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21日周末文學沙龍主題為「照護神學」。左下圖為讀書會導讀人周恬弘副院長;中心主任黃伯和博士表示,進入疫情後新常態,實體聚會中將持續使用Zoom和串流直播,讓無法到現場的朋友都有機會參與。(圖/線上聚會截圖、shutterstock)

恩惠文教基金會「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21日舉辦周末文學沙龍,主題為「照護神學」。讀書會成員來自各方領域,多有相關經驗者、牧者和醫療工作人員。交流氣氛溫暖深富人情味,大家以神學論談心,並思考耶穌作為醫治的榜樣,面對病人,祂會怎麼做?

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每個月舉辦一次周末文學沙龍,21日邀請嘉義基督教醫院周恬弘副院長,導讀凱博文教授(Arthur Kleinman)《照護的靈魂:哈佛醫師寫給失智妻子的情書》一書,以「照護神學」為題帶動討論。

 

2020年出版的《照護的靈魂:哈佛醫師寫給失智妻子的情書》,作者凱博文(Arthur Kleinman)在1941年生於紐約,為哈佛醫學院的醫療人類學教授,為引領「醫學」和「人類學」對話的先行者之一;著有《談病說痛:在受苦經驗中看見療癒》、《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等書。

 

在《照護的靈魂:哈佛醫師寫給失智妻子的情書》一書中,凱博文教授從個人成長歷程談起,分享其童年、醫學院學習與前往異文化環境的人類學觀察。周恬弘說:「這是一本主題式的回憶錄,回朔成長歷程如何形成他自己對照顧的認識。尤其太太的病痛,加深了他的體認。」

導讀人周恬弘副院長(右下圖)曾任職於花蓮門諾醫院,並在許多知名媒體上發表文章,長年關心醫療照護政策、醫療倫理、醫病關係與基督信仰的實踐。2020年,他到嘉基擔任行政副院長,負責推動敘事醫學。(圖/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官網、線上直播截圖)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為恩惠文教基金會所創辦的神學研究單位。基金會自1988年成立迄今,創始人為林澄輝、鄧璐德夫婦,其愛心關懷並服事社會弱勢,尤照料漢生病(俗稱痲瘋病)以及小兒麻痺患者。曾受總統親頒醫療奉獻獎。後董事會為更積極發揚林長老夫婦對神學教育的關懷,成立「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Academy For Contextual Theologies in Taiwan, ACTT)。(圖/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官網)

 

醫生應關心病人,而不只是治病

周副院長說:「現代醫療,常只看到疾病的生理進程,卻幾乎抽掉了社會脈絡。」病痛跟疾病不一樣,「我們應該要關心病人,而不只是治病。」

 

現代社會(尤個人主義)在醫療上的表現,越來越忽略「照護」。大部分醫(生)病(人)互動非常短,問診完就檢查,檢查完就吃藥或處置,如裝心導管、照胃鏡或開刀。院方也以死亡率的統計作為醫療品質的指標。

周副院長說:「但數位其實是冰冷的,醫師為了要記錄和呈現資訊,更多臨床時間被奪走,但任何減少醫病之間的人性互動,其實都有損醫療品質。」(圖/shutterstock)

耶穌,是一個敘事的醫者

愛跟關懷,為本書在醫療態度最重要的兩個觀念,「其背後有深刻的神學意義。」面對病人,耶穌常動惻隱之心,周恬弘說:「祂總會去問、去傾聽病痛的人,了解他們的需要,耶穌是一個敘事的醫者。」讓病人講述,醫生聆聽,本身就是一種治療。

 

周恬弘表示,行醫的核心即「詮釋病人對病痛經驗的敘事」,是醫病關係中很重要的一環。耶穌面對被人用褥子抬來的癱子說:「放心罷!你的罪赦了。」因為祂知道文化中,疾病歸因於罪。他說:「耶穌不是病理性的醫治者,而是顧及到很多社會脈絡,如人際、心靈,耶穌是我們很好的典範。」

 

馬太福音20章34節記載:「耶穌就動了慈心,把他們的眼睛一摸,他們立刻看見,就跟從了耶穌。」馬可福音1章14節又說:「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罷!

