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我一切都是為了你好…」「你根本就不懂我,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這樣的對話並不是溝通,只是一種自我表述,你說你的、我講我的。青少年開始學習脫離父母,期待當自己的主人,想擁有決定權。建議孩子將進入青少年反抗期的爸媽們,可以試著做以下幾種功課:

孩子從「言聽計從」到「為反對而反對」的青少年階段,許多爸媽為此感到十分苦惱。我們相信每一個爸媽都希望孩子好,但所謂的好就是順從嗎?

 

「我就是喜歡XXX,不喜歡讀書啊!」孩子說。

「XXX又不能當飯吃,不讀書以後能幹嘛?」爸媽怒。

 

這樣的對話並不是溝通,只是一種自我表述,你說你的、我講我的。

 

所謂的溝通,是要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傾聽對方想法後,表達你對他所說內容的了解(並非要認同),並讓對方感受到你能理解他的想法。

 

這對大部份家長來說是困難的,更遑論處於對認同感特別在意的青少年階段,當感受不到別人的同理時,頑強抵抗或消極不理會是他們的回應方式。所以社工在親子衝突中扮演的常是溝通的橋樑,協助親子了解彼此的想法,也讓衝突的關係有一個緩衝。

 

相較於清楚溝通的對話,還有一樣更為重要的溝通利器──關係!

 

青少年很在意彼此間的關係,相同的話讓不同的人來說,因為關係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回應和結果。常有爸媽們說:「你去跟我孩子說啦,我講的話他根本聽不進去!」為什麼理應最為親近的家人,反而關係逐漸疏遠呢?

 

不可諱言,許多家人因為忙於工作或其他因素,並沒有太多時間與孩子互動,生活中的壓抑與疲憊,使得對於孩子的包容度下降,進而產生摩擦與衝突;以往「我是爸媽,你就是要聽我的!」的思考型態,得到的大多是關係的破壞。

 

青少年是一段對周遭關係連結很敏感的時期,他們渴求同理的關心,厭惡敷衍的回應。

 

開始學習脫離父母,期待當自己的主人,想擁有決定權。建議孩子將進入青少年反抗期的爸媽們,可以試著做以下幾種功課:

 

1. 花一點時間關心孩子生活

不是只有問功課狀況,與孩子聊聊有沒有喜歡的對象、最近喜歡的遊戲、跟朋友去了哪裡玩等生活瑣事;關係的培養是靠彼此了解,當孩子越來越願意跟你分享,就代表你們之間的關係越好。

 

2. 放手讓孩子學習做決定

如果爸媽總是想幫孩子鋪好路安排一切,就算孩子不反抗也只會培養出「媽寶」。

 

嘗試放手讓孩子做決定,並尊重他們的決定!可以陪伴他們分析優缺點,但要將最後決定權交給孩子,讓他們學習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3. 製造愉快的共同經驗

也許只是一起吃頓飯、一場電影或一起出遊等,與孩子們共度一段愉快時光,參與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被關心。

 

4. 當孩子低落的時候支持與包容

青少年陷入低潮的時候需要的其實不是建議,而是支持與包容,請不要急著給建議,若有需要他們會主動問。

 

不要批評青少年,特別在他們根本聽不進去的情況下,那只會讓關係越來越糟;即便他們表達不需要你的關心,也要讓青少年知道你很在意,而且你就在這邊等待著他。

 

社工雖然常處於協助有需要家庭的關鍵角色,但是絕對無法取代家人的位置!家庭永遠是青少年最重要的,即便他們似乎看朋友比家人重要,但在他們心裡總有一個特殊的位置是留給家人的,請別因他們的「言不由衷」感到失望。

 

各位親愛的家長,別一昧的拿出規矩來約束進入青少年期的孩子,試著用不同的方式靠近他們,相信你會發現孩子不同的樣貌。

 

(文章授權/基督教勵友中心) 

https://news3pic.cdn.org.tw/uploads/big/0ca87e2bebec82fac669c9a05e01d8cf.jpg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