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11日下午,希望之光舉辦線上六月聚會,「台灣走出埃及輔導協會」副秘書長翁嘉瑋以「上帝教我走出埃及」為題,分享個人生命故事。(圖/線上聚會螢幕截圖、shutterstock)

現任「台灣走出埃及輔導協會」副秘書長翁嘉瑋,分享其生命故事,「我是嘉義人,在台南念過二專,而如果要談更多台南回憶的話,是我同性戀生活的那段日子,台南充滿了我過去的影子。」

「很希望能有更多人,一起來關心同性戀者,他們就在我們身旁,非常靠近。而我相信真正感動人心的工作,都是在陪伴中發生的故事。」

 

現任「台灣走出埃及輔導協會」副秘書長翁嘉瑋以「過來人」的身分侃侃而談,表示協會未來將以更輕鬆的「聊天室」方法,分享同性戀者的心路歷程,幫助教會了解其需要,好好談論相關議題,因為這已是世代的顯學。

 

因霸凌躲進異性群體,性別認同悄悄轉變

翁嘉瑋出生於美滿的家庭,有四個兄弟姊妹,身為老么的他,有一個年長一歲、聰明伶俐的哥哥,優異的表現總符合父母的期待,翁嘉瑋在無形的比較中,感到自卑,總認為自己要像哥哥一樣,如果沒有,可能就不被喜歡。

 

小學三年級,翁嘉瑋進入人生第一個低谷。他轉學到新學校,第一天就被男同學霸凌,讓他害怕到不敢上廁所,直憋尿到回家。他說:「這是我人生中很難堪的時期,覺得世界很危險。」為了保護自己,他躲進女生群體中。

 

翁嘉瑋說:「男生們對我的取笑,太難承受了,雖然我也沒有完全被女生接納,但她們至少會讓我跟著玩;久而久之,我的思考行為,開始有了變化。」一次,姑姑打電話到家裡,聽到翁嘉瑋的聲音卻以為是姐姐,那時,翁嘉瑋才意識到:「我怎麼會變成這樣?」

左圖為講員國中時期。現任「台灣走出埃及輔導協會」副秘書長翁嘉瑋,以「過來人」的身分侃侃而談;近年來,他除了服事第一線有需要的弟兄姐妹,也回應專講的邀請,幫助教會了解如何關顧同性戀族群。(圖/線上聚會講師投影片 截圖、本報資料照片)

 

我是誰?打開了秘密,發現歸屬?

翁嘉瑋的內心開始翻攪著,不只因為與哥哥的落差,更發覺自己不像一般男生,喜歡著芭比娃娃類的遊戲,他不斷自問:「我到底是誰?不像一般的男生,但女生又說我是男生。」擺盪中,身份不定,也造成其很大的自卑感。

 

他比喻,自己好像拿了一副牌,每一張都從別人手中拿來,卻完全整理不出所以然。國高中時,開始對「性」產生好奇的他,在書店翻閱了《金賽性學》,當讀到「同性戀」那一章時,他心裡十分悸動,彷彿看見了自己的歸屬。

 

他於是回家把門鎖好,偷偷輸入關鍵字「同性戀」搜尋。進到圈子中,他發現在這裡,人們很多故事、背景和感受相似,不禁激動地想:「我終於可以脫離搞不定自己是誰的想法了!」他十分開心,也投入地越來越深。

 

翁嘉瑋嘗試和一些人交往,也開始為同性戀群體發聲,但也漸漸地意識到,原來同性戀者彼此之間,還是有這麼多相異與瓜葛。談性愛分離時,好像愛著彼此,卻又用很多不成熟的行為互相傷害。

 

跌入色情的框框,與人疏離的性幻想

一次,翁嘉瑋燙了漂亮的頭髮,去了常去的夜店。同樣的場景、朋友,卻因為自己的外表,很多人突然親暱地靠近。他說:「那天,我行情特別好,感覺很好但也很困惑,一直想他們到底喜歡我什麼?」他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塊肉,人靠近並非想了解自己,只是因為那一天他頂著漂亮的髮型。

 

那天起,翁嘉瑋心中充滿更多複雜的感受,也搞不定自己的情感,很難想像有一天自己能和一個人廝守終生。他便放任自己,流連在色情網路中,他說:「因為就不用去面對人,不用和人互動,慾望很容易釋放。」他跌入很深的幻想,人際情感變得淡薄,和現實有很大的抽離。

