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生命,我們只擁有過程,不擁有生命本身。生命並非私人事務,透過與他人分享,快樂可以加倍,哀傷可以減半。-楊育正

楊育正新書《在我離去之前:從醫師到病人,我的十字架》。

楊育正新書《在我離去之前:從醫師到病人,我的十字架》。 (圖片來源/寶瓶文化)

「這不是一本書,這是我心跳的聲音。」馬偕紀念醫院院長楊育正日前發行新書《在我離去之前:從醫師到病人,我的十字架》,書寫自己行醫近40年的歲月精華,也為過去邁入人生另一里程碑:罹患淋巴癌,兩度與死亡交鋒,從醫師到病人的深