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舊鞋救命」發起人楊右任、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戴繼宗、台中思恩堂主任牧師杜明達。(圖/直播截圖)

近期地震、天災、人禍不斷,加上全球疫情肆虐,種種跡象,得見「末後的世代」來到、離耶穌再來的日子近了。然反觀這世界,還有「20多億未得之民,卻僅有1%(福音)資源!」針對未來宣教,眾牧者疾呼:「不做宣教士,就做宣教事!」盼望眾基督徒,手牽手、心連心回應大使命。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教會也有極大轉變。對此,台灣華福與洛桑台灣委員會,接連舉行3場「未來教會線上座談」,期盼透過牧者間對話、交流,找出「未來教會」的可能方向。

 

1月21日上午,大會以「普世宣教」為題,邀請三位重量級講員,探討對福音的負擔與想像。

楊右任分享。(圖/直播截圖)

非洲大復興是真的嗎?

舊鞋救命發起人、MOVE差會團隊成員,並被選為「十大傑出青年」的楊右任指出,現今世代,講求「投資報酬率」,期用最短時間,帶來最大效益,但他反其道而行,以「投資報酬率最低的策略」為題。

 

許多人會好奇「非洲大復興」,並問他,「短宣隊在當地宣教,一次可領幾萬人信主,這是真的嗎?」對此,楊右任分享3個觀察,並指出當地真實狀況。

 

1.需融入當地文化

非洲大多信奉「泛靈論」,就算清楚領受福音、受洗後,可能回家後說,「我今天遇到一個外國人,講外國的神,可以洗淨我罪,我受洗了!但我們還是去拜其他神(偶像),若有需要潔淨,我們再拜耶穌。」人民僅把耶穌,當成萬神之中的一位。另一情況為,當地許多人,一輩子都沒身分證,因此會希望得到一張「受洗證明」。

 

舉以上兩例子的楊右任表示,針對不同文化背景,就算人們清楚聽見福音,仍會有「不同解讀」,或因不同因素受洗,因此,了解並融入當地文化,至關重要

 

2.需配合門徒訓練

大部分短宣隊到非洲,心中都期待,要「快速」領多人受洗。有個短宣隊,在貧民區宣教,很快領20多人受洗,短宣隊開心歡慶,但返國後,當初受洗的人,都回到原本的「喝酒」生活。

 

有些人認為,只要用正確的方式,領人受洗,自然會有聖靈教導他們。但其實,一個人受洗後,還需經良好的「門徒訓練」,特別在缺乏福音,或遭受逼迫的地區,更需如此。

 

楊右任強調,不可能「僅」用短宣,就完成大使命;建議可與當地長期扎根的教會、宣教士配搭,助人在信仰上扎根。

 

3.建立教會

建立一間教會,需花許多時間。未得之民,常在戰亂、貧困、未開發之地,需投入更多資金、時間,有時還需學習當地語言。

 

楊右任舉例,若有一個偏遠、未開發的部落,當地僅有1千人,基督徒花10年時間,投入眾多資金,開發當地、給予資源、學習語言、建立教會,最多,也僅能影響1千人。

在非洲,楊右任珍惜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實際走進村莊,拜訪家徒四壁的孤兒寡婦,為他們禱告,分享基督的盼望。(圖/楊右任 FB)

把50萬元,投入「未得之民」宣教中,如同石沉大海,但在教會中舉辦一場佈道會,可立即「見效」。若用投資報酬率的角度思考,將不會有任何人,願意到地極宣教,但神的心意並非如此。

 

馬太福音18:12-14教導,神顧念迷失的羊,願付上極大代價,單單尋回「一隻」

 

曾有人問,為什麼相同價錢,在你們的機構只能挖一口水井,在另一機構,卻可挖兩口水井。他回應,「因為我們在最缺少水資源的地區建設,需經過重重阻礙,自然成本較高。」對方思索後,仍選擇另一個機構,因認為兩口井,性價比更高。

 

楊右任藉此疾呼,「許多時候,宣教的思維,也是如此!」從全球宣教的統計來看,全世界教會人力、資源,99%投入在「已」有教會的地區,但還有20多億「未得之民」—當地沒有教會、從未聽過福音,甚至沒有自己語言的聖經,卻僅得到1%的資源

 

面對未得之民,更難傳福音,但若無人願意付代價,他們將永遠無法得著永生。楊右任鼓勵基督徒,投入時間、金錢、人力,至毫無福音的「乾旱」之地,因那裡最需要基督的「活水」!

戴繼宗牧師探討21世紀的宣教。(圖/直播截圖)

21世紀宣教,不是自我中心、商標、山頭主義

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華人福音事工動員主任戴繼宗,談到華人,如何更積極參與「跨文化宣教」工作?

 

他強調「連結」的重要性。

 

一年半前,夫妻二人離開服事30年的宣教禾場,受邀至華神服事,至今仍印象深刻,其要好的朋友戴維斯牧師,語重心長地分享,「21世紀的宣教的工作,不是自我中心、商標、山頭主義(只主顧自己成長,而不顧整體利益),而是要走向合一、連結!

