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社交媒體會讓人「上癮」,如同吸菸與酗酒,卻不容易被察覺。(圖/shutterstock)

無可否認,這是一個「社交媒體成癮」的時代,Facebook、 Twitter、Instagram、Telegram、Google Plus 和 Pinterest……,充滿在人們生活中,無論我們走到哪,都帶著「上癮的對象」。然而,自我控制的責任就在於「個人」—我們必須培養「自制能力」!

很多人從未對毒品或酒精上癮,卻遭受另種「上癮症」,「它」如同癌細胞在我們裡面悄悄生長;由於「它」被社會大眾接受,最初我們也認為這不會有何大問題,但是現在,全世界的人可謂對「社交媒體上癮」了!

 

對付「社交媒體上癮」非易事,因為...

當說到社交媒體「令人上癮」時,不僅僅指它「引人注目」或「有吸引力」,而是在心理上「依賴」它,進而損害到我們的人際關係和工作、生活平衡;此「成癮成分」,如同吸煙或酗酒。

 

紐約大學教授亞當·奧爾特 (Adam Alter)表示,對付「社交媒體上癮」絕非易事。

 

「……當你在社交媒體上點讚時,所有這些經歷,都會讓腦中產生『多巴胺』,這是一種與『愉悅感』相關的化學物質,」這代表,我們不僅要對抗自身意志力,還要對抗「大腦中的化學變化」。

 

「社交媒體」上癮,會讓腦中產生「多巴胺」,這是與「愉悅感」相關的化學物質。然而,上帝所賜的「喜樂」,可幫助我們勝過社交媒體的綑綁。(圖/shutterstock)

 

社交媒體成癮的「解藥」

雖說「社交媒體成癮」是這世代的普遍現象,難道人們只能任其擺佈人生嗎?事實上,上帝是唯一能與之抗衡的力量,祂可將我們從這陷阱中解救出來。

 

單單在神身上,我們就能找到「社交媒體平台無法提供的10件好事」:

 

1. 社交媒體永遠無法提供「完整的真相」

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主義」的時代,這意味著所有的真理、道德和知識,都取決於個人經驗,沒有絕對,這一點在互聯網上最為明顯。社交媒體已成為從性到政治等,各種不同哲學的大雜燴。若我們試圖透過社交媒體來確定「真相」是什麼,會感到困惑,因此,我們不能倚靠社交媒體來了解「真相」。

 

事實上,人生命中所有問題的解答,都在《聖經》裡。為了認識真理,我們必須藉耶穌基督來認識天父。約翰福音4:16記載,耶穌告訴門徒「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

聖經提供我們人生所有問題的解答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翰福音4:16)(圖/shutterstock)

 

2. 社交媒體無法為我們「建立價值」

「我需要更新我的狀態,張貼照片,然後評論哪張照片?不要忘記主題標籤!我今天收到評論了嗎?誰喜歡我的照片?有多少人點讚、分享我的照片和貼文?」社交媒體上的「點讚」,成為人們一種「信心助推器」,卻「轉瞬即逝」,若我們的價值是建立在網絡關係的反饋上,只會永遠陷入「比較與不安」。

 

馬太福音10:29-31「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上帝賜下平安,不是基於我們所做的任何事;神的恩典可供我們支取,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3. 社交媒體不能給我們「真實的愛」

網路上的心形表情符號和動圖,讓「愛的真諦」變得遲鈍;若我們轉向社交媒體來感受被愛,終必失望。

 

許多非基督徒都聽過哥林多前書13:4-8所講述的「愛的真諦」。然而,保羅對愛的描述,與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許多內容,背道而馳。

 

如果要真正了解「愛」,必須定睛在「上帝的話語」,而非「手機」即使我們不再發布照片、更新狀態、主題標籤或貼文,神依然愛我們!

