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劉道訓長老改良皮影戲成為「紙影戲」,並在台灣各地社區、學校、單位演出。      (照片提供/光鹽民俗藝術團)

「兩手托起千秋將,孤燈照出萬古人」一副古早時期著名的對聯,道出皮影戲只藉一盞燈、一道屏幕和手中的戲偶,便展現歷史高潮迭起的舞台魅力。中國古代曾是家家戶戶重要娛樂的皮影戲,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雖已成傳統,但屏東光春教會的劉道訓長老為它拂去歷史塵埃,將老舊技藝改造為宣教利器。他發揮巧思,使皮影戲30年來不僅成為兒童主日學的獨特教材,改編的聖經故事劇本也讓許多長輩流下感動流淚。

看不見的師傅帶領 劉道訓改良皮影戲獲榮譽學位

劉道訓長老教小朋友如何操縱戲偶。      (照片提供/光鹽民俗藝術團)

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劉道訓是家中第四代基督徒。由於家中經營托兒所,後來便加入經營的行列,擔任娃娃車司機。有天在托兒所的美術課中,他看見陳處世老師以皮影戲偶對小朋友說故事。當時台下一張張專注的臉,吸引他的目光,於是決定向陳處世拜師學藝,並創立「光鹽民俗藝術團」。

當時擔任教會主日學老師的劉道訓,一直很希望能將皮影戲用在主日學,於是邀請陳處世一同改良皮影戲。結合繪畫興趣和汽車修護本業專長,劉道訓將皮影戲改成「紙」影戲,不僅簡化製作、降低成本,還發明立體影窗和燈光特效,讓皮影戲不只侷限於晚上表演,更增添聲光娛樂效果。

劉道訓又以聖經故事為基礎,改編挪亞方舟故事為《回想最早的大毀滅》,在主日學首次演出。在和朋友合作改編的《浪子回頭》中,劉道訓則以道地台語配上現代場景,呈現小兒子花天酒地的生活,畫面就如同電視鄉土劇,拉近與許多長輩的距離。

2009年,劉道訓還榮獲英國劍橋榮譽名人中心授予榮譽學位,以表揚在紙影戲領域的貢獻。劉道訓認為,雖有陳處世老師指導,但在改製皮影戲的過程中,他常覺得有位「看不見的師傅」給他源源不絕的創意和巧思,他相信是神一步步的帶領。

滿腔熱情為主發光 過程學習順服功課

經改良的戲台讓皮影戲在白天晚上都能表演。      (照片提供/光鹽民俗藝術團)

熱衷於紙影戲福音事工的劉道訓,曾為此離開工作,全心投入演出,但最後還是迫於經濟壓力選擇放手,回歸正職。原本無法諒解的妻子及孩子因著看見丈夫的順服,也決定加入事工,在假日時全家駕駛廂型車載著滿車舞台、道具到各處演出。

劉道訓表示,自己一開始太想靠自己把事工擴大,但上帝卻在過程中要他學習順服的功課。現在劉道訓任職於屏東光春長老教會,在過去30年中,他走遍各地社區、學校或在教會演出,接觸許多非基督徒。

為了藉紙影戲傳福音,他總會在戲劇結束後,進行有獎徵答。每當有人疑惑為何命名為「光鹽」皮影劇團,他總會為神作見證,告訴人因著皮影劇團成立的目的是要為神「作鹽作光」。

劉道訓長老和教會弟兄一起合作改編《浪子回頭》,以道地台語呈現,感動許多長輩。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