 

腓立比書1:27教導,要同心回應大使命。約翰福音17章,耶穌差派門徒,也再三祈求神賜下合一的心。其高祖父戴德生,設立跨教會的「內地會」,至今已有來自40個國家的基督徒,齊心努力。

 

他認為,宣教的連結,不僅限於教會、差會、宣教士,同時包含與機構、神學院、宣教禾場、本土教會等,並分享建立良好夥伴關係的要素。

 

首先,要建立彼此接納與信任的關係,若無此前提,將有重重阻礙。戴繼宗現與其他4位神學院院長,會定期同心禱告、祝福、鼓勵,促進彼此連結,號稱「四神湯」。

 

再者,要建立異象有效敞開的溝通;還需善用多元,謹守合一,並建立固定的評估與檢討,最重要的是,「共同求神的榮耀,和祂國度的擴張,願人都尊神的名為聖!」

 

美國牧師羅杰斯(adrian rogers)曾分享,用一支釣魚竿,只能吊一條魚,但連結一條條魚線,成魚網,就可以釣一群魚。路加福音5:6-10記載,彼得因與夥伴同心合作,才能拉起滿載漁獲的網子。戴繼宗鼓勵眾教會,「手牽手、心連心,一同回應大使命!」

杜明達牧師呼籲教會起來宣教。(圖/直播截圖)

期待耶穌再來的教會,都要宣教!

宣教是上帝的心跳!」台中思恩堂主任牧師、中國佈道會董事長、教練網路台灣區負責人杜明達說。

 

馬太福音24:14「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經文中提及「然後」,代表著有「先後順序」,因此,凡事期待「耶穌再來」的教會,都要「先」去實踐大使命。

 

以賽亞書49:6也教導「...你做我的僕人,使雅各眾支派復興,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歸回,尚為小事,我還要使你做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極。

 

由此經文得見,教會復興、增長,在神眼中,僅是「小事」。傳福音直到地極,面向外邦人的「跨文化宣教」,才是大事。

 

有些教會認為宣教,高成本、低效益,還對教會增長無益,或誤以為,教會無法支持宣教士;宣教士一般人無法勝任等。但耶穌的心意並非如此。約翰福音20:21表明,我們所有人已被耶穌差遣,因此,每個人都當問:「神要差我到哪裡去?」

 

杜明達分享「10/40之窗」:位於北緯10度至北緯40度間,從西飛到日本,約65個國家,這些國家僅佔全球3分之一,卻有全球3分之2的人口——超過40億人口,幾乎涵括17億的穆斯林、10億印度教徒,和3億的佛教徒。

 

如此大的禾場,需要眾教會一同回應呼召。他鼓勵每間教會,都承接宣教大使命,「差會所做的,就是教會應該做的!」每位基督徒,「不做宣教士,就做宣教事!」

 

未來教會回應呼召的三個議題

最後Q&A對談,由台灣華福理事長黃志靖長老、淡江教會主任牧師莊育銘、聯合差傳代理秘書長夏超凡、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柳子駿,共同回應當日主題,並分享未來教會的3議題。

 

小型教會如何回應?

聯合差傳代理秘書長夏超凡,非常認同今日議題,但台灣有眾多1、2百人的中小型教會,當如何踏入宣教?是一大難題。

 

他表示,現今資訊隨手可得,包含聯合差傳等網站中,都有許多宣教相關免費資源,可自行運用,並表示,未來跨文化宣教的模式,不再只有單一方式,而是可用多元途徑,傳揚福音。
 

年輕一代的宣教士在哪裡?

淡江教會主任牧師莊育銘,提出關鍵問題,「年輕一代的宣教士在哪裡?」他認為,年輕人看重「生活型態」,強調態度、姿態、價值觀。不採用傳統策略,而是希望被聆聽,成全,渴望活出獨特性。

 

今天的講者楊右任,就是最好例子。他現年僅34歲,就已用舊鞋救命的方式「跨文化宣教」,帶來極大影響力;教會中,楊右任帶領年輕的新媒體同工團隊,許多時候,放手讓團隊自行操作,反而有更好成效。

 

莊育銘的3個兒子,更是「立志不要讀書」,其中,22歲的兒子想當宣教士,因此,夫妻用很大的力氣,幫助孩子找到「非主流」的出路,若每個牧師,都願意用父母的心腸,聆聽、成全,多陪伴年輕人多走一哩路,定會有更多人起來,用多元方式傳揚福音

 

如何宣教?

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柳子駿指出,未來的福音模式,一定會超越人的想像,過去用醫療、教育宣教,現在用新媒體、環保議題、舊鞋救命等議題宣教,神在宣教上有很多啟示、創意。「現在(有些)教會每個月只有談一次,宣教日、宣教會、宣教年等,但未來要『更常』談論!

由左至右為:台灣華福理事長黃志靖長老、淡江教會主任牧師莊育銘、聯合差傳代理秘書長夏超凡、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柳子駿。(圖/直播截圖)

 

相關閱讀》

探討2022教會走向》「未來教會」的未來在哪裡? 福音有多大,教會就走多遠!

 

精選要聞》

代禱》中興醫院出現確診,公家機關的祭司興起!「求神給我們一個神蹟,讓疫情止息!」

廠長自殺前見「邪靈恥笑」,白袍者為他守望 靈異體質成「聖靈充滿體質」:我服祢了!

每個人天生就是領袖! 顧其芸牧師:要建造使徒性的教會

 

未來趨勢?隱憂?基督徒不能忽視的議題!

【積佳國際溫和洗髮組】奉獻專案》點此奉獻

LINE官方帳號/每周更新》加入好友

LINE社群/每日更新》點此加入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