 

日復一日,他沉迷在色情裡,越來越孤單,也越來越恐懼人。他說:「我白天一個樣子,晚上一個樣子,有一份越來越好的工作,但卻一直擔心自己會不會得性病?會不會交不到朋友?」因此,他跌入色情的陷阱中,深受其綑綁。

沉迷色情網路中的翁嘉瑋,跌入很深的幻想,人際情感變得淡薄,和現實有很大的抽離,即使有一份被看好的工作,卻對自己雙面人的生活充滿擔憂懼怕。(圖/shutterstock)

 

網海中,拋來了一根浮木

直到他二十六歲時,某天正流連在網路上,突然收到一個香港人丟來的訊息,對方問:「台灣有什麼好玩的?」兩人在攀談中成為了朋友,翁嘉瑋也在對方與女友抵台時擔任地陪,並進一步認識到,對方是位基督徒。

 

有天晚上,對方問他為什麼還沒有交女朋友?他心想,反正距離遙遠,就說實話好了,便坦承是一個同性戀者,沒想到對方也坦承自己有類似的背景,讓翁嘉瑋第一次知道:「原來一個男同志,可以不用過著同性戀的生活。」

 

翁嘉瑋非常好奇對方怎麼辦到的?他給了很簡單的回答:「你要認識耶穌基督,只有耶穌基督可以幫助你。」第二個就是,對方建議他要去「台灣走出埃及輔導協會」。也因著這位香港友人的介紹,翁嘉瑋被邀請到教會小組。

翁嘉瑋說:「神奇妙的帶領,讓我不得不相信祂的愛,而教會弟兄極大的接納,重建了我是個男生的看法,帶來了寶貴的醫治。」(圖/線上聚會講師投影片 截圖)

 

基督徒生命有不一樣的光彩

第一次進教會的翁嘉瑋,看著大家禱告,只覺得像在對空氣講話,可是小組員在工作上的分享,卻深深觸動了他,發現基督徒生命怎麼如此與眾不同?

 

對他來說,工作的理由就是有飯吃,但基督徒卻認為「工作是上帝的託付」,是發揮生命影響力的管道,也吸引著他下個禮拜要再來聽聽看。

 

翁嘉瑋說:「這『聽聽看』的心態,連聽了好幾個禮拜,和大家建立起關係,也開啟了我不同的的生活方式。」後來,他也去做義工,陪伴弱勢家庭的父母,體會到生活可以不只是以前的樣子。

 

但他也開始面對信仰的挑戰。在認識到有這一位神後,自己要不要跟隨祂?對翁嘉瑋來說,這決定不容易,但想:「就給自己兩年的時間,沒有改變,最差也只是現在這樣。」於是,他決定相信神、跟隨神、進入曠野。

 

翁嘉瑋說:「神很大的祝福在我身上,第一就是教會小組。」過去因霸凌遠離同性友誼的他,在弟兄團契中重拾了這份同儕關係、學習重新建立男女間的界線,「這群弟兄,重新建立我是個男生的看法,極大的接納與鼓勵,帶來了寶貴的醫治。」

黃色圈是受同性吸引者,不管有沒有表明為同性戀,黑色圈則是有同性性行為,但卻不是同性戀,情況多發生於軍中、監獄或在球隊,藍色圈則是接受自己被同性吸引,也定義自己是同性戀者、過著同性戀生活,紅色圈則不見得是同性戀者,而是因認同而參與在同志運動中。(圖/線上聚會講師投影片 截圖)

 

神的愛超乎人的想像

翁嘉瑋也開始認真地思考信仰,幾次禱告蒙應允、與神親近的經驗,不斷地更新他的世界觀。他也開始讀聖經,知道上帝對同性戀的看法,所以他也真誠的向神發問:「祢造了同性戀嗎?」但神沒有即刻回答他,只是很深也很簡單的讓他感受到:「不管你是不是同性戀,我都很愛你。

 

慢慢地,翁嘉瑋開始分辨出,神的價值觀和世界價值觀的不同。他說:「世界教我們『用行為定義自我價值,再定義身分』,如果我喜歡同性,就是同性戀,如果行得好,就是好人,如果考上台大,就是資優生。但上帝的價值觀,和世界完全顛倒。

 

