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廈門「新街堂教會」為大陸第一間教會。

廈門「新街堂教會」為大陸第一間教會。 (照片提供/王燦昇牧師)

大陸福建省廈門「新街堂教會」,是當地第一座供華人做禮拜的基督教堂,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也被稱為「中華第一聖堂」。

1842年,美國歸正會差遣宣教士到廈門傳教,7年後,波羅滿牧師回美國募款,得到建堂資金,在此建成中國第一間基督教堂;往後由美國歸正會、英國長老會與倫敦會在廈門教區合作,陸續選出當地長執及牧師,開始由華人牧師進行牧會工作。

廈門「新街堂教會」牆上另有「耶和華駐驛之所」,典故留存至今。新豐長老教會牧師王燦昇表示,以前的會友以馬為交通工具,有上百位會友騎馬來聚會,可想當時百馬聚集的盛況,因此也有「耶和華的軍隊」駐在此地的意味。

長老會體系宣教士來亞洲宣教的途徑,一般會先到廈門,再到鼓浪嶼,最後進入台灣,並以「中華基督教會」為名設立教會。如今,在廈門的「新街堂教會」及金門的鼓浪嶼沙美教會仍可看見「中華基督教會」的字樣。

後來因經歷兩岸歷史戰事,金門沙美長老教會現在隸屬台南中會,但這個建堂足跡,不僅留給後人紀念考察,更是在兩岸之間擔任重要角色。

(中)新街堂教會與台南看西街教會建築設計雷同,採挑高設計。(左右)為教會外牆上刻有中華第一聖堂及耶和華駐驛之所字樣。

(中)新街堂教會與台南看西街教會建築設計雷同,採挑高設計。(左右)為教會外牆上刻有中華第一聖堂及耶和華駐驛之所字樣。 (照片提供/王燦昇牧師)

因為廈門鄰近金門,因此無論是教會使用的聖詩或閩南語講台信息,這兩地及台灣都能相通。王燦昇表示,早期宣教士甘為霖牧師所提倡的台語字典,最早的版本為廈門音字典,其口音跟聖經翻譯都是從廈門而來,隨著宣教的步伐,在廈門、金門及台灣都能看見其足跡。

目前以華語與閩南語為主的新街堂,禮拜堂設計跟台南的看西街教會很雷同,建築都採挑高設計為特色,屬羅馬式建築風格,廊前有六根圓柱,紅色坡頂上有六邊鐘塔,並保留早期建堂前的美國製銅鐘,見證基督的愛傳進廈門已160多年。

新街堂教會除有各種聚會及探訪工作外,同時增加適合各年齡層的團契及詩班,滿足不同群族的需求,看見百年教會傳揚主愛不間斷,新街堂教會持續在廈門地區寫下基督福音史!

(照片提供/王燦昇牧師)

(照片提供/王燦昇牧師)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