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孫寶玲老師以深厚的神學專業,清晰解說啟示錄。(圖/線上講座截圖、shutterstock)

戴上解讀〈啟示錄〉的透鏡,調節你觀看世局的方式──2021南部地方教會研經講座邀請「臺灣神學院」客座教授孫寶玲老師,以「啟是揭非:終末的福音」為題談〈啟示錄〉,清晰地解說經文,及其對現代教會的意義。

主講人孫寶玲老師說:「近視需要眼鏡調節,讀經也是需要學習的;瞭解不是必然的事,就如沒有樂理知識就看不懂樂譜。所以閱讀首要認識文本,知道其特色以及寫作背景和動機,否則解理容易有落差,甚至穿鑿附會。」

本次講座由高雄基督徒七賢路禮拜堂主辦,(左)為引言人鄧台山牧師,(右)為孫寶玲老師,來自香港,於成大畢業,曾擔任新加坡浸信會神學院院長,他表示:「動盪不安的世代裡,人心惶惶不僅是個人的狀態,也是世界的情形,如今談啟示錄,對我們而言格外適切。」(圖/線上講座截圖)

解經基礎三鑰字:啟示、預言和書信

耶穌基督的啟示,就是神賜給他,叫他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眾僕人。他就差遣使者曉諭他的僕人約翰。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約翰寫信給亞西亞的七個教會」啟示錄1章1、3、4a節

 

1. 啟示

在聖經希臘文原文中,書卷第一個字就是「啟示」(啟示耶穌基督),中文語法翻成「耶穌基督的啟示」。原文強調啟示,都是「環繞耶穌基督,指向耶穌基督,源於耶穌基督的」

 

孫寶玲老師說:「經文核心的根源是耶穌的生平、死亡與復活,以之為中心去思考。人類全歷史的一切事情,也都以耶穌基督作終極的參照。」故耶穌基督的生平、死亡與復活就是一副閱讀啟示錄的眼鏡。

 

「啟示」即「掀開」,指事情原本模糊,但掀開後就看得清楚。孫老師說:「故從聖經的角度來講,啟示並不神秘難懂,反而簡單直接;只要通過『耶穌基督』來認清生命,就不會被世界潮流所矇騙掩蓋。

如保羅說,希臘人求智慧,猶太人求神蹟,但唯透過十架看似愚拙的道理,才能恰當地認識自己與別人,因為有了從神而來、重生的觀點。(圖/shutterstock

2. 預言

預言,又可翻為「先知的講論」。中文語義裡,預言有「預測未來」的想法。但孫老師說:「預言的重點並不完全是預測,核心乃是:宣講神的心意。」

 

先知預測將來,只是講論的一部分,但發預言的前提是:神的子民違背其心意,引致了後果。故先知不斷呼籲要人悔改,回歸神的心意。

 

孫老師說:「很多人誤解預言,以為是小時候考卷上的填充題,只有一個標準答案。但啟示錄說我們『遵守』預言;如果只是一對一的標準答案預測,那填完就結束了,但正確認識是:預言係神的心意。」我們也要在明白後實踐,作為神子民應有的生活方式。

 

3. 書信

啟示錄第二、三章是寫給7個地方教會的書信,整卷書也是採「書信文字」表達。我們如何理解一封書信?要知道寫信的人、收信的人,和前者在什麼樣背景下寫給對方。「看遠古的文言文,我們不會馬上就懂,所以讀啟示錄前,要理解歷史文化背景。」孫老師說。

聖經書卷文體有多種體裁,如詩歌體的詩篇、格言形式的箴言,而啟示錄被稱為「天啟文學」,是西元一世紀時風行的表達型態之一,特色如:描繪夢境,作者敘述看到特別的景象和數字等。(圖/shutterstock

文字特色:不是直述如實的文字

直述如實的文字例如:說明書、罰單、藥單,是客觀把事情說清楚明白,沒有含糊的文字,在生活中有其重要性,卻也十分有限。如罰單交了錢,藥單領了藥,單上的文字就無用了,「反而,是另一種文字有持續的力量,即創意的、詩體的,象徵想像的文字。」

 

孫寶玲老師也特別解釋:「想像不是幻想。幻想是無中生有,但想像是從文化意識根源,延伸出來的。」如耶穌說,我是真葡萄樹,為什麼以此為喻?因為在舊約文化中,這已是一個會產生力量的影像。

 

很多時候,側寫比直述更有力道,因為很多事情無法化約成一種描寫或一種現象,他舉例說:「描述死亡,科學直述是心臟停頓、腦幹細胞死亡,沒有呼吸等,講完就講完了,沒甚麼。但若說:燈滅了,人就會想到黑暗的感覺,好像失去了方向與光明。就產生了一種力量。」

 

創意、詩體、想像、類比、側寫的語言特色

1. 很多的色彩

如「白色及紫紅色」為其中兩個鮮明的顏色。孫老師說:「顏色本身沒問題,但其所引起的聯想和價值,會引導我們的看法。」在啟示錄中,白色代表純潔、聖潔、光明,著白衣者屬於神。但紫紅色象徵邪惡。為什麼?

