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防治青少年自殺,要靠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郭千哲醫師鼓勵父母:「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圖/shutterstock)

2020年,台灣自殺死亡人數,共3,656人,近五年自殺死亡率趨於平穩或些微下降,然而青少年的自殺死亡率卻「持續上升」。輕生身亡的個案中,約有八、九成在生前患有憂鬱症。然而,父母親平時若能多關心、傾聽家中的青少年孩子,並留意其在網路媒體的活動,當青少年的傾訴對象,是家人或教會中靈命成熟的弟兄姊妹,而非網路社群時,可大幅減少「網路霸凌」機率,避免青少年尋短的憾事。

據國內調查發現,臺灣高中職學生每7人中有1人、大學生中每5人有1人,有明顯的「憂鬱情緒」;臺灣青少年族群自殺率和自殘率「逐年提升」,高中職生、大學生休學人數也有增加趨勢,失學、失業的「雙失青年」中,自殺與憂鬱族群更令人擔心。

台灣近5年自殺死亡率趨於平穩或些微下降,但青少年的自殺死亡率卻「持續上升」,值得密切注意。(圖/郭千哲醫師 提供)

 

青少年的心感冒了,家庭與網路影響深
本應充滿陽光的青少年,何以籠罩憂鬱陰霾呢?自殺防治中心分析3大原因,分別是:1)精神健康(約36.3%)、2)家庭與親密關係(約32.9%)、3)學校適應與霸凌(約10.7%)。事實上,三者間環環相扣,而憂鬱症更是「最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醫師郭千哲,長年投入「自殺防治」的研究,他表示,「憂鬱症是心靈的感冒」,毋需以異樣眼光看待。青少年憂鬱症的原因,除生理因素、課業壓力外,更特別在家庭及網路媒體帶來的影響


郭千哲醫師表示,「憂鬱症是心靈的感冒」,呼籲大家勿以異樣眼光看待憂鬱症患者。(圖/郭千哲醫師 提供)

1. 欠缺家庭與支持系統

台灣離婚率屢創新高,家庭氣氛不睦,造成青少年憂鬱症罹患率提升;在少子化、父母忙於工作的情形下,青少年遇到困難,無可傾訴對象,以致將情緒積壓心中,最後引發憂鬱症。在眾多高風險家庭中,外配家庭子女罹患憂鬱症的狀況,值得學校與社會關切

許多婚配外籍配偶者,本身健康狀況與社經條件處於較弱勢,也未善待遠嫁來台的妻子,家庭問題叢生,外籍配偶離家出走的情形屢見不鮮。孩子面對父母的衝突、甚至暴力相向,在不穩定的家庭中成長,壓力無可言喻。當青少年沒有健康的家庭支持系統,又不懂得尋求幫助,憂鬱症便悄悄找上門。

家庭氣氛不睦,孩子容易將情緒積壓心中,引發憂鬱症。郭千哲醫師指出,外配家庭子女罹患憂鬱症的狀況,值得社會與學校關切。(圖/shutterstock)

2. 網路媒體的影響:

網路社群崛起,深受同儕影響的青少年,格外容易在網路上尋求慰藉。在各種美食、購物的照片下,不免引起「比較心理」,不滿足的情緒也容易導致憂鬱。

因社群媒體發達,現在的孩子比過去較為早熟與敏感,同儕關係、戀愛都變得更加複雜。這是現在教會牧養青少年實務中,必須重視的課題。

 

不同於過去二、三十年,孩子交了壞朋友,多半有跡可循,現今網路具「隱匿性」,孩子們在網上的動態,父母難以掌握。當家庭無法提供溫暖時,孩子在同儕或網路上尋找同溫層的狀況增加;然而,現今除了校園霸凌,網路霸凌並日益嚴重。

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影響甚鉅,社群媒體易引發「比較心理」,進而造成憂鬱,網路霸凌也戕害青少年心靈。父母若能多關心孩子,即可減少青少年在網路上尋求慰藉的情形。(圖/shutterstock)

