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作者/蔡頌輝)

筆者有時候會覺得,我們心中對神國無形的期待(期盼大復興、大作為等),和耶穌時代猶太人很相似。耶穌時代的猶太人普遍認為,神國將一次過,快速地,以轟轟烈烈的形式降臨。可是,耶穌的教導卻與此大相徑庭。神國在形式上不是轟轟烈烈的,在時間上也不是霎時成就的,它倒是像種子生長一樣漫長,人不會馬上看見它們有什麼變化,但是實際上他們正在成長。相隔一段日子以後,就能看到成果了。

生活在這個凡事追求快速的時代,人們已經漸漸忘記什麼是忍耐,等候也成了越來越難學的功課了。相信神的人也因此常會覺得神做事太緩慢。

說也奇怪,為什麼一位大有權能的神總是慢條斯理?按照筆者從聖經和經驗的領悟,是因為神更看重其子民品質的塑造過於最終的果效。這些藉著等候塑造出來的品質,是過分期望看見成果的我們最容易錯過的操練。

舉例而言,神領以色列人進入他所應許的迦南美地,要他們以征戰的方式除滅當時居住在迦南地的城邦,將該地征服下來。事實上每一場的戰爭,勝敗神早已決定(參書六2 )。因此,對以色列人而言,能否打勝仇敵根本不是考驗。以色列有可能打敗戰,但決定成敗的因素不是軍隊的強弱或戰略,而是他們對神的順服。正如神為耶利哥戰役立下禁戒(六18 ),亞幹違背了,就導致以色列人在一個有十足信心能取勝的艾城戰役上敗北了。反之,只要以色列人完全順服,再大的戰爭也只會成功,不會失敗。

由此可見,做神工真正的考驗不是最終的成果,而是過程。

只看重成果而不在乎過程是很危險的。例如,學生的成績就是他們的成果,但除了努力讀書之外,通過抄襲、作弊也可以得到相同結果,只要不被發現就行了。然而,靠不擇手段所得到的好成績,實際上對那學生卻沒有任何益處。事奉若只看重表面的數據也一樣危險,因為容易輕忽了更重要的功課。

天國的計劃必然成就,因為那是神自己在做的事,我們只是他的僕人和工具。因此,我們不能只期待事奉的成果,而必須看重神在過程中所要給我們學習的各樣功課,接受他藉此在我們身上所做的雕塑工作。

網絡上一篇題為《失敗有獎》的文章令筆者感動。該文作者是個女作家,經常在網絡上發表文章。有一次,她兒子下決心要和老媽比高下,向一個兒童作文網投稿,卻連連失敗,垂頭喪氣。為了給孩子鼓勵,媽媽贈送了一盒孩子夢寐以求的漫畫書給他,說那是「失敗獎」。母親對他說:「我要獎勵你,你勇敢地向媽媽挑戰,又勤奮地練習寫作,作文取得那麼大的進步,兒子,我真的為你驕傲。」這個獎項大大鼓勵了這孩子,以致他也以此鼓勵其他失敗的人,包括自己的媽媽和老師。

有一次,班上有一個實習老師由於身體不舒服,把課教得一團糟,狼狽地對班上學生說:「這節課太失敗了,我知道自己不會被錄用,我們提前下課吧。」說完還當眾落淚。這時,作家的兒子舉起手,對實習老師說:「我們家有個失敗獎,無論誰失敗了,都可以領獎。因為每次失敗,都是一次獎勵,收集很多的失敗,就可以換到一個成功。」兒子給老師的獎品,是首流行歌─潘瑋柏唱的 《我的麥克風》。

先是他一個人唱:「是誰搶走了我的麥克風,沒關係,我還有我的喉嚨;是誰看扁了我沒有觀眾,我自己,第一個被感動…」後來,其他孩子漸漸都站起來,一起唱:「有誰成功沒下過苦功,有誰出生就拿著麥克風?」那一天,那位自感失敗的老師深受感動,並立志一定要成為最好的老師。

我相信,假如那孩子一開始就成功得獎,便很難鍛煉出這種堅韌、樂觀、鼓勵別人的美德,反而培養出一顆輸不起的脆弱心靈。實際上,這些因失敗培養出來的美德比任何獎金、名譽更寶貴。

話說回來,重點在於過程,而非結果。真正的成功,不是事奉成果,而是忠於神。事奉真正的考驗不是成績,而是我們是否能在別人拒絕時仍不放棄,沒有果效時仍然堅持,沒有人理解時仍然盡心盡力,面對迫害時仍然屹立不倒,聽眾很少的時候仍然預備最好的講章,用心預備查經…。

地生五穀是自然的,先長苗,後吐穗,最後穗上結滿了子粒。-《聖經》馬可福音4章28節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