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施以諾教授 提供)

近期富少因擦撞車禍而出手毆打大學生的新聞浮上檯面,許多人不禁質疑:是什麼樣的深仇大恨,才會大打出手?擁有多年精神科職能治療經驗的施以諾教授受訪時分享,「也許我們會覺得『當事人』很可惡,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當事人』。」讓我們一同學習,當被冒犯時,試著用這四個方法調解情緒。

事件更新》今(12)早台中榮總醫師出面回應,18歲宋姓男大生已甦醒,昏迷指數獲得控制,且「叫名字會有回應」,待病情穩定後,會拔除吸呼器並觀察三天,院方也會檢測是否留有後遺症,若下周狀況良好,則可轉至普通病房。

 

談到「被冒犯後的情緒管理」議題,施以諾教授強調,憤怒本來就是人類會有的一種情緒,但如何控管情緒,則需要智慧。

 

被冒犯時,如何調解負面情緒?可參考以下四種實用方法:

1.善用生理(ex:呼吸……)調節心理。

被冒犯的感覺並不好受,有時可能令人氣得想要出拳,彷彿心裡薄薄的自制力也即將瓦解。施以諾教授分享,其實「生理」與「心理」變化會相互影響,如情緒低落時容易茶不思、飯不想,身體出狀況時心情也不快樂。

 

因此,當我們感覺憤怒值達到某個「臨界點」,或可能連自我的「精神喊話」也起不了作用時,建議可以先深呼吸、吐氣,多做幾個循環,讓生理的舒適度,慢慢影響心理,再來好好面對問題。

 

2.第一時間少發言/發文。

如今是網路世代,人們吵架不見得是「面對面」,也有許多人樂於當螢幕背後的「鍵盤殺手」。當我們與他人起衝突時,容易習慣性地在網路上發言、發文,期望親朋好友們能夠理解、與自己站在同一個立場,久而久之,這樣的「討拍文化」便衍生出許多盲點與隱憂。

 

舉例來說,若我們在與人起衝突後,第一時間發表含有針對性、情緒性字眼等文章或言論,不僅情緒無法得到抒發,還容易越想越氣;再加上網友們的熱烈回應與意見湧入,對於正值氣頭上的人,其實不易分辨是非對錯,反而會讓自己的處境越發混亂。

 

因此,建議第一時間不要隨意發表意見,等待自己的情緒冷卻,再來處理問題,才是明智的決定。

 

3.不隨當事者言論起舞。

再者,我們不應隨著當事者的言論起舞。以此次事件為例,加害者的父親於媒體前表示,兒子會有這些舉動,是單親家庭等因素所致,但事實是否真如所言?除了當事者,外界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若我們隨意被這些言論牽動心思意念,可能為社會帶來負面影響。施以諾教授提到,這番言論對於單親家庭來說,是不公平的,並非每個家庭組成背景相似的人,都會有如此的情緒反應或舉動,提醒社會大眾要在真理上站穩腳跟,謠言止於智者。

 

4.不遷怒。

現今社會上似乎出現了一種「公審文化」,當一位嫌犯的罪刑曝光後,大批網友們會開始「肉搜」其身分,「起底」過去這位嫌犯所做的一切,包含他曾經待過的公司、代言的產品和昔日言論等等,彷彿因這位嫌犯做的一件錯事,就全盤否定其過往人生的所有經歷,有些人甚至會開始抵制這些公司和代言的產品。

 

但是,有沒有可能這些公司和商人,並不了解這位嫌犯的性格,或是當時嫌犯工作時,他的表現一切正常?「抵制無辜的人,某種程度上也是另一種不理智,(當我們)譴責當事人(的行為)不理智時,我們自己要先理智。」

 

他應該是「好人」,怎會有這種舉動?

我們看見有些社會案例,也許犯罪者在鄰里、朋友圈的名聲並不差,理當是個「好相處的人」,為何會犯罪?

 

施以諾教授以聖經人物該隱的例子分享,該隱曾憤而殺了弟弟亞伯,但「該隱」這個名字,其實意為「得著」,也許是他的父母-亞當和夏娃為他取的很屬靈的名字;而許多家庭的父母都是敬虔的基督徒,但這不代表其後代子孫就永不犯罪,不會有做錯事情的時候。

 

因此,與其去定義哪些人「會不會犯罪」,倒不如隨時自我提醒,不要衝動行事。

 

施以諾教授說,「也許我們會覺得『當事人』很可惡,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當事人』。」正因為知道自己的軟弱,所以才需要謙卑下來,用真理的眼光來看待每一件事情,以信仰教導為行事準則。

 

精選要聞》

代禱》命危大一生,事發當晚參加教會聚會 台中策盟發起代禱,求主醫治與保守

當「這種狀況」出現,上帝就必祝福! 張蒙恩談企業家思維:你願意單純地相信祂嗎?

想追對方? 用「屬靈的方式」勇敢追愛!

【聖地咖啡禮盒】奉獻專案》點

 

今日報FB社團/每日更新》立

 

LINE官方帳/每周

 

LINE社群/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