 

孫老師解釋:「這跟歷史背景有關,古代紫色染料很貴,必須從稀有植物和貝殼裡提煉,大量原材料中才有些許紫色染料。所以能穿紫衣是有錢人。」如身穿紫紅色衣服的大淫婦,即意指她非常有錢。但有錢是問題嗎?

 

有錢不是問題,啟示錄要問的是:你的錢從哪來呢」第13章提及不給獸蓋印的,不能做買賣,「若要買賣,只能依附這獸。」其中敘述的世界,並非推及有錢的人都有問題。「而是進入一個更深的思考:什麼原因使你有錢?是靠世界權勢背叛主而發財嗎?」孫老師說。

有錢不是問題,啟示錄要問的是:你的錢從哪來呢?(圖/shutterstock

2. 豐富活潑的聲音、空間描寫

啟示錄活潑地描寫天上地上的空間,各有其義。「非直述文字,就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意思,例如『海』象徵邪惡,」第21章新天新地來了,先前的一切包括海(邪惡)也不再有了。

 

孫老師解釋:「不是如實說『海沒有了』,而是海所象徵的『邪惡』不再有了。」因創世記清楚說明,天地萬物都是神甚好的創造,故地和海在啟示錄中,都是一種象徵的語言。

 

3. 很多象徵數字

「4、7、10、12,12的倍數」時常出現於啟示錄。「這都是象徵的數字。讓人聯想到一個更加特別的實體,」孫老師以12為例,猶太文化會自然想到12支派,基督徒則會想到耶穌基督的12門徒。

 

「所以12×12的144或者144,000,都有其更豐富的意義,而非僅僅是數字上面的12。」數字會帶來想像與傳統回憶,而不同文化也各有其意,需溯其根源。

 

4. 典故

典故是什麼呢?就是「你一講,大家都知道」的說法。啟示錄引用多處舊約典故,如第1章人子的顯現,讓人想起但以理書第7章的「亙古常在者」;13章的海獸,即聯想到但以理書中一個比一個兇猛的四獸;第10章約翰吃小書卷,有如以西結先知也被神吩咐要吃小書卷。

 

「熟悉舊約會很自然的理解啟示錄,許多時候話講不清楚,但一用典故人馬上明白,」如華人文化中,用岳飛或秦檜描述一個人,則毋需多言馬上明白其意。「所以,如果不懂舊約,誤讀啟示錄的可能性非常大。」孫老師說。

我們也從中越來越明白:啟示錄並不是神秘的作品,不需要費力解碼或專倚靠有特別亮光的人,因神的啟示,就是要讓人明白祂的心意。(圖/shutterstock

5. 重複的結構

啟示錄有如多節的傳統詩歌,1節、2節、3節、4節地重複唱。「曲調都一樣,但歌詞是有鋪墊的。」第2節比第1節更進一步,第3節又比第2節更深入意義,讓人越唱越有感受。

 

孫寶玲老師表示,啟示錄的核心信息,其實從開始到末了都是:世界的一切將要過去,上帝將要審判邪惡權勢,救贖祂的子民,更新世界。「但透過不斷重複的結構,加強、進深、提高,讓我們越看越清楚,越聽越準確,我們閱讀時會有種螺旋般的加速感,勁勢越來越強。

 

「明白這一點後,就了解啟示錄的訴求不在於提供如實的資料,也不是解答事物的方程式。」神的子民儘管身處種種的艱困裡,還是會跟從祂,從祂得力。「因為我們看見憧憬:神藉著耶穌基督已經得勝,邪惡力量已經被打敗。」

 

「這也就是讀啟示錄的目的,」孫寶玲老師鏗鏘有力地說:「認信──宣認相信:神是宇宙的主宰,耶穌基督是得勝的羔羊!

2021南部地方教會研經講座|啟是揭非:終末的福音|(一)啟示錄,怎麼讀。(影音連結來源:高雄七賢路禮拜堂)

 

 

精選要聞》

「沒人想染疫,但若重新選擇我會說:願祢旨意成就!」牧師絕境逢生,被神顛覆價值

為何「舊約的上帝」總是充滿憤怒

百萬點擊MV令無數人噴淚 專訪金曲最佳演唱組合「尋人啟事」:為了1%機率繼續堅持!

 

 

今日報FB社團/每日更新》立

 

緊急救援今日報建4.0官網專案》點

 

LINE官方/每周更新》加

 

LINE社群/每日更點此加入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Ap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