從真正的身分,帶出相稱的行為

他進一步解釋:「早期,我每次禱告,上帝總回應我『孩子,你知道我愛你嗎?』,好像我的身分才是最重要的。而神用盡一切,只想讓我知道:我單純就是祂的孩子,祂並不用行為定義我。

 

在神的愛中,他逐漸認同自己是屬神的兒女,才進一步思考:「我需要選擇與我身分相稱的行為。」

 

翁嘉瑋坦承,最後一場戀愛是在信主後談的,他明白上帝要他交託情感,他說:「真的很難,我第一時間回答不了上帝,可是我花時間默想:如果不走過去,怎麼知道前面是什麼呢?」經過了一段時間,他告訴神:「好,我願意放下,我要跟隨祢,繼續往前走。」

(圖/線上聚會講師投影片 截圖)

 

我們都在「受吸引」的爭戰中

幾年前,翁嘉瑋聽到一個新名詞叫「受同性吸引」,是一位陪伴同性戀的牧者的領受,對方認為用「受同性吸引」來取代稱呼同志、同性戀、LGBT(同志群體的總稱)或多元性別者會更好,因為大家都是受吸引的人,只是吸引對象不同。

 

吸引的狀態可能是好或不好的,每個人都在對付自己的私慾、軟弱和驕傲,同志或LGBT是政治上的名詞,同性戀或同性性傾向則是心理學來的,有「天生」的意涵。但他認為單純看成一種狀況,不要定義,其他的就交給神。

 

翁嘉瑋明白了,原來過去執著於「定義身分」的意圖,其實既無定論又容易陷入沮喪,受限於社會名詞的框架,拿不定自己是男生或女生?同性戀還是異性戀?

 

但回到救恩中,從單純的狀態來看,他和每個弟兄姊妹都一樣,都在面對自己的軟弱,也在其中努力著,不用看自己過於卑微,或罪大惡極。

教會需要好好談論「同性戀議題」,用真理與知識在愛中關懷,這已是世代的顯學,須坦然並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圖/線上聚會講師投影片 截圖)

 

放眼於真正的盼望:成聖、復活的新生命

一路走來,翁嘉瑋非常感謝弟兄小組,大家不分彼此,坦承情慾的軟弱,讓他在團契中不斷更深地被堅固:「我是神的孩子、神家裡的人。」

 

但有段時間,他仍困擾於「為什麼我非得受吸引不可?到底要多久?」後來,他讀到袁幼軒的書,理解到,原來每個人都在承受墮落後的環境與壓力,現在,都不是起初神造我們100%美好的樣子,所以每一個人都需要神。

 

他說:「同性戀並非我的身份,但『受同性吸引』是我當前的狀況,什麼時候會如何改變?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在神的手中。」歲月如此長久,哪一天才能看見改變呢?

 

上帝開啟他的眼界,看見力克胡哲,並問他:「他的生命豐盛嗎?為什麼我沒有醫治他呢?」

 

看見沒有手腳的力克胡哲,在信仰中祝福了許許多多的人,翁嘉瑋才發覺,那「沒有醫治,就得不到豐盛的生命」的想法其實是錯的他說:「不在於現在是否得到醫治,而是有沒有力克胡哲的心志!」

 

在救恩的復活中,我們都將回到神創造最美好的樣子,等待的不是只有這一輩子而已,不在乎還有多少百分比受同性吸引?多少百分比受異性吸引?會不會結婚?真正的要追求的,是成聖。

 

愛的陪伴,才能打破體制化的奴役,賦予真自由

最後,翁嘉瑋用電影〈刺激1995〉中的著名台詞總結,一位被判無期徒刑的要角說:「監獄的高牆實在很有意思。剛入獄時,你會痛恨它,慢慢地,你會習慣它,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生存。這就是體制化。」同性戀的框架,就像這道奴役人的高牆。

 

翁嘉瑋鼓勵弟兄姊妹用放心、一視同仁的態度,與同性戀者建立友誼,無論是誰,都需要福音,渴望被愛、了解與接納。也勉勵,在我們期待同志朋友進到教會時,需同時理解「得到自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當人的生命還存在長久奴役的框架,必須用神的愛陪伴同行,才能看見對方經歷釋放,長出自由的翅膀。

救恩是每一個人生命的出路,而教會需同時理解,長久被同性戀框架奴役的同志朋友「得到自由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須更多用愛心與真理陪伴同行,才能幫助對方屬靈生命成長、獲得真自由。(圖/shutterstock)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