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你曾經這樣跟孩子說過嗎?「可以不要一直滑手機嗎?」結果孩子反而委屈地說:「不是我要!其實是我沒辦法…」手機成癮,儼然從個人問題變為關係殺手…

葉貞屏教授分享近年來,數位成癮對個人家庭及社會所造成的影響。(圖/宇宙光 提供)

光靠治療端的補救太晚了!

深耕一線的心理諮商工作者,也同是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總幹事葉貞屏教授,在近年所輔導的個案中發現,數位成癮、網路成癮的問題,光靠治療端的補救協助,實在是滿足不了大量增生的需求。

 

因此在不斷宣傳理念的過程中,匯集前宏達電產品規劃處資深處長張志銘執事、宇峻奧汀遊戲軟體製作人葉嘉惠姐妹、台大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商志雍教授、台北懷恩堂主任牧師吳榮滁、美門培訓中心周玉筍牧師,各方專家,促成「2021數位心生活」三場研習會

 

首場9/11「網遊照過來」,透過ZOOM平台進行直播課程,學員來自台灣、中國、馬來西亞、北美......等各地與講員進行交流提問。

 

社群媒體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工具

張志銘執事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分享,社群媒體已不是一個工具型的科技環境,是進入成癮和操弄型的科技環境,它利用人類的心理,來對付人類在不舒服,寂寞,不確定,壓力大,挫折或害怕時,使用這樣的數位奶嘴來安慰麻醉自己。當我們在滑著這些頁面的時刻,也正在削弱我們處理負面感覺的能力!

 

成人對於這般的設計都需要花力量特別克制,更何況在疫情環境底下,不得不增加網路社群互動的青少年,他們所面臨的挑戰與威脅,更具摧毀青少年對自我認知與形象地豎立。


課程中學員提問: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對於社交媒體的依賴性很強,沒有便不合群,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是有可能被孤立。 我們該如何幫助學生面對?

 

張志銘執事回應,協助學生透過符合聖經價值觀的態度,悠遊在社群中,如:找回滿足、修補親密、顯露真實、在蒙憐憫、回復正直、重拾鼓勵、恢復敬拜、補足安息等。

 

但最重要是,家長若能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做好三件事:建立孩子的健康生活習慣、建好的親子關係、建立正確/屬神的價值觀,好的親子關係是一切成癮的最佳預防針。

葉嘉惠姊妹分析成癮電玩的研運過程。(圖/宇宙光 提供)

現實環境為遊戲公司創造源源不絕的玩家

軟體製作人葉嘉惠姐妹,剖析遊戲製作的邏輯與運作手法,遊戲公司以免費遊戲為起始,其目的是吸引玩家進入後,透過劇本設計,讓玩家投入大量的時間成本,達到玩家有高速的回饋感,進而誘導付費、增加參與忠誠度。所有的設計內容,為了是要討玩家開心,能夠在遊戲內有更多貢獻。

 

雖然聽起來可怕,但篩選遊戲也能為學習來增加效能,如:麥塊可以增加空間邏輯、病毒遊戲可以學習公衛認知、歷史型態的遊戲學習資訊......等。學員也熱烈回應,自己的孩子也曾透過歷史型態的遊戲,將歷史人物與背景掌握得更清楚。

 

其實遊戲軟體本身是中性,但軟體公司抓緊現實社會裡的挫折感高、認同度低、壓力大的情況,創造一個玩家進入,投注即可獲得報酬的世界。

 

葉嘉惠姐妹鼓勵,家長可以多一份努力,陪伴孩子挑選遊戲、了解遊戲;即便他已經下載了,也可以試著去看去玩,讓孩子能跟你一起討論,建立彼此的信任感與認同,進而增加孩子可接受的規範。

 

關掉了網路,但關不掉他內心的需求

一個大多數人都上網的時代,一個家庭失功能的時代,一個大多數人思考怠惰的時代,身處數位環境大時代的我們,只能任由癮向我們蔓延而來嗎?葉貞屏教授雖憂心現況走向,但也直指,若使我們能正視需求層次上的各項平衡,如:自我實現、被尊重、安與歸屬感、安全需求、生理需求,這能大量減緩網路成癮、社群成癮的情況

 

常常家長在管教孩子在網路與手機上的使用時,採取的手法可能是將網路關掉、手機沒收;但協助上癮者需要有全人的觀念,你關掉他的網路,沒收他的手機,卻沒有辦法關掉他內心對於這些事物的渴望。最能持續的改變方法,是理解他的內心渴望,平衡他的需求,讓其他的事物替代他心中的空缺,才能真實協助、培養孩子未來面對數位環境的能力。

這一系列精彩的2021數位心生活研習會,接下來還有10/1「玩轉癮響力」與11/5「迎戰社群癮」等兩場精彩課程,報名學員7天內都可以無限次收看課程錄影內容。網路數位風潮中,想要成為有夢想的一級玩家,歡迎加入報名

 

精選要聞》

「無論種族、距離如何,您都是我的父親」屬靈產業遍布全球,各洲牧者緬懷趙鏞基牧師

臭氧層破洞逐漸恢復? 當土地發出嘆息,神的兒女責無旁貸!

地震頻傳》「無法闔眼的夜晚…!」四川瀘州市瀘縣今凌晨發生規模6強震,已知2死60傷

今日報FB團/每日更新》立刻加

 

緊急救援今日報建置4.0官網專案》點此奉

 

 LINE官方帳號/每周更新》加入好

 

LINE社群/每日點此加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