周副院長說:「耶穌是我們的典範,祂非單顧病理性,而是顧及到很多社會脈絡,包括人際與心靈;耶穌是一個敘事的醫者。」(圖/shutterstock)

照顧,為雙方帶來了愛與救贖

照護者,在照顧過程參與了病人的受苦,其本身也會承擔重擔和痛苦。周恬弘引用德國海德堡大學泰森牧師,曾提出的「神學助人理論」說道:「助人,就是恢復人們身上,所具有的上帝形象

 

照護即助人,照顧失智症個案,能讓對方以較像神有尊嚴的形象生活。照護者也因此瞭解人的有限和神的無限,周恬弘說:「照顧者透過照護,參與在神的創造裡,其與被照護者都在神創造的形象中,有所恢復。」

 

在需要和痛苦之處同在,是回應信仰的重要方式

耶穌在馬太福音25章36節,對義人說:「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

 

周恬弘說:「其實,耶穌說的是『我們在祂的需要上存在』,在這樣的地方、這樣的時刻,為王做一件事情:陪伴受苦的人。」在耶穌「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中,我們也看見神所讚賞的是:看到需要後,就去照顧與協助。

 

我們能從詩篇23篇了解「神在我們的需要中,與我們同在。」第4節說:「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周恬弘解釋:「神在我們的痛苦中帶領、保護與安慰,所以,陪伴受苦者跟軟弱者,是我們回應信仰很重要的方式。」

聖經中,有許多關於照護的教導,如提摩太前書5章8節說道:「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更是如此。」或是雅各書1章7節提及:「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圖/shutterstock)

 

療癒,不只關乎技術上治療,更來自人性中互動

讀書會中,大家一來一往地討論著。有與會牧者表示,牧養過程中,有時需要到醫院陪伴信徒,對方總會因身體狀況而訴苦,牧者也發現:「其實,他確實不太需要醫療技術,更需要的是:有人聽他講話。」

 

也有人省思自家經驗。其家人曾在生命最後階段,常感「將蒙主寵召」而吵著要洗澡,但他人客觀判斷並不需要,故視作藥物副作用而冷處理。「我們都習慣從病理去理解,拒絕看似荒謬的要求,但其實滿足這一點點要求是很容易的。」轉換角度看見:病人不只需要治療,也需要心靈照顧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第17章22節。(圖 / shutterstock)

為什麼耶穌堅持公開自己「被血漏婦人碰觸」?

馬可福音第5章25-34節講述一位患血漏的女人,抓準了耶穌出現的時機,冒險觸碰祂而得到醫治。與會者說:「這部分我能夠理解,但我疑惑的是:為什麼耶穌堅持要找出她是誰?」女人的身體被治癒,事情不就結束了嗎?

 

按當時法律規定,耶穌在被病人碰觸後便不潔淨了,但後面其實還有行程,而耶穌也沒有按社會規定先潔淨再說。與會者反思:「我感到,耶穌透過這個方式,和那婦人一起承擔了來自社會或宗教的批判跟重擔。「反而是在那時候,醫治才算是真正完成了!」他說。

耶穌不認為婦人摸了祂、血漏止住就算得醫治,而是自己必須站出來,與這個受苦的人一起承擔重擔、羞辱的記號,對耶穌而言,這才完整了醫治的意義。(圖/shutterstock)

 

教會能否形成一個支援照護的環境?

周恬弘舉例,一個主內照護特殊兒童的家庭,過程因孩子的病症承受許多衝擊和痛苦,但用「基督信仰的愛」面對困難,而經歷轉化,罕病的孩子因此活出超越臨床症況的生活,為社會帶來美好見證。

 

教會能夠參與在照顧系統中嗎?若會友有照顧的需要,我們能從財務或人力上,形成一種支援網路或機制嗎?目前,有些教會配合政府端設立長照據點,但教會本身能否從信仰角度給予特別的幫助?讓照顧者和需要被照顧的人,得到更人性化、更有尊嚴的對待,是教會可以一起思考的方向。

周副院長說:「照護的道德理念,應該是整個社會一起形成支持照顧的環境跟文化氛圍。」而身為教會,我們如何參與其中?(圖/shutterstock)

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主任黃伯和博士回應:「在過去,醫療跟宣教是分不開的,因為醫療不只是技術治療,更是全人療癒,後者比前者更廣泛;如今我們慢慢跨領域討論醫學和神學,兩者如何彌合?也希望跨出教會的牆圍,跟各個社會現象結合在一起。」

 

聚會尾聲,預告9月4日在嘉義基督教醫院路加堂,將舉辦「後疫情時代的教會與信仰」研討會,增加視訊功能,歡迎遠端參與。11月27日則有「身心障礙者關懷的態度與方法」研討會。而9月25日的週末神學沙龍,讀書會將改成專講形式,由杜嘉玲老師分享《Why the World Does Not Exist》一書。

 

精選要聞》

神給瘟疫的解藥是「國家祭壇」 當領受「神作王時」賜的三應許:你有跨國築壇的能力

一張傳單,帶來140場見證宣傳會!《盲人律師》導演洪成昌,見證「使無變有」、獲國際獎項

阿富汗百姓面臨「最黑暗時代」! 基督徒首要挑戰不是聚會,而是能否「活下去」?

 

                                                                                            

今日報FB社團/每日更新》立刻加入

 

 

一人一磚支持今日報3.0改版》點此奉獻

 

 

LINE官方帳號/每周更新》加入好友

 

LINE社群/每日更新》點此加入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