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印尼薩維部落,近60年前尚保有食人和獵頭的文化,如今已是一座基督村,也有能力向外差派宣教士。左下圖為最初將福音帶進部落的唐.理查森,2012年他重返故地與故友相逢。(圖/紀錄片《Never The Same》截圖)

在原始部落的薩維人看來,猶大才是福音書中的英雄,耶穌只是個可笑的騙子。宣教士唐.理查森坐在他們當中,內心迫切禱告著:「主啊,我需要幫助…」深感:「我必須有上頭來的智慧。」而他沒想到,這智慧的靈感,就在接下來的部落戰爭中來到…

北美宣教士唐.理查森

1935年,唐.理查森(Don Richardson)出生於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的首府夏綠蒂鎮,身為家中三個弟弟的大哥;父親去世時,他只有11歲。1952年,17歲的唐在一次基督徒青年聚會上決志,之後前往聖經學院受裝備。

 

1962年,唐.理查森和妻子卡羅爾(Carol Joy Soderstrom)在宣教團隊的支持下,前往當時荷屬新幾內亞(現:印度尼西亞巴布亞)宣教。他們深入一處蠻荒的部落並堅定地委身。那是一處保留食人和獵頭習俗的薩維部落(Sawi),服事了15年後,唐找到了一個將福音深入其文化的妙方。

晚年的唐.理查森與其第二任妻子。唐.理查森為一知名的基督徒作家、宣教士和教師,也有人類學家、建築師及畫家等多重身分;在其論述中,最著名的是「救贖類比」的觀念,以此鼓勵人們深思熟慮福音策略。(圖/唐.理查森紀念網站

27歲的唐.理查森與第一任妻子卡羅爾來到薩維部落服事,後將經歷整理成《和平之子》一書。唐.理查森的其他著作如《大地之主》、《古蘭經的秘密》等,也都記錄了宣教的故事與異文化研究。他在2018年12月安息主懷,享年83歲。(圖/唐.理查森紀念網站

是歡迎會?還是我們就是宴會上的佳餚?

在數月的時間準備後,唐與妻子帶著七個月大的長子,乘坐10小時的獨木舟前往薩維部落。在繞過河道最後一個彎後,唐遠遠地看見數百名薩維人站在河岸等待著。他們戴著面具,全身佈滿彩繪,手裡拿著武器。

 

「老實說,我不知道他們是準備了歡迎會,還是我們就是會上的佳餚?」隨著獨木舟越靠越近「我們看起來夠吃嗎?」他反覆地想搞清楚情況,「除了上岸外,別無他法了。」唐於是抱起孩子,與妻子勇敢地走進人群裡。

 

薩維人緊緊地圍在他們身邊,「我們幾乎動彈不得。他們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但卻完全沉默,彷彿在等待一個信號。」唐回憶道。

 

「阿薩(Asa)!」一聲呼聲響起,薩維人群起揮著武器開始跳舞,歡騰雀躍,隨著鼓聲環繞著理查森一家人。這時,唐心中的大石才落下,雖然還不懂薩維語,但顯然「Asa」並不是「要吃他們」的意思。

 

薩維部落(Sawi)世界一角的平行時空

薩維人雖然對人肉情有獨鍾,但他們並不打算吃這一批踏上部落的白人。因為他們早已聽說鄰近部落中,宣教士會為當地帶來藥物、鋼製工具和尼龍魚線。他們大聲歡呼,慶祝久聞的物質來了!

 

而當時,薩維人的生活與現代世界幾乎是平行狀態,除了仍有瘧疾、痢疾和肝炎等疾病,文化也保留著原始的血腥。唐開始建造其在叢林的新家,並學習當地的語言,發覺其語法的複雜性令人生畏──每個動詞居然有19個時態。

 

在他蓋房子時,一些薩維人前來釋出善意,幫他在樹上40英尺高之處,搭建了一個樹屋。「幾年來,他們一直聽聞白人異常高大、異常蒼白,很病態。但也因對物資的嚮往,引頸期盼有宣教團隊,選擇來和他們一起生活。」