 

4. 社交媒體「佔用寶貴時間」

社交媒體能使我們與遠方親友聯繫,卻也可能使彼此關係「更加疏離」。社交媒體會欺騙大家:手機上的信息,比與我們共度時光的人更為重要。

詩篇 90:12提到「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無論是和孩子、配偶、交往對象,或是天父相處,我們必須有意識地「優先把時間留給最愛的人」,並有實際的關懷、互動,珍視每次相處的時光。
社交網站往往使人浪費許多寶貴時間,忽略身邊應該去愛和關懷的人。(圖/shutterstock)

 

5. 社交媒體無法帶給我們「希望」

近年來,在社交媒體上經歷世界的動盪、變化,分享了我們的心情和想法,尋求眾人建議。
 

雖通過社交媒體尋求鼓勵無傷大雅,卻不能將「希望」寄託在人的身上——不論是在現實生活或虛擬世界。唯有上帝是人們希望的源頭,不是人。神透過以賽亞書40:31應許,「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6. 社交媒體無法為我們提供所需「智慧」

現今,社交媒體成為輕鬆獲取資訊的管道。若你正尋找一家很棒的餐廳、或需要新的髮型師,甚至是找工作,都可在社交媒體上找到答案。

 

這些平台上的訊息,不乏探討層次更深的主題,如信仰、種族和道德,我們可找尋到更多想了解的訊息,但須記住,知識容易使人自滿,而智慧,即知識的應用,來自上帝。正如箴言2:6所說:「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

社交媒體能提供許多資訊,但須記得,真實的「智慧」是從神而來。(圖/shutterstock)

 

7. 社交媒體無法培養我們具備「基督般的品格」

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談到性格,雅各書1:2-4生動地描述到,如何在生活中培養出「品格」。

 

品格,往往是從生活中「看不見的地方」發展。例如,無數次為所愛的人禱告,不求回報地服事他人,在對方不配得的情況下予以饒恕…...等等,這些都是社交媒體無法給我們的操練。

 

8. 社交媒體無法讓我們了解「(正確的)身份」

人們習慣,只在社交媒體展示生活中最美好的部分,卻很少看到在最糟糕情況下的更新。然而,每個人的身份,並非奠基於網路上呈現的「完美狀態」,身份價值只能在神身上找到。

 

將我們的身份「降級為」完美的公眾人物,就是將自己限制在一個盒子裡。事實上,神對我們的看法要「大得多」,包含了關於「我們是誰」的一切答案。

社交網站容易使人「迷失自我」。我們的身份並非是網路上呈現的「完美狀態」,而是上帝的寶貝兒女。(圖/shutterstock)

 

9. 社交媒體無法帶給我們「滿足」

人們通常會在社交媒體上看到自身「渴望」的東西,像是夢想中的假期、優秀的男人、乖巧的孩子,以及完美的工作...,這些似乎都發生在別人身上,而非自己身上。過去,我們藉著偷窺,滿足對別人的好奇;現在,大家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自己的生活片段。然而,這並沒有使我們的生活更「滿足」。相反地,這正使我們落入「比較與不滿足」

 

如果我們想要知足,可能需要「定期遠離」社交媒體,以能過上「感恩」的生活

 

腓立比書4:11教導「知足」的秘訣,「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

 

10. 社交媒體不能幫助我們「認識上帝」

如果我們真的認識「上帝是誰」,則可能根本不需要社交媒體。聖經將上帝描述為光、活水、希望、和平、真理、供應者、奇妙策士,祂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是滿有仁慈、公正、慈愛等等。如果我們明瞭祂的「一切所是」,我們便「一無所缺」

 

不知何故,此真理已經日漸丟失,謊言讓許多人相信「我們離不開社交媒體」。若這是你我的光景,要倚靠神勝過社交媒體的誘惑,就是「花時間在祂面前」——透過禱告、讀經和默想神的話語。

 

上帝給了社交媒體無法提供的好東西,我們與上帝獨處的時間總是值得的!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這是神在耶利米書29:13賜下的保證。

 

若我們專心尋求神,神必讓我們尋見。(圖/shutterstock)

 

 

精選要聞》

留在曠野有神蹟,卻非神命定 寇紹恩牧師:走「新路」,先脫下「成功經驗的鞋」!

領袖常見三大地雷與解方! 馮珮牧師:團隊互動一切細節,都在傳達「福音是什麼」

影 / 總體競爭力全台前五強 縣長楊文科:感謝上帝,謝謝各位禱告,新竹縣確實正在提升

【森日禮】奉獻專案》點此奉獻

https://news3pic.cdn.org.tw/uploads/big/c6b6b081228d9ff9b2f8edfa816b09aa.jpg

今日報FB社團/每日更新》立刻加入

https://news3pic.cdn.org.tw/uploads/big/55b3a6ea21d67b4da6cff638c26cb129.jpg

LINE官方帳號/每周更新》加入好

LINE社群/每日更新》此加入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