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左起依序The HOPE萬力豪牧師、新店行道會創會牧師張茂松、福音協進會夏昊霝牧師共同於ZOOM研討疫情下教會的出路。(圖/擷自疫情中網路特會-疫情下教會的出路ZOOM影像)

疫情下教會的出路在哪裡?今(15)日上午以ZOOM形式舉辦【疫情中網路特會-疫情下教會的出路】,由新店行道會創會牧師張茂松帶領,邀請福音協進會的夏昊霝牧師及The HOPE萬力豪牧師,聚集約650位眾多教會牧者,長老執事及全職同工參與,共同研討如何在疫情影響下,不再「懼怕網路」,正面迎擊,找出教會實際出路。

張茂松牧師開頭即表明,全球疫情來襲,就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看到有些教會應付不及,有點停擺;當疫情冷風吹起時,我們的教會是否能與樹幹緊緊相連?或是被吹落呢?

 

疫情,讓網路滲透化,影響了政經社會、教育、醫療、文化活動,甚至國際世界高峰會都網路化;當網路滲透率鋪天蓋地而來,教會的出路如何?

新店行道會創會牧師張茂松帶領下,湧進650人上線,共襄盛舉。(圖/擷自疫情中網路特會-疫情下教會的出路ZOOM影像)

福音協進會夏昊霝牧師提出,疫情下教會如何因應足不出戶的「藍星人」。(圖/擷自疫情中網路特會-疫情下教會的出路ZOOM影像)

後疫情時代  教會如何面對「藍星人」

夏昊霝牧師以活潑口吻,用一個創意「藍星人」來做開頭,定居藍星星球上的人,全面用高科技機器人代勞;與地球人不同的是,當藍星人一入住,就把門封死,成為永生居住於室內,無門可出的「御宅族」。


全台三級警戒以來,實體聚會「沒門」,教會必須進入居家在宅聚會;足不出戶的規定下,教會已陸續因應,將實體搬至線上。但,若仍只是單向傳講,使用直播,單方面的供應,能維持多久的新鮮度與參與度呢?

 

夏牧師,帶著大家從三面向來思考:

教堂》 是實體建築物,跟空間、距離有關,是實體聚會所需的場所。

聚會》 跟時間有關,必須安排眾人都可以時間來在一起。

教會》 是一群蒙召的會眾,是基督的身體,是可以在主裡同聚一處的肢體總稱;雖然時空不同,我們跟保羅、彼得都是在教會裡。

 

疫情打擊的,到底是神的教會?或是教堂裡的聚會呢?歷史中,黑死病也沒有阻滯福音的大能繼續傳揚,黑暗時期,仍有神的工作。教會牧者同工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如何配合神的行動,底下的羊群會何去何從?


以目前台灣教會結構來看,部分教會較為小型,網路設備也不足,或者「懼怕網路」,「零接觸網路」,其實都是學習適應的過程。

 

根據【福音協進會】統計500間教會問卷,線上聚會的調查數據都在上升。(圖/擷自疫情中網路特會-疫情下教會的出路ZOOM影像)

根據【福音協進會】統計500間教會的問卷看起來,線上聚會的調查數據都在上升。可見疫情,正在加速成型「不同以往」的教會。
 

夏昊霝繼續提出「教會5.0觀點」,鼓勵各地教會,無論現正處於哪一個階段,都可直接升級到5.0,也就是「門徒化教會」,重視個人與主的關係真實性,產生微型化生活化的教會。願眾教會都在疫情浪潮下,一起升級!

 

面對疫情帶來變動,需要問:你到底崇拜什麼?

萬力豪牧師也很敞開的交通,自稱對於疫情帶來的「變動」,也很不能適應,本身是喜歡按部就班、有秩有序做安排。對他來說,一切高科技的運用,其實都是在同工的幫助下,慢慢學來的,心理狀態其實也很害怕,不知如何面對現在疫情。

萬力豪牧師自稱不適應疫情帶來的「變動」,但神說,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更要深思,到底崇拜什麼?事奉什麼?(圖/擷自疫情中網路特會-疫情下教會的出路ZOOM影像)

他以自身經歷,鼓勵線上牧者們,心態很重要!他在禱告時,特別領受馬太福音6:25經文,「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

 

神提醒他,不要為生活擔憂。然而,正在擔憂的人,根本不想聽到這些話,因此馬太福音6:24又提到,「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瑪門:財利的意思)。

 

不要擔憂的關鍵,是我們到底崇拜什麼?事奉什麼?是從前成功的經驗,或是敬拜過去的盛況?需要靜下心來,聽一聽神給的呼召到底是什麼?若不會新的技術沒有關係,只要虛心學習,重要的是不要敬拜錯誤的神!

