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愛裡無刑罰》一書,藉由一個牧者外遇的故事,帶出「刑罰」與「管教」兩者間的多面向思考。(圖 / Unsplash)

2009年,《愛裡無刑罰》一書的作者丹尼・席克,其團隊中的實習生與牧師發生了婚外情,如果此經歷發生在你的生命,或是所牧養的人身上、所參與的事奉團隊中,你會怎麼做?

《愛裡無刑罰》(Unpunishable)一書,由丹尼・席克(Danny Silk)所著、異象工廠出版發行。藉由一位牧者外遇的經歷,帶領讀者分別進入「犯錯者」與「施行刑罰者」各自的想法,由此引導出「如何真正活出悔改、和好及恢復的生命」,進而推己及人;除了個人生命以外,也能在人際關係、家庭、教會和所處的組織機構中,營造出「愛中不帶恐懼」的文化。

 

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約翰一書4:18

 

丹尼・席克在書中一開篇,以一段真實故事為例。2009年,一位事奉學校的實習生表示,自己曾與也是同在團隊中事奉的「牧者」有過婚外情。實習生所提及的牧者,名為班・阿姆斯壯(Ben Armstrong),他也坦言不諱,該實習生所言都是事實。

 

書中藉此故事,拋出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果這樣的經歷發生在你個人的生命,或是你所牧養的人身上、你所參與的事奉團隊中,你會怎麼做?而多數人的反應,不外乎是憤怒與受傷。

《愛裡無刑罰》一書,由丹尼・席克(Danny Silk)著,異象工廠出版發行。(左圖/丹尼・席克 FB,右圖/Asia for JESUS 國度豐收協會 FB

 

尊榮文化,是「包容脆弱的文化」

然而,回到本書主題「愛裡無刑罰」,領我們重新思考,在人所犯下的錯誤面前,當如何以「真理中有愛、愛中有真理」來應對?

 

尊榮文化,是愛與家庭的文化,也意味著,是願意對脆弱敞開、展現包容心態的文化。意即,一個人要願意選擇投入一段關係,並且讓他人的行為「可能」影響自己的生命。但活在這樣的文化裡,需要冒一個險:有可能會發生「極度傷人」的事情。

 

這就是為何,這世上極大多數的人,都寧可犧牲掉真實的愛與群體關係,只求明哲保身。但在尊榮文化面前,即便雙方關係因一個錯誤決定而受損,甚至不復存在,仍會為了心與心的連結,而把「自我保護」置於「次要位置」

 

當刑罰遇見管教

故事中的阿姆斯壯,後來怎麼了?書中提及,他一共歷經兩次外遇,第一次,教會停了他的服事,卸下牧師一職、改任總務,並暫停其牧養工作;第二次,則在相距12年後,他在同樣問題上跌倒,但這次,他受到協助,並與家人一同真實去面對生命中的真正問題。

 

前者是「刑罰」,後者是「管教」,兩者究竟有何不同?

 

刑罰,除了會讓一個人感到羞愧、丟臉、沒用以外,同時會導致扭曲的想法產生。例如,自己再也沒機會或資格,從事熱愛的工作,阿姆斯壯的例子來正是如此。依刑罰而生的想法,最常見、但也最難以拔除的信念,則是「羞恥感」。羞恥感是一股強烈至極的痛苦感受,讓人深信自己一定有某些問題,因此不配被愛,也無法歸屬於任何一群體。

 

但「管教」則不同,它使人面對自己生命中真正的問題,好建立全新的生活,用以面對往後的自己。

刑罰與管教,事實上,兩者存在差異。(圖/Asia for JESUS 國度豐收協會 FB

 

刑罰文化背後的三種信念

管教與刑罰結出的果子大不相同,何者是在真理中「更應當追求的」,也顯而易見。那麼為何,人們在面對過犯時,仍總是輕而易舉地投入刑罰的思維中,而非管教呢?

 

因為,刑罰的思維有以下幾種特性:

1:讓人以為擁有實權

選擇用刑罰來面對一個人犯的錯,會讓人「誤以為」,自己能掌握錯誤所及的傷害層面,因此衍生出錯誤的安全感。這是一種保護,好讓人不選擇較冒險的方式:管教。

 

2:不需有任何作為,姿態擺對就好

犯錯的人一旦接受刑罰,會產生一種想法:「以受害者的姿態面對就好」,因為,從某些面向來說,接受刑罰相對容易,那代表不用尋求饒恕,也不用付上悔改的代價。

 

3:不知道有其它可應對的方法

大多數人並沒有見過、或是經歷過「傷痛者得醫治,犯錯者被導正」的經驗。因此,「犯錯 = 刑罰」成為一項很自然的選擇。沒有太多可參考的經驗與做法實際被傳承,自然而然,也無法型塑成熟且可參考的做法。

 

只想掌控局面,還是試圖修復?

在愛中區分出刑罰與管教,有一個關鍵,即是「溫柔的靈」。書中這樣詮釋道:「想像嘗試要去摸一頭鹿,唯一能夠成功摸得到牠的方式,就是必須讓那頭鹿相信,我對牠不構成任何威脅。必須盡可能地降低雙方在接觸過程中的焦慮感,讓那頭鹿知道,完全沒有要控制或傷害牠的意圖在兩者當中。」

 

溫柔的靈的信念是,「我用不著控制你,也不會怕你或怕你惹出來的麻煩;我沒有要刑罰或是羞辱你,只是想要幫助你離開這個深淵。」

 

以下是讓人在面對刑罰或管教,倚靠溫柔的靈,在愛中而非在刑罰或恐懼中,用以應對的五個方法:

1. 同理心:

先打好信任基礎。若遇到需要面質的情形,可試試看使用以下的視角或態度,例如:「你經歷這些也很痛苦吧」、「這一定很難說出口」、「我看得出來這對你傷害有多深」……

 

2.授權(原文為「Empower」):

悔改跟轉化是兩層面的事,悔改是心意上的改變,而轉化是看得見的實質改變。可引導對方真正思考:「你覺得問題出在哪裡」、「你打算怎麼做」。

 

3.探究:

找出引發問題的真正病灶,並思考有哪些人受事件所波及。

 

4.教導(原文為「Educate」):

引導對方思考,自己願意做什麼來解決問題,並妥善收拾與善後。

 

5.期待:

設立解決完問題的日期,並定下目標,可用以下方式切入:「誰可以協助參與整個過程?」、「有人會知道你是否一切都好嗎?」

 

耶穌來,是要我們看見,可以用一個更好的方式,去回應人類所惹出來的麻煩——除了悔改、和好及恢復以外,別無他法。

 

這個方法,不僅能夠徹底從一個人的生命中挪除掉恐懼、羞愧和刑罰,也可用賦予他們的能力,把問題從根部一次剷除乾淨,並持續活在光中,並以與神、與自己、與他人的連結關係為重。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