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美崙浸信會不僅是花蓮地標,更在當地不斷領人信主,帶出千人復興。

美崙浸信會不僅是花蓮地標,更在當地不斷領人信主,帶出千人復興。 (照片提供/美崙浸信會)

偏鄉除了好山好水讓人稱羨外,人才流失、資源缺乏、交通不便…等都是為人所知的棘手問題,因此不只一般人到偏鄉長期服務的意願低,連牧者要前往偏鄉委身牧會,不免也會考慮一下…

在花蓮要帶出千人教會的復興看似很困難,但有教會證明了「在神沒有難成的事」!花蓮「唯二」千人教會之一的美崙浸信會,於2005年獻新堂,主任牧師蕭平早在20年前就有感動「教會一定會復興」,致力建造無牆教會,2010年躋身千人復興的行列!

建築象徵五餅二魚 開放式階梯歡迎居民

美崙浸信會成為千人教會的神蹟,可以從教堂外觀說起…

開放式階梯,象徵一雙敞開的手歡迎民眾進入教會。

開放式階梯,象徵一雙敞開的手歡迎民眾進入教會。 (照片提供/美崙浸信會)

「我們教會真的沒有圍牆,就是要和社區零距離!」教堂比鄰大馬路,戶外喇叭型的大階梯直通二樓主會堂,就像一雙無時無刻敞開的手,隨時歡迎社區居民進入。

融合傳統與現代風格的美崙浸信會占地1,300坪,具歌德式壯麗建築的氣勢,外觀根據五餅二魚形狀打造,立志效法其精神,成為行神蹟、奉獻、供應人需要並使人得飽足,以及信心禱告的教會。

雖然20年前還只是個70人的小型教會,但蕭平滿有信心教會一定會復興,所以及早為建堂做預備,因此1992年投入建堂聖工,2002年動工,2005正式獻堂。

教堂外的「立石為記」寫著:「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

教堂外的「立石為記」寫著:「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 (照片提供/美崙浸信會)

過程中發起3次建堂園遊會,共募得250萬,同時帶動會眾向心力與彼此相愛,弟兄姐妹們賣出首飾、金子等,還有未信居民帶著孩子的存錢筒到教會奉獻,在大家全心投入下,募得新台幣一億元的建堂總經費。

成為花蓮市地標的美崙浸信會,不僅讓外邦人眼睛為之一亮,對基督教留下好印象,提升前來聚會的意願,也是花蓮大型及聯合聚會的經常使用場地,祝福國度性事工。

如何從18到1200人? 改變帶來突破!

勇於突破更新,美崙浸信會不斷成長。

勇於突破更新,美崙浸信會不斷成長。 (照片提供/美崙浸信會)

33年前,蕭平來到這間教會時僅有18人,至今已成長60倍。勇於轉型更新,成為教會復興關鍵。蕭平表示,1986年教會內一批人組團上苗栗禱告山,對聖靈充滿的觀念從拒絕到接受;1989年教會的敬拜模式也從傳統走向現代、活潑,在當時開教會風氣之先,真實吸引更多年輕人及未信者。

接著1992年轉型建造「小組化教會」,從原先2個小組不斷倍增;1996年面對教會要維持在1、200人,抑或繼續增長的抉擇,蕭平跟隨內心渴望傳福音給更多人的心志,決定「繼續增長」。美崙浸信會至今發展有124個小組、9位全職傳道人,每週聚會人數1,200人。

蕭平說,很多時後決策都是站在未信者的角度去開發,「為復興願意去嘗試新的方式,我覺得是好事」。

再繼續成長? 懂得拉關係、講台生活化

人才流失為偏鄉牧會的一大困難點,尤其父母親會為了下一代的教育而遷居都市,在信仰上的資源上也較缺乏,不過福音不能受環境阻礙。觀察到當地居民情感密切,所以懂得拉關係,找尋認同感,就有利傳福音,這也是為什麼美崙浸信會要落實小組化,因為可以讓慕道友先參與家庭聚會,建立關係後進而走入教會。

蕭平牧師夫婦埋身花蓮長達33年。

蕭平牧師夫婦埋身花蓮長達33年。 (照片提供/美崙浸信會)

回想教會每次能順利突破成長大關,蕭平覺得美崙浸信會「好像沒有瓶頸」。但去年確實遭遇瓶頸,即使有134人受洗,會眾卻反減20人,為此馬上召開檢討會,並透過各個小組問券調查找出原因,於是今年突破停滯期,增長100多人。

蕭平認為,教會要繼續成長,不僅要向工人傳遞傳福音的使命,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傳道人必須做到「主日講台生活化」。因為每週都有初信者及未信者出席主日禮拜,「要留住人,就不要讓聽道成為門檻」。至於信徒深度造就,可以另外開設裝備課程。

此外,花蓮的基督徒比例高,蕭平認為,許多當地福音機構如門諾醫院、黎明教養院及芥菜種會長期深耕、無私服務,讓一般民眾對基督教生下好印象,功不可沒。

定下2020年達5千人目標 立志一生都要埋在花蓮

美崙浸信會會眾人數目前每年成長16%,教會已定下2020年達到5,000人的目標,蕭平直呼這是很大的挑戰。在國內有5間佈道所(子會)、緬甸有2間,期待每年能繼續拓殖,也已計畫要在南邊拓殖另一間教堂。

蔡志堅傳道預計明年8月接下美崙浸信會主任牧師一職。

蔡志堅傳道預計明年8月接下美崙浸信會主任牧師一職。 (照片提供/美崙浸信會)

今年已66歲的蕭平,明年8月要將主任牧師一職交棒給蔡志堅傳道,自己會繼續配搭教會服事。回想花蓮的牧會歲月,坦承笑淚交織,有人曾勸他離開偏鄉,自己也幾度尋求想前往其他地方服事,但上帝總是不同意,如今回頭來看,這真是「最對的位置」。

「除非上帝有別的帶領,不然我一生將奉獻在這裡!」33年的委身,蕭平只有一個盼望,就是要讓更多人信主,渴望在有生之年看見台灣復興。他相信,也為此興奮!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