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米雅在道聲出版社邀請下於《童書、家庭與信仰》講座分享東榮教會6年半的幼兒主日學教室經驗。

米雅在道聲出版社邀請下於《童書、家庭與信仰》講座分享東榮教會6年半的幼兒主日學教室經驗。 (攝影/記者陳曉玫)

一般教會都設有「兒童主日學」,讓小學以上的孩子接受信仰的啟蒙教育,但在台中東榮教會信仰的啟蒙教育,卻是深根於0~6歲的孩子。每到周日,這段年齡層的孩子不是跟著爸媽待在親子遊戲室或托嬰室,而是在一群教會同工帶領下,進行特別設計的「親子幼兒主日學教室」。

身為事工幕後推手的知名童書譯者米雅,15日受道聲出版社邀請,於《童書、家庭與信仰》講座分享東榮教會6年半以來如何將信仰教育生活化,讓孩子透過感官、感覺、認知學習,進而內化在生命中。

體驗式學習 特製幼兒主日學教案

米雅是幼兒主日學事工的幕後推手,也是知名童書譯者。

米雅是幼兒主日學事工的幕後推手,也是知名童書譯者。 (攝影/記者陳曉玫)

在台中東榮教會擔任主日學老師的米雅,多年前因看見幼兒信仰教育的缺乏,開始思考如何讓0~6歲的孩子,透過圖畫書等簡單易懂的教材也能「上主日學」。於是她帶頭號召少數家長組成讀書會,從閱讀《孩子也能經歷神》、《道在童書》等書開始,慢慢凝聚共識、建立團隊,最後終於促成「親子幼兒主日學」的誕生。

然而,面對可能站也站不穩、坐也坐不住的幼兒,該如何讓他們透過極有限的認知,了解無限的神?

在短短70分鐘的敬拜時間裡,米雅規劃出問安、律動詩歌、手指謠、暖身故事或活動、主題故事與禱告、點心時間等不同內容。從簡單的問安、律動詩歌到手指謠,是老師幫助孩子預備心,進而建立關係的過程;暖身故事或活動為主題故事進行鋪陳,幫助孩子「體驗」教學主題;主題故事與禱告則是透過適合的圖畫書或自創劇場、故事進行。

大部分內容看似都與一般兒童主日學沒有太大差別,課程規劃卻隱含豐富巧思,讓孩子獲得全人學習。例如在談論「創造」時,老師設計了「顏色配對遊戲」、「肢解蔬果」、「兔子也上主日學」等暖身活動,讓孩子親自觸摸或品嘗上帝的創造;在談論「十誡-不可姦淫」等困難主題時,則幫助孩子們認識男女身體構造、小寶寶的由來,進而延伸到保護私密器官的教導,甚至「婚約」的意義。

米雅表示,課程中0~2歲的孩子可能必須在父母照料下參與,基於生理上的需求可能會在課中睡覺或爬行;2~6歲的孩子則大部分已能坐定、集中注意力,因此課程進行中不一定有絕佳秩序,但老師可以學習如何透過活動集中孩子注意力。

不一定完全聚焦聖經 各種專業都可以助人體會信仰

親子幼兒主日學鼓勵家長和孩子一同參與學習過程。

親子幼兒主日學鼓勵家長和孩子一同參與學習過程。 (攝影/記者陳曉玫)

米雅表示,很多人會疑惑,孩子怎麼聽得懂這些課程?但過程中老師、父母所展現信仰生活的樣子、強調的信仰原則其實都會烙印在孩子心中。

「讓信仰從幼年開始紮根在生命中,以至於日後孩子雖面對不同的挑戰,心中也能有根深柢固的信念,就是幼兒主日學最大的意義。」米雅認為,幼兒主日學應是人性化的,也就是體驗式、在地化、開放的讓孩子在生活中經歷神的一切美好,不一定完全聚焦聖經或耶穌的所作所為。

她提醒教會主日學同工,教學中不要忽略孩子都有其獨特性,每間教會的資源也不同,有不同的發展方向,不需要一味的複製東榮教會的作法,而是觀察教會有甚麼專業資源,進而透過這些專業幫助孩子體會神與信仰。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