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片來源/今日報圖庫)

21世紀最深刻的文明產物就是「貧富差距」,這個問題造成許多社會的不安與政治的動盪。世界展望會長期致力於幫助「貧窮當中的貧窮」,倡導「與貧窮人同行、向貧窮人學習」,這提醒了我們,富者並沒有更高人一等,幫助人者也不要有特別的「優越感」;相對的,貧者當中有很多智慧是值得學習與尊敬的。

關懷貧窮者 是神託付的重要使命

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杜明翰指出,關懷貧窮者,是神給人的最大託付。 (攝影/記者吳佳玲)

 

以賽亞書58章6~8節:「我所揀選的禁食…不是要把你的餅分給飢餓的人,將飄流的窮人接到你家中,見赤身的給他衣服遮體,顧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嗎?這樣,…你的公義必在你前面行;耶和華的榮光必作你的後盾。」

 

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杜明翰指出,《聖經》一再提醒,對於世界上的公義、貧窮、受壓迫、不自由的,都有一份責任,也是神所託付最重要的大使命。

 

但貧窮是甚麼?絕對貧窮,是一個家庭每日生活費低於聯合國制定的一美元貧窮線以下;相對貧窮,是一個家庭的收入少於該國的中間收入的50%。而這些標準只能衡量「外顯」的貧窮,對於社會更深結構性的「心靈貧窮」並不適用。

 

但是釐清對貧窮的認知很重要,因為這決定了我們要提供給窮人甚麼幫助。貧窮通常被界定為弱勢,但實際上,貧窮不能僅從物質的表向去界定。

 

物質缺乏的窮困之地 仍舊擁有生命的春天

有很多貧窮中的智慧,值得學習。 (照片提供/台灣世界展望會)

 

杜明翰因著台灣世界展望會的服事,常有機會去到一般人所認為「最貧窮、落後」的國家,例如南蘇丹,在過去4、50年間,有200萬人因為內戰、饑荒而死亡,造成400萬人無家可歸。

 

在那裡,冬天仍舊頂著40幾度的高溫,醫療資源極為缺乏,沒有水電或道路,很難想像世界上有這樣的地方。但每個人的額頭上彷彿寫著:「幫我一把,讓我的孩子活下去。」他們有比台灣超過100萬個理由活不下去,卻是充滿熱忱與彼此相愛的心,為了孩子努力的想活下去。

 

「這讓我反思台灣,很多人無路可走,但真正沒有路是在這裡(南蘇丹),台灣怎麼會無路可走?」杜明翰說,但在他們當中,沒有聽到任何一個人得憂鬱症或想自殺的。

 

「本來我們以為是帶著耶穌的愛去那裡幫助他們,後來才發覺我們錯了,那裡80%是基督徒,耶穌早就在那裡,我們不過是跟隨耶穌的腳蹤,神給我們一些機會去服事而已。」

 

他們物質雖貧窮,但心靈卻很富有。在台灣,真的很多富有的人都不如他們,這也讓杜明翰更深思考,甚麼是富有?甚麼才是真正的貧窮?貧富實在不能單從人類所定義的去定義。往往從貧窮當中,可以看見上帝所給予豐富又特別的恩典;在服事窮人的過程中,也有很多貧窮中的智慧及故事值得學習。

 

是否「真貧窮」 關鍵不在錢而在人神關係

從《聖經》屬靈角度來看,貧窮是人類墮落後,帶來各種毀壞的關係,而失去上帝所賜的公義、和平、平安和喜樂。

 

因此,杜明翰認為,和上帝關係破碎,以至無法接納自己,才是真正的貧窮者。很多時候,窮人之所以貧窮,因為有「受傷的自我形象」及「內化的貧窮」,認為自己是被上帝撇棄,沒有價值與貢獻的。如印度種姓制度下的很多窮人,自認世代「注定」只能貧窮,根深蒂固的觀念,難以被改變。

 

另一種情況,則是非窮人對窮人的「上帝情節」,加深窮人的貧窮。就是既得利益者或富人開始扮演上帝,以暴力、種族歧視或不合理的方式,操控與利用窮人,如人口販運、童工、少年兵等問題。

 

貧窮的真正解決之道 用愛挽回、建立自信

 

杜明翰說,展望會多針對窮人的缺乏,提供物質協助,但這只是解決貧窮的「症狀」,並沒有解決貧窮的「根源」。窮人需要被轉化,被賦與能力,被組織、動員起來成為主動的參與者及自己生命的主人,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唯有愛可以把他們挽回,重新找回自己的關係。

 

有一個非常真實的見證,就發生在盧安達。1993年當地發生大屠殺,之後展望會開始設立很多輔導機制,幫助他們消弭仇恨。就在15周年時,一位基督徒媽媽分享說道,自己的孩子在這場大屠殺中被殺了,但她卻認養了殺害自己孩子的兇手,他也是一名未成年的孩子。因為神的愛,這媽媽願意接納這個兇手孩子,接他回家,讓他有機會重新建立與人、與鄰舍,以及與神的關係。

 

一個被遺棄、不被愛、不受到關懷、被每個人遺忘的人,我認為這比一個沒得吃的人,更飢餓,且更貧窮。-德雷莎修女。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