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震驚社會的北捷事件發生後,在現場目睹此案件的當事人,或是事後密集關看媒體報導的大眾,有部分患上「急性壓力症候群」,症狀包括感到提心吊膽及恐慌、感到絕望和不抱希望、難以入睡或睡不安穩、處理悲傷議題的能力下降…等心理衝擊,以及各種難受的生理病狀。如何幫助這些心靈有需要的人「走出悲傷」,是教會及基督徒應當學習的一門課,否則不適當的對待方式,無形中可能給予其二度傷害。

遭遇重大創傷者,需要接受「心靈搶救」,才能真正走出悲傷。

遭遇重大創傷者,需要接受「心靈搶救」,才能真正走出悲傷。 (照片提供/台灣舉手網絡協會)

專門從事「危機、悲傷、創傷輔導」的台灣舉手網絡協會執行長許真表示,創傷後24~48小時是「心靈搶救」的黃金關鍵,若受傷者沒有獲得適當的輔導,「急性壓力症候群」(Acute Stress Disorder)不僅可能不會在一個月內逐漸消失,還可能演變成「創傷後症候群」(PTSD),因而需要長期諮商;如果是全體社會一同遭逢巨變,甚至會湧現「輕生潮」現象,例如日本的廣島事件。

此次北捷事件帶給社會上不小的震驚與創傷,有萬華區的牧者在北捷事件後尋求許真的幫助,坦承「不知道怎麼幫助」在北捷事件中倖存的會友,凸顯出台灣教會對於此類危機處理的專業相形薄弱,藉著這次北捷事件,正是提醒教會及基督徒們起來學習「悲傷輔導」的時刻,不然,我們很容易扮演起「約伯的朋友」,說了不該說的話,無意中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

與悲傷的人同悲傷並不容易

「走出悲傷」事工涉及的領域很廣,包括喪親、喪偶、喪子、失婚及其他因素導致的失落與悲傷等議題。許真曾在節目上,遇到主持人在談及失婚話題時,忍不住當場哀號,代表對方根本沒有從婚姻觸礁的痛苦陰霾中走出來。其實在這社會中,充滿著許多傷心及軟弱的人,都很需要被醫治、扶持及安慰,但有些非基督徒個案卻反映他們會遇到2種基督徒。

舉手網絡藉悲傷事工帶領無數人信主。

舉手網絡藉悲傷事工帶領無數人信主。 (照片提供/台灣舉手網絡協會)

一是裝做若無其事,知道對方發生重大傷慟事件,仍舊噤聲,可能是不知道如何安慰別人。二是帶著好意,但是說的話、做的事卻很傷人,讓對方更加生氣,對事情毫無幫助。這些案例提醒我們,《聖經》教導「與哀哭的人一同哀哭」,也許可以不只停留在「靜默不語」、用「節哀順變」之類的客套話,或是隨手抓張經文的「屬靈用語」來宣告,而是進而需要多一些「悲傷處理」的「專業訓練」。

多年來協助美加地區教會建立「悲傷與失婚事工」的舉手網絡顧問團隊之一的許真指出,悲傷輔導不可能「速食化」,通常需要1~2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來陪伴悲傷者走出傷痛事件;一般來說,他們在事發後及進入悲傷歷程,Parkes將之分成4個階段:1)震驚與麻木、2)思念與尋找、3)混亂與絕望、4)整頓與重組,每一階段都有需要學習的任務,不能跳過或輕忽處理。

在美國,舉手網絡協助訓練的許多災難救助機構,已與幾個州政府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機制,只要哪一地區發生案件,臨近被訓練過的牧者或是心靈關顧員,就會抵達現場進行「第一時間的心靈搶救」及後續探訪,而且時常比警察還早到。許真表示,悲傷事工在美國已經做得很好,藉此帶領無數人信主,如今希望能將相關資源與專業訓練帶進台灣。

一起學習讓悲傷者重展笑顏

舉手網絡將於各地舉辦「走出悲傷」工作坊,期盼帶領教會學習如何幫助悲傷者重展笑顏。

舉手網絡將於各地舉辦「走出悲傷」工作坊,期盼帶領教會學習如何幫助悲傷者重展笑顏。 (圖片提供/台灣舉手網絡協會)

當部分民眾仍處在北捷事件引發的「急性壓力症候群」的陰影下,或是未來再度遭遇類似社會重大悲傷事件時,教會和基督徒一定可以做甚麼。舉手網絡將於14日、21日及28日,依序在高雄、嘉義、台北舉辦「走出悲傷-讓失去摯愛與失婚的朋友重展笑顏」工作坊,第一波課程包括「覺察生命中的失落」、「認識悲傷歷程與情緒處理」、「說什麼有幫助」、「失戀輔導、失婚輔導」、「如何在社區中舉辦聯合追思聚會」「建立悲傷與失婚事工」…等豐富內容。

會中將使用《淚湯:失去摯愛的療傷食譜》、《再見.愛》、《我往哪裡去:再度單身者的幸福派對》3本書籍作探討,這些教材真實幫助到許多人,尤其是榮獲全美年度最佳圖書獎的《淚湯》,更是適合在第一時間送給未信者閱讀,同時盼望帶領牧者及弟兄姊妹建立起對於悲傷輔導的概念,當在各自的教會和職場中看見失去摯愛者需要被幫助時,知道該說甚麼、該做甚麼;因應「北捷隨機殺人事件」,還加碼提供「與孩子一起因應重大攻擊事件」、「如何陪伴災難倖存者」等實用議題供學員選擇。

許真在第一次讀聖經時,讀到客西馬尼園中耶穌心裡憂傷,幾乎要死,祂懇請門徒一同儆醒,他們卻全睡著了,還不止一次,這場景讓她氣憤不平,因耶穌與門徒朝夕相處3年半,祂何等愛他們,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一向剛強的耶穌開口請求門徒的陪伴,然而,門徒竟讓祂失望。讀到這,許真忍不住對耶穌說:「如果可以,請讓我分擔一點祢的憂愁,如果可以,請讓我分擔一些祢的傷痛。」

她的這個禱告,神聽了。多年後許真進入泰博特神學院(Talbot School of Theology)就讀,在「危機、悲傷、創傷輔導」大師賴諾曼與江毅(Rex Johnson, Psy.D)博士門下受教、督導,接著經歷喪母和喪父之痛的親身體驗,讓她更委身於這塊專業領域,如今成為福音事工的一大利器;觀看現今的天災人禍越加頻繁,相信這會是末後世代中非常重要的一項事工。 走出悲傷工作坊詳情請上網站查詢:tw.liftinghands.net。若有興趣邀請舉手網絡團隊開課的單位,可洽電話:02-2657-7220。

【走出悲傷工作坊資訊】

(製表/記者張嘉慧)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