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全國禱告網絡潘牧迪傳道以以色列人的歷史脈絡,分享持守神約的心志。(圖/屏東靈糧堂Youtube)

5月份的屏東城市祭壇─青年轉化祭壇中,全國禱告網絡潘牧迪傳道以「因約站立」為題,從以色列百姓的歷史遭遇,演一台戲給世人看,在我們知道自己的身分及特殊的揀選之後,接下來要擁有怎麼樣的心志。

潘牧迪傳道以被神揀選的以色列民族為例,透過以色列民族的歷史來看「上帝的原則」,以及這群有「約」的百姓如何被帶領。

 

出埃及時期

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經歷一場偉大的救贖後,在曠野中沒有水、食物,雖然開始抱怨,甚至悖逆,但他們還是繼續往前走。他們不順服嗎?但他們沒有人脫隊或是往回走,他們繼續往前走。

 

倘若他們沒有繼續往前走,神的約就沒有了。悖逆需要被處罰,抱怨需要被處理,生命需要對付,但「約」不能被放掉。潘牧迪傳道說:「出埃及記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我們在跟隨神的時候,我們有很多悖逆、不合神心意的地方,我們需要被對付,但是不要忘記了,我們要繼續往前走。」

 

歐洲中世紀宗教迫害

以色列王國遭亞述帝國擊敗後,猶太人開始在歐洲大流散,到了中世紀(5世紀到15世紀),猶太人在許多國家安定下來,開啟自己的生意。「猶太人不走了,仇殺就追上來。」潘牧迪傳道說,因宗教的原故,整個歐洲社會開始仇視猶太人,更傳言猶太人很貪婪、放高利貸,甚至會吃小孩。

中世紀的宗教迫害,許多猶太人遭到逼迫殺害,然而越在急難時,猶太人更是緊緊抓住與神的約。(圖/shutterstock)

當迫害來到,猶太人會更內聚,更看重自己的文化,會回到與他們立約神的面前。猶太人有一句禱告文「shema」,是每天都要背誦的:「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Shema Israel Adonai Eloheinu, Adonai Echad… Ve ahav ta et Adonai Elohecha b’chol livavcha o vechol nafishcha  o vechol meodekha.)

 

當時有位猶太人拉比阿基瓦拉,在面臨公開刑求與處決時,正好碰上背誦Shema的時間,拉比的學生問,這時候還要念shema嗎?拉比說:「我之前教導你們什麼是『盡性』,就是『就是即使神取走你的性命,你都要愛你的神』,現在就是實踐的機會,難道我不實踐嗎?」說完,開始背誦經文,直到斷氣。

 

潘牧迪傳道說:「這段歷史訴說,我們怎麼看他們(猶太人)面對上帝。神不斷提醒他們『約』,這個約包含了土地(應許之地);中世紀時,當百姓不走了,想要停在這裡,仇殺追上來,他們忘記這個應許裡面,還包含了土地。所以神要猶太人記得這個『約』,也因著迫害,『約』更根深蒂固地扎在他們心中,『約』也是猶太人生命的核心。

 

二戰時期納粹大屠殺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整個歐洲展火綿延,但特別的是,這場戰爭打到最後,竟然是針對猶太人,好像希特勒的崛起,本來要征服全世界的人,竟演變成在追殺猶太人。從歷史的脈絡來看,只能說是個屬靈權勢在追殺這個民族。

 

在整個歷史當中很矛盾,神偉大的計畫在這其中,仇敵仇殺的權勢也在追殺,因為這群百姓漸漸忘了「約」,忘了應許,忘了土地,也漸漸忘了身分。

 

在集中營被屠殺的季節中,猶太人想起了大衛之星;在急難之中,這群看似悖逆不忠心的百姓,心裡又再次喚醒對神的忠心。雖然有些猶太人在集中營中,可能對神感到灰心,認為祂不再垂聽禱告,但他們離開集中營後,仍會謹守他們的信仰。

在集中營被屠殺的季節中,猶太人想起了大衛之星,在急難之中,這群看似悖逆不忠心的百姓,心裡又再次生對神的忠心。(圖/shutterstock)

就如有位猶太人禱告:「主啊,我們這些猶太人是很悖逆,但你可以去找看看,全世界哪個民族,受了這些對待之後,還會緊緊跟隨祢的呢!受了出埃及在曠野的過程,受了中世紀裡被迫害的歷程,受了二戰期間被大屠殺的歷程,至今為止  仍有許多荒謬不合邏輯的破壞,哪個民族仍會緊緊跟隨祢呢!」

 