 

疫情下教會的出路,他提醒5個要點:

1. 預備長期作戰計畫》網路線上聚會不是短暫的,要為新媒體的常態化做準備。

2. 正確傳輸不須花俏》不要受別的教會影響,思考自身教會可行的。

3. 建立與神、與人的信任關係》牧者是不會被取代的,羊聽自己牧人的聲音。鼓勵牧者平常時要持續地牧養及關心。

4. 以平常心面對批評》無論如何安排帶領,都可能出現各種批評聲浪,面對反對或支持的聲音時,牧者該如何應對,要先預備好。

5.建立聚會的獨特性不需要copy抄襲別的教會,「抄襲」只是短暫戰術,不會是長久的策略,牧者必須找出自己的出路。

 

網路聚會最缺乏的是「溫度」

根據美國地區統計,Online線上聚會於3個月後才是真正的挑戰。因為,網路聚會最缺乏的是「溫度」。
 

新店行道會主任牧師張光偉率先回應說,「單向性」的線上聚會最好不要超過50分鐘。所謂單向,是指一人傳講信息、一個音頻敬拜詩歌等;聚會時間要比以前縮短,「聚會後」的互動討論,才可能形成「溫度」。
 

他說道,聚會掌握2大重點:

1、聚會節奏快

2、讓弟兄姐妹參與並留言,不一定有高超的科技或超炫的影音畫面,只要讓聚會好玩一點,牧者跟線上參與者互動更多一點,就能掌握聚會專注度。

比如:牧者可請大家在聊天區回覆「阿們或按讚」,或面對鏡頭比出手勢,適時掌握參與者的注意度,用很真實的面貌,增進彼此的親和度。

 

他也打趣地說自己「不受約束」的髮型、張茂松牧師特意蓄留的「肯德基爺爺鬍子」個人造型,都可以創造許多互動的話題,增加臨場感及「聚會溫度」。

右:新店行道會張光偉牧師打趣說自己「不受約束」的髮型及張茂松牧師蓄著「肯德基爺爺鬍子」(左圖),線上牧者用很真實的面貌,增進彼此的親和度及互動,可升溫線上聚會欠缺的「溫度」。(圖/擷自疫情中網路特會-疫情下教會的出路ZOOM影像)

平日時間也可運用LINE群組,不定時錄製簡短禱告詞,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天天放置於群組,供應屬靈養份,以關心到每一隻羊,維繫彼此關係,成為屬靈的父母或屬靈的遮蓋。

 

從兒童、青少年、青年上班族、家庭聚會,都可有各類型實行設計,包含:線上送點數、線上慶生、線上桌遊、線上接龍,線上一起吃午餐等,每一個聚集都可依照不同成員,不同年齡層設計。

 

《自發性學習》往往更能讓聚會弟兄姐妹提升參與度,牧者只需引導並拋出研討,不需要太多單方面教導。再加上硬體與軟體的配合,才能讓聚會越聚越升溫,將焦慮轉為盼望。

 

而針對年長者,不易進入科技產品,使用為難的情形下,還是需要打「電話」說說話,真實表達關懷。

 

張茂松牧師總結的說,「回不去了!」

 

鑑於美國一年來的經驗統計,約有50%的人,不會回到實體聚會。全面網路化,已造成社會的改變。教會線上、線下的聚會,該如何增加溫度及綿密度,正是每一間教會都要動動腦的問題。無論大型教會、小教會都需要依照自身情況,常常定時研討,找出疫情下教會的出路!

(圖/新店行道會YT)


精選要聞》

「死亡不只是數字,是真實戰場!」第一線護理師吐心聲:當知道有人為我禱告,我可以剛強壯膽

你家也有大學生嗎? 父母不要試圖扮演聖靈角色,五重點成為孩子知心夥伴

兩個時空同一心志,精銳單兵到耶和華軍隊 高敏智:想起祖父,我就確定教會不受世界所困

 

【葛瑞絲香草田純淨禮盒】奉獻專案—點此

 

 

 

立刻加入今日報LINE,熱門文章一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