 

憂鬱少女尋求幫助,迎向陽光

郭千哲醫師分享自己曾治療的一名憂鬱症青少年個案。前來求診的是15歲女學生,母親為外籍配偶,家中經濟環境不佳,父母的教育程度皆不高。女學生在校學業表現落後,遭同學霸凌,有輕生念頭,經診斷罹患憂鬱症。

 

所幸她於學校中、遇到一位理解自己輔導老師,陪伴她至高中。女學生也在醫師治療下,逐漸好轉。

 

根據統計,21.1%的國中生、及18.7%的高中生,曾經認真想過自殺,但當被憂鬱情緒困擾時,只有1/10的學生會向輔導老師求助,更有高達3/4的學生不會將問題告訴家長。
 

郭千哲表示:「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容易衝動,憂鬱症青少年若沒有健康的支持系統,容易自殺或吸毒、走入歧途。而教會,是很好的支持系統。

郭千哲醫師臨床個案中,有憂鬱少女因輔導老師陪伴,加上就醫治療,走向康復之路。他表示:「教會是很好的支持系統。」(圖/shutterstock)

 

改變觀念、調整生活、求助專業,陪伴憂鬱症青少年破繭而出
當家中青少年出現學業成績下滑、專注力難集中、拒學、與家人衝突增加,身體出現莫名不適、飲食習慣改變,或是睡眠作息改變、情緒變得焦躁,對於過往喜歡事物較不感興趣,人際關係變差,甚至以「自殺」開玩笑...等等,就可能是憂鬱症的警訊。

 

此時,家長需予以更多關心,並包括改變父母本身的觀念,平時亦可透過生活上的調整,幫助青少年重拾身心靈健康。


1. 觀念上的改變
(1) 陪伴孩子找到出路:父母有義務關心孩子的課業學習,若只重視學業成績,孩子易產生挫折感,認為自己沒有用、沒價值。與其一味強調智育,不如陪孩子「發掘天賦」,找到屬於他的路。

 

郭千哲醫師強調,「知識不等於智慧。我們不只要提升孩子的知識,更要培養孩子『智慧』。」箴言2:6,「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在孩子小時,父母就以真理教養他們,便能使其有「屬天智慧」。

 

郭千哲醫師分享,「所羅門王寫的箴言,蘊含40歲成人的智慧。小孩子熟讀箴言,如同擁有40歲的智慧。以色列人從小熟讀聖經舊約,其中飽含上帝的知識與智慧,(以致)他們在各個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比較多,不是沒有道理的。」


父母親有義務關心孩子的學業成績,更重要的是陪伴孩子找到自己的路。(圖/shutterstock)

 

(2) 建立健康的自我觀、人生觀:

青少年正處於由孩童邁向成年的階段,身心皆處於劇變階段,對人生有諸多徬徨,若身邊有個「人生導師」陪伴、引導,可彌補家庭功能的不足。
 

據郭千哲觀察,當出現問題的青少年來到教會中,接受關懷牧養,便進入一個「健康的支持系統」。

 

孩子透過聖經教導,能建立健康的自我觀與人生觀,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從上帝的眼光來看自己與他人,就有足夠的心理能量面對家庭、課業壓力,乃至校園及網路霸凌,如此,將減少青少年自殘、自殺的憾事發生。


2. 從生活中調整
(1) 飲食
在飲食上,可多攝取優質蛋白質的食物,適量食用富含Omega 3、色胺酸和維他命B群的食物,如深海魚油、堅果、深綠色蔬菜等,
以及可令腦中血清素增加的食物,如豆腐、乳製品、雞蛋及堅果等,亦可降低憂鬱情形。

 

(2) 日照、接觸大自然:適度的日曬可促使人體產生維他命D3,有助「穩定情緒」。走出戶外,登山看海,能使心胸開闊。當家中有憂鬱症患者,家人陪伴外出,也是愛與關懷的傳達。