「『約』人是守不住的,但是我們要有一顆謹守、守約的心。」潘牧迪指出,歷史告訴我們,猶太人的神觀,是他們看神為神─即使祂可能不聽某些禱告,是嚴厲的。而我們的神觀呢?我們若看神為許願池,為單純的隨扈,很可能過於偏差。

 

大流散時期的猶太人,逐漸忘記自己的身分及地位,忘了這個民族的命定及選召,歷史用了極大的記號(大屠殺)告訴全世界,也告訴這群被選的百姓「你們是誰」。潘牧迪傳道認為,這個大計劃是上帝所允許的,也是魔鬼所使用的。

 

他們記起來自己的身分;透過歷史的黑暗與邪惡扭曲,他們聚在一起,他們決定要回到應許之地,所以上帝運用歷史的演進,讓這群猶太人回到約的位置,讓「神、土地、約、百姓」四個合在一起,這是近代以色列呈現給世人的印證。

 

藉著不完全的百姓,些許的堅守,成就了「約」的大能

「就信仰某些層面來說,他們(以色列百姓)不是很好,至今仍有大量的猶太人否定了耶穌基督。」潘傳道指出,就是因為他們不夠好,所以我們才能看神的信實,與約的美好;近代的以色列,很多的祝福、昌盛、保守與能力,在他們中間,讓人看見神所立的永恆不變的亞伯拉罕之約,是多麼地豐盛及偉大。

 

以色列百姓走過的成長:過去的生命→異教之風→悖逆的生命→近代的考驗

潘牧迪傳道在研究以色列時發現,基督徒神觀與以色列人神觀很不一樣。許多基督徒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個放棄的,竟然是上帝;而猶太人到最後仍不會放棄的,就是上帝。

 

面對疫情,很多的宗教儀式、聚會方式、敬拜方式改變了,這也在試驗基督徒對神真實的感受與追求,內心中有沒有生出一個追求神的「固執」。當急難來臨的時候,我們的生命一層一層被撥開、檢視;現在,就好像宗教那個層面被拔開,檢視我們內中的渴慕還有沒存在。

 

「曾有牧者提醒,疫情的恐怖,不在於是否能實體聚會,而是當疫情過去後,大家回不回得來。」潘牧迪傳道說,這已經不是疫情或器材的問題,而是「人心」的問題─當我們習慣直播,習慣不用聚會的方便時,我們裡面的渴慕是不是也越來越消極呢?

 

潘牧迪傳道提醒:「當我們說,這樣的世代越來越像末後的世代時,『緊緊抓住神,更深地渴慕神』是我們最後得救贖的記號,但是很多時候內心的軟弱使我們忘記了;因為我們錯誤的神觀,因為我們沒有堅守約的心志。」

 

近代以色列也面臨到一場仗,就是世俗化

以色列完成了土地歸回,碰到最大的敵人,不是外在的威脅,而是內在的「世俗化」。潘牧迪傳道指出,我們也在面臨世俗化,就如全國禱告網絡這幾年在探討的「希臘化」、「後現代主義」等,這已經不再是外顯的偶像的權勢或仇敵的作為,而是我們內心思想裡面,非神的錯誤思想、價值。

 

他說:「我們求自己的國和義,我們要信仰生活化,但不要上帝介入我們生命來管制;我們很自私,仍舊把神當作祝福的管道;我們只要祝福,把神當作阿拉丁神燈;我們希望我們禱告蒙應允,把神當作工具。」

 

結論

以色列百姓像一台戲,演給列國萬邦看,看因著神與他們立的約,他們有現在的保守,有神做他們最大的後盾;但我們也看到,當中許多人忘記了「約 」,不想走了,逼迫就會來到,但當他們想起來時,仍會繼續往下走。

 

我們也看見,就是以色列百姓的軟弱之處,而顯出神的約的美好;而我們也不夠好,但若我們有持守這分約的忠心,那美好的約也會在我們生命當中,顯出祂的大能

 

而屏東,過去有個和平之約─南岬之盟,於此知道屏東這個城市是有「約 」的,我們要成為守約的百姓,我們需要更深地被神來裝備,要有全新的神觀─是到最後也絕不放棄我們的神。

 

信息最後,潘牧迪傳道鼓勵基督徒,起來認真對付我們可能偏差的信仰觀,回到真理裡面,成為守約的百姓,他說:「不是我們選擇了神,是神揀選了我們;神的子民是要來成為祭司,站在對的位置上,看見國家與社會的不容易。這些是政府要來負責嗎?是祭司。聖經裡面一直用真理來告訴我們,祭司若不回應,這國家與百姓就會遭遇困難。」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