當時,薩維人還不知道語言可以寫成文字,故唐為其設計薩維語字母表,並教導部落閱讀,後也將《聖經新約》翻譯成其母語,並編寫了19種啟蒙讀物。(圖/紀錄片《Never The Same》截圖)

而其妻子卡羅爾是一名護士,她在當地被稱為「讓每個人都康復的女人」。(圖/紀錄片《Never The Same》截圖)

視「背叛為美德」的薩維文化

一開始學薩維語的唐,指著東西,希望有人告訴他此物的發音。但他發現無論指了甚麼,薩維人都告訴他是「redig」。最後,他才意識到「redig」是「手指」的意思,而薩維人不會用手指物,而是用噘嘴指示。而他也更進一步,體會到文化衝突。

 

「薩維人沒有法治的觀念,甚至視『背叛』為美德,」唐回憶道,當他說完猶大出賣耶穌的故事後,薩維人告訴他:「猶大是背叛大師,」他們說:「唐,那個叫猶大的人做得更好。」著實讓唐大吃一驚。

 

在薩維人看來,猶大才是福音書中的英雄,耶穌只是被嘲笑的騙子。「我坐在當中迫切禱告:主啊,我需要幫助…」他說:「我必須有上頭來的智慧。」沒想到,這智慧的靈感就在接下來的部落戰爭中來到。

當地有三個部落,彼此爆發了流血衝突。每一天,箭飛過唐的窗戶,不時有人被射穿倒下,死在他的門口;唐懇求薩維人和解,但無濟於事。(圖/紀錄片《Never The Same》截圖、godreports

和平之子

殺戮彷彿永無止盡,唐於是表態要離開了。薩維人很不開心,因為他們越來越喜歡理查森一家人,也不希望失去藥物和工具。在感到得不償失之下,部落首領做出了非凡的舉動──執行其文化中「和平之子」的儀式

 

原來,按照薩維傳統習俗,若給敵對部落一個自己的孩子,凡孩子活著的一天,部落之間就會維持和平的局面。此舉帶來了渴望已久的停戰,也帶來了福音的契機──唐發現:這是一個對「耶穌基督」完美的比喻!

 

唐以此解釋「耶穌是上帝的和平之子」,祂來就是為了要消除人的罪,止息神公義的憤怒。此比任何一個聖經段落,都更清楚地向薩維人指出:「道成肉身的基督」如何寶貴。福音開始奇蹟式的傳開,救恩信息深入人心。

薩維人因不捨理查森一家人而停戰,並舉行了「和平之子」的傳統儀式。唐.理查森因此在當地傳開了福音,之後也將之記錄寫成《和平之子》一書。(圖/紀錄片《Never The Same》截圖、唐.理查森紀念網站

從食人部落到基督村

1972年,薩維人建立了自己的教會,是世上最大、完全由原始植物材料製成的圓形建築。1977年,理查森一家離開了薩維部落,交棒給當地的教會長老,和另一對宣教士夫婦牧養。至今,薩維部落可說是一座基督村,也有能力外派宣教士,到其他部落傳福音。

 

回到北美的唐,理查森,則成為了宣教組織World Team的外派大使,並在加州「拜歐拉大學」獲得榮譽文學博士,擔任部落民族研究的主任。在USCWM的贊助下,他成為「世界基督教運動觀點」課程重要的推動者。

上圖為50年後,唐.理查森和其三個兒子返回故地拜訪,受到熱烈歡迎,有上千人到岸接待,部落領袖為唐戴上了Kasowari頭飾,象徵他是部落的榮譽成員。拜訪期間,他也參與了部落教會舉辦的洗禮儀式。(圖/紀錄片《Never The Same》截圖)

50年後的重逢

2012年,唐的長子史蒂夫.理查森(Steve Richardson) 與其父親,帶著兩位在薩維部落出生的弟弟沙隆(Shannon) 和保羅 (Paul),一起回去拜訪兒時故地。他們在薩維人中,度過了青少年時期,也學會了擁抱異文化。如今「和平之子」的故事,也長久激勵著新一代人,將福音帶到未得之民中。

50年後,紀念「和平之子」的紀錄短片《不再一樣》。(影音來源:Pioneers-USA

(參考資料來源:《Never The Same》godreports唐.理查森紀念網站先驅者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