子,她放在心上並求神帶領,持續禱告尋求。沒想到即將畢業之際,竟遇到原住民牧者問她,是否願意進入原民的服事,她就一口答應了。

從2011年開始,她持續前往原住民原鄉部落事工,到花蓮、台東陪伴她們訓練師資,為青少年開辦營會,免費讓貧困的偏鄉孩子認識神聖生命。由於偏鄉部落,物質環境缺乏,她總是帶著鍋碗瓢盆及各樣物資、道具教材等,前往部落,台東加拿村布農族部落、花蓮原鄉部落、南澳泰雅族等都有她們的足跡。

 

連續10年來,一直陪伴到原鄉建堂為止。細數歷程,林瑞敏滿滿的喜樂。她帶著弟兄姊妹,用「施比受更為有福」的觀念,每天奉獻小小的奉獻款,長期累積奉獻2 、3年之久,而能一同有分原民的建堂,同得獎賞。

左上:餐廳內的一杯飲料,都充滿他們的用心。右上:愛之餵神蹟餐廳內空間寬敞,可隨時調度使用,林瑞敏師母與其他員工一起追求牧養並研討。左下:餐廳空間可靈活調度,不定期安排講座,林瑞敏師母及周學仁牧師仔細聆聽。右下:餐廳入口處,設置可愛盆栽擺設。如同在這裡,生意盎然並提供美味及福音。(圖/林瑞敏師母 提供)

她的第一杯咖啡,賣了1,000元

咖啡店,一直是林瑞敏小小的夢想。瑞芳靈糧堂本就是三層樓的建物,她想改變福音朋友對於教會,總是硬梆梆的宗教觀念,另一面,餐廳也可成為社區的連結中心,彼此福音交誼、接待弟兄姊妹或慕道友時,也能成為合適的據點。最重要的是,「愛鄰」關懷在地的許多人,輔助辛苦的家庭及清寒的學生,帶進生命及希望,正是最有價值的。

 

她憶起周神助牧師曾說的,「教會的復興不是大城市的會堂建立,偏鄉地區若沒有教會被建立起來,就不叫復興。」她非常同意這句話。深入偏鄉又見到處林立的廟宇,深覺上帝的憐憫事工,定要在這地建立起來。


神憐憫的祝福下,她在瑞芳開始從小小的咖啡做起,第一位客人是來自香港的同工,非常支持她的理念,賣出第一杯 1,000元的咖啡,就此踏上開創愛之餵神蹟餐廳之旅。

她因服事瑞芳偏鄉精神障礙朋友多年,深知憂鬱、躁鬱症及亞斯伯格症者,抗壓性較低,難再投入社會工作,故開設瑞芳「愛之餵神蹟餐廳」,提供工作機會,跟教會全職同工配搭,平日經營餐廳,有時成為聚會場地,每月還有一次福音餐會。

 

進一步,也在瑞芳美食街開咖啡廳「半旅咖啡」,鼓勵青少年團契核心同工留在瑞芳,門訓多位年輕人,期許將來至各地宣教時,可運用開餐廳策略,接觸鄰居,成為福音據點。以咖啡為媒介,盼望將神的祝福、恩典,帶給尋求祂的人。
 

偏鄉需要福音  用萬般的智慧傳遞
來到這裡工作的,有精神障礙朋友,也有新住民。有一位印尼新住民嫁到台灣,腳不方便又長期忍受家暴,連婆婆都支持她離婚。當初,她只能帶著孩子在學校當志工,帶著剩餘的營養午餐回家,一天過一天,不知道前方的道路在哪裡?

後來,來到愛之餵神蹟餐廳,憑著不錯的手藝及工作,漸漸的生活穩定,也找到生命的成就,慢慢攢了一些錢。林瑞敏心疼的說,她像苦守寒窯,18年後,才第一次帶著女兒回印尼娘家探望。終於能回家一趟了。

 

另一位單親媽媽,帶著情緒有障礙的孩子,不斷轉學,連安親班都不肯收,因孩子一遇到挫折就自殘,老師都很怕。這位單親媽媽第一次參加幸福小組,林瑞敏師母不認識她,因著聖靈感動就對她說:「上帝要告訴妳,這不是妳的錯。

單親媽媽立刻痛哭失聲,淚流滿面,這一句話帶給她長久以來莫大的安慰。後來她帶著孩子一同來到教會,領受上帝的愛,孩子的情緒也改善很多。

 

「偏鄉地區,好多家庭真的都好辛苦!」林瑞敏師母哽咽的說,偏鄉家庭隱藏著許多無奈苦楚,有的是精神障礙、情緒不穩的,也有長期臥病、失親或單親的弱勢邊緣人,物質與心靈都非常貧乏。她以愛之餵神蹟餐廳為據點,專責牧養教導需要的人,神夠用的恩典及「不給魚給釣竿」的信念,支持她直到如今。

當然,餐廳經營也不時遇到有愛心的店家廠商,自願教導的五星級飯店的廚師弟兄,社會團體等,都紛紛提供幫助與機會。即使經歷疫情期間,她們仍能以年菜團購、便當外賣、外燴或簡餐等,繼續經營。

林瑞敏很感謝神,恩典豐滿讓這裡成為家,成為職業轉介所,成為課輔安親,成為年長者讚美操的中心,成為資助清寒青少年的避難所。願上帝祝福的手不停歇,用福音拯救偏鄉,更加擴張於全地。

 

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以弗所4:28

開朗明快的林瑞敏師母與周學仁牧師全家合影。右上:她也設立「半旅」咖啡經營模式,鼓勵青少年團契核心同工留在瑞芳,期許將來至各地宣教時,可運用開餐廳策略,以咖啡為媒介,傳揚福音。(圖/林瑞敏師母  提供)
 

精選要聞》

疫苗來了15萬劑莫德納今抵台 專訪第一線疫苗研發及檢

是診所也是社區教室! 疫情升溫後赴前線支援,鄭仁信醫師:關鍵時刻的抉擇考

香港抗癌歌手李明蔚挺9年療程5月安息主懷 「雖魔鬼會攻擊我,但路上都有天使

在今日報的感動,想讓您知道》點此奉

 

立刻加入今日LINE,熱門文章一次看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Ap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