 

(3) 電腦置於公共空間
當代孩子是「社群網站原生代」,在電腦前看到什麼樣的訊息,父母無從得知。郭千哲提到,不要讓孩子在房間獨自使用電腦,建議將電腦置於家中公共空間,父母監督得到,能使孩子減少瀏覽不當網站的機會。

 

然而,這只是手段,正本清源之道,是讓孩子感受到「愛與關懷」。當家庭中有足夠的「吸引力」,便能抵擋外在的各種誘惑與試探。


父母改變觀念,幫助孩子調整飲食、生活,多接觸大自然,將電腦置於公共空間,都是幫助孩子避免或走出憂鬱症的方式,然而最根本的是,讓孩子感受到愛與關懷。(圖/shutterstock)


3. 尋求專業協助
當青少年發現自己,或家長察覺到孩子長期有情緒上問題,在思想、生活調整之餘,仍未改善時,則有必要尋求專業協助。無論是學校輔導老師、醫院社工師、心理師及精神科,都具有心理輔導專業,及早發現,陪伴青少年找回身心靈健康,即可減少青少年自殺及自殘機率。

求醫不代表一定有問題,」郭千哲表示,求醫是為提供專業評估之機會,幫助父母更了解孩子狀況。透過諮商、藥物治療,與配合生活調整,很多憂鬱症患者能重回正常生活;後視病情好轉,在醫師指導下逐漸減少藥量,甚至有機會不需借助藥物,與憂鬱症和平共處。

面對憂鬱症患者,該怎麼說?

1. 別只單說「你還好嗎?」和「加油!」,需要的是傾聽心聲

當我們去關心情緒低落的人時,最常說:「你還好嗎?」、「加油!」,孰不知這樣的話,對憂鬱症患者可能沒有幫助,反而讓無力走出低谷的他們,朝向更深的自責與羞愧中。

2. 可說「你(妳)辛苦了!」和「我陪你一起禱告」
傾聽是最好的陪伴。面對憂鬱症青少年,我們可對他們說:「你辛苦了!」、「我陪你(妳)一起禱告!」

 

青少年處於「心思敏感」時期,罹患憂鬱症的青少年尤是如此。家長若能體諒孩子面對的壓力與辛苦,予以同理,孩子們也會願意敞開心房,將自身遭遇的困難告訴父母。

 

教會弟兄姊妹對於患有憂鬱症的青少年,當抱持接納、敞開的態度,用上帝的真理引導,以禱告扶持,藉由眾人禱告,相信神必在孩子身上動工,成就祂美好的心意。

 

挽回一個懸崖邊的青少年,就是為國家社會種下未來的希望種子

 

郭千哲醫師以箴言22:6建議基督徒父母——「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在孩子小時,父母可帶孩子參加教會兒童主日學,將真理澆灌在其心中。同時,教會中有良善的同儕團體、與孩子一同長大,日後成為屬靈同伴。教會中的長輩及弟兄姊妹,亦能長期關愛孩子,何等幸福。如此,當孩子處青少年時期,就有「正向拉力」,把他們帶回到神面前,有助人格的成熟發展。

--------------------------------------

基督教今日報提醒您,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 反霸凌專線:0800-200-885

 

 

精選要聞》

斜槓牧師莊俊寅今早安息主懷 服事到最後仍未停歇!

每日讀經禱告遇瓶頸? 劉彤.楊錫儒.陳吉松三位牧長,私下靈修秘訣大公開!

醫師讚嘆:「是你的神救了你!」 腫瘤曾覆蓋半臉,血流不止,第三次手術已無癌細胞

【聖地咖啡禮盒】奉獻專案》點此奉獻

今日報FB社團/每日更新》立刻加入

 

LINE官方帳號/每周更新》加入好

LINE社群/每日更新》此加入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