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北京海澱堂。      (照片來源/北京海澱堂)

北京海澱區中關村,佇立著一棟醒目的4層樓建築,外觀為純白色線柱式不對稱建築,入口處前方聳立一個巨大的十字架,建築頂端「基督教堂」4個大字,大方的展現在路過的行人眼中,這就是北京海澱堂,當地特殊的地標,以及居民重要的心靈中心。

宣教史始於清末 文革期間教堂被迫關閉

2003年前的海澱堂。      (照片來源/北京海澱堂)

海澱堂原屬於北京公理會,1900年清末時,有公理會任子榮牧師來此宣教,成為基督教在海澱傳播的最早起源;1914年該會在海澱龍鳳橋設臨時傳道棚,許多人加入了教會。

1933年6月,教會募款後建成海澱「福音堂」,占地總面積4300平方公尺,教會信徒增至500多人;1954年,大陸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成立,消除教會宗派林立的狀況,海澱教會也加入三自愛國行列。

直到文革期間,教會活動完全被禁止,教會部分房產被占作他用,會友們由此步入「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的試煉中。直到1980年代,大陸改革開放,弟兄姊妹紛紛興起家庭聚會,同心合意為海澱堂的復堂與所需的牧者禱告。

1985年,于新粒牧師來到海澱堂,與其他牧者並近百位會友聯名申請,為海澱堂落實宗教政策奔走;不久後,先前被電子工程學院職工占用的空間終於得到歸還。1985年5月12日主日,海澱堂正式宣佈復堂。

過度期的臨時會所 吵雜環境中擁有最平靜安穩的心

海澱堂的臨時會所,附近歌舞廳、服裝店、網吧、麵館林立。      (照片來源/北京海澱堂)

2001年,時任燕京神學院院牧的吳偉慶牧師,來到海澱堂擔任主任牧師直到如今。2003年時,海澱堂堂址被劃入北京市中關村高科技園區的建設規劃之中,新堂建設已勢在必行。同年4~5月間,教會陸續搬到50公尺外海澱圖書城的臨時會所,附近歌舞廳、服裝店、網吧、麵館林立。

在2003年6月到2007年5月的過渡時期,海澱堂開始了主日早晨6時的晨禱會,多則幾十人,少則幾個人,一直沿續至今。從2004年3月開始,海澱堂的主日崇拜堂數增加,禮拜人數也由早期的500人左右壯大到1000多人,高學歷、年輕化的會眾日益增多。

在臨時會所的日子裡,不論天氣或氣候如何,每到主日,教堂前等後下一堂禮拜的弟兄姊妹們,會自發性的排起人龍並維護秩序,為成海澱圖書城步行街一道特殊的風景。許多會友事後憶起,在那個喧鬧的環境裡,心卻是安靜而充實,因為那是一段禱告、守望和迎新的日子。

新堂如同一本開啟的聖經 本著自養原則

海澱新堂總占地3900平方公尺、4層樓高,由193根潔白的立柱圍合而成,寓意挪亞方舟,又象徵教會的合一,更像是一本打開的聖經。      (照片來源/北京海澱堂)

2005年8月1日,海澱新堂舉行奠基儀式;2006年7月30日舉行新堂封頂感恩崇拜,牧師、傳道和詩班的同工們帶著安全帽,領著300多名同工讀經、禱告、唱詩、讚美,許多人感動落淚;2007年5月30日舉行獻堂典禮,包括全國及北京基督教兩會、北京各三自教會及海澱堂40多個聚會點的會眾,共2千多人一同見證這個蒙福的時刻。

海澱新堂總占地3900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4000平方公尺、4層樓高,由德國GMP公司設計,注重和周圍辦公區融為一體;外觀造型上,由193根潔白的立柱圍合而成,寓意挪亞方舟,又象徵教會的合一,更像是一本打開的聖經。1樓樓梯入口處,矗立一巨型木十字架,順著樓梯一層一層往上,有種登耶和華山的感覺,直通2樓主堂,可容納1,200個座位。

在教會自養原則下,一樓600平方公尺出租做為咖啡廳使用,另一半作為副堂,2樓主堂,3樓是教牧辦公事、義工辦公區等,4樓是詩班、主日學與孩子活動空間;教堂頂層安放了3座銅鐘,預備在主內重大節日和主日禮拜時敲響。

重小組化和分堂事工發展 吸引年輕族群、減少會眾流失

海澱堂每年約有500人受洗。      (照片來源/北京海澱堂)

海澱堂會眾年齡層,60歲以上占35%,青壯年約50%,其他則是青少年;目前每周主日約有8千人聚集,從早到晚有6堂聚會、5個分堂、60個聚會點,平時教會同工會下到分堂或聚會點工作;每年舉行3、4次大型洗禮,全年約有500人受洗。

教會內青壯年會友多,因為西臨海澱圖書城,北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周邊有許多大學,特別是2008年有很多海歸與商人,再加上教會注重以小組事工牧養年輕人、設有青年與大學生團契等,有異象的吸引年輕人。

海澱堂主任牧師吳偉慶。      (照片來源/北京海澱堂)

2009年時,因為教會人數已經人滿為患,主任牧師吳偉慶要求開始走小組化牧養,全教會目前有150個小組,每組約在10人以下,剛好在法律規定的範圍之內,不需登記。小組聚會多在教會周圍的咖啡廳或餐廳進行,成熟的小組可以進入家庭聚會。目前海澱堂約有1400~1500人進入小組,目標是希望有三分之一或一半以上的會友都能進入小組。

今年教會開始作分堂,租借如飯店的會議室、餐廳等作為崇拜地點,每個分堂聚會人數約150~500人左右,以此鞏固會友與教會的黏性,避免會眾流失。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