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一場婚禮中,許多來賓可能都將目光放在新人身上,但新人卻是透過這場「感恩禮拜」將焦點導向上帝。      (照片提供/Allen Fu Image)

「我願意!」新娘的優雅白紗,配上新郎的筆挺西裝,這樣王子、公主互戴婚戒、許下終生的場景,讓許多人即便不信上帝,也爭相湧入教堂舉行婚禮。

然而,在浪漫的童話背後,其實隱含著一門學問,教你透過神為人創造最親密的關係,傳遞一份特別的愛。這堂關於散播福音的「婚禮藝術學」,只要是教會的一份子,不管是不是準新人,都可以「心領神會」…

辦婚禮也得先修學分!?

「我願意!」新娘的優雅白紗,配上新郎的筆挺西裝,這樣王子、公主互戴婚戒、許下終生的場景,讓許多人即便不信上帝,也爭相擁入教堂舉行婚禮。      (照片提供/Allen Fu Image)

如果說婚姻是象徵人類獨立與傳承的第一個社會制度,那麼預備婚禮則像是迎接婚姻的一大考驗。

近年在台灣、韓國,許多教會開始致力舉辦婚前輔導課程,如台北真理堂開授的「迦拿課程」,每次開放報名,名額幾乎「秒殺一空」,內容除了教導經營婚姻關係,最後一門課程就是教人「如何籌畫婚禮」。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婚禮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仔細規劃就能搞定,甚至交由一般婚顧公司處理就好,何必為此特別上課。事實上,除了讓儀式順利進行,婚禮其實隱含著更深的意涵,需要加倍看重。

婚禮從挑鑽戒、拍婚紗、訂婚期、選場地、協調人力、確認流程等,可能在各方意見中經歷無數次協調與修改,過程繁瑣複雜,考驗著新人的人際智慧和面對衝突的決心。

此外,對許多新人而言,自己的婚禮也許就是家人、眾親友的「教會初體驗」,在大多數人仍對教堂婚禮有距離感的情況下,如何舉辦一場順利又有影響力的婚禮也成為準新人必修學分之一。

當神的百姓發出邀請 過猶不及的婚禮藝術

面對教會肢體擺上的婚禮服事,婚禮新人應多一分感謝和尊重,而不是把團契的愛視為理所當然。      (照片提供/台北三峽復興堂)

然而,究竟該如何用婚禮傳福音呢?太過強調信仰可能讓人反感,對來賓的觀感過度妥協又失去婚禮的意義,讓許多新人找不到具體方向。

「重點是呈現基督徒的生活樣貌!」上半年剛過,就已經主持近20場婚禮的台北真理堂區牧蘇奕璋表示,其實教堂婚禮的每個儀式就包含了「福音」,若想在婚禮中主動傳福音要小心流於宗教化,因為「婚禮不一定要弄成佈道會,重要的是讓神的愛透過新人、教會自然流露。」

對於看重以婚禮傳福音的新人,以下則是來自多位牧者的建議:

一、透過婚禮「尊榮父母」
「舉辦婚禮是孩子讓父母知道自己『長大了』,甚至因著信仰生命翻轉、成熟的機會。」蘇奕璋指出,籌備婚禮最大的困難之一在於學習和父母溝通,因此在籌備婚禮的課程中也特別強調「恢復與家人關係」的重要性。

雅歌婚禮顧問公司創辦人羅維正傳道也表示,很多基督徒容易因為父母反對「教堂」婚禮而一味堅持,未體諒父母是因為不熟悉而抗拒。

除了強調體貼父母的心意,有智慧的表達意見、溝通,學習在過程中,甚至婚禮上,以話語和服事的行動尊榮父母,是新人籌備婚禮的重要學分之一。

二、透過見證讓福音自然流露
一場婚禮中,來賓的目光都放在新人身上,但新人卻是透過這場「感恩禮拜」將焦點導向上帝。羅維正建議,新人可以用心準備婚禮誓詞和兩人的生命見證,不要只用上網查到的誓言版本。在親密關係中流露的誠實、真心和敬虔,就是最能打動人的見證。

他也建議新人在挑選詩歌時,可以避開一般賓客難以「理解」的詩歌,著重於透過詩歌帶領貴賓們進入神的同在。

面對平常再三邀請,都不願走入教會的新人親友們,三峽復興堂牧師丁帥之則鼓勵教會發揮創意,讓福音更貼近人心。      (照片提供/台北三峽復興堂)

三、創意+互動性 領人進入神的同在
面對平常再三邀請,都不願走入教會的新人親友們,三峽復興堂牧師丁帥之則鼓勵教會發揮創意,讓福音更貼近人心,或邀請新人親屬上台分享參加婚禮的心情,幫助第一次來教會的賓客更有參與感。

「我手上的兩個紙娃娃就是我眼前的這兩位新人,愛就像膠水把他們黏在一起。」已有多年主持婚禮經驗的丁帥之表示,過去1、2年他開始在婚禮信息中加入「特殊道具」,今年初的婚禮中,他就帶著紙娃娃走上講台,邊講邊「示範」,以此比喻教會、上帝之於婚姻的重要性。

過去,他還曾把喝茶禮、媒人等習俗與文定禮拜結合、穿插,增加雙方家族的親切感,讓非基督徒親友在陌生的教堂中,也能找到熟悉感。

四、新人對教會獻上感恩
羅維正提醒所有準新人,不只顧慮親友賓客的感受,面對所有參與婚禮服事的同工、牧長,也要有多一分體諒和尊重,而不是把團契的愛視為理所當然。

非基督徒的教堂初體驗 見證「使水變酒」的影響力

當新人以感恩為心,將婚禮獻上為祭,除了散發讓人憧憬的神聖氛圍,確實也能產生一股「使水變酒」的影響力,柔和人心。      (照片提供/Allen Fu Image)

從新娘挽著父親的手進場的那一刻,到敬拜、婚約、見證、謝親恩,當新人以感恩為心,將婚禮獻上為祭,除了散發讓人憧憬的神聖氛圍,確實也能產生一股「使水變酒」的影響力,柔和人心。

「我看過一位本來堅持『女兒在教堂結婚就不參加』的母親,後來跟人談到這場婚禮,就直說:『教會很好』!」

蘇奕璋表示,走入教堂對有些非基督徒而言可能感到渾身不自在,但相較一般婚禮,教堂婚禮中堅定的盟約、真情流露的感恩、充滿喜樂與祝福的詩歌,再加上「教會大動員」的團契精神,確實可能讓人從「滿臉不甘願」的進門,卻帶著笑容離開。

更「神奇」的也包括,曾有一對新人因著在籌備婚禮過程中熱心分享兩人信主和交往見證,幾個月下來包括裝潢師傅、房屋仲介都紛紛信主。而雙方家庭部分成員,也因著兒女主動修復親子關係,決志受洗。「到教會參加婚禮,好像進入天堂一般。」婚禮當天,新娘的媽媽和新郎的爸爸第一次踏入教堂時的奇妙感受,也成為他們信主的最後關鍵。

「無論如何,婚禮就是一場向神的敬拜,新人可以做的是思考如何讓人見證、明白神的祝福,以及祂渴望與人同在的心意。」蘇奕璋指出,敬拜、團契、合一、分享是基督教婚禮不變的四個目標,所以籌備婚禮最重要的原則,其實就是回到「感恩」、「禮拜」的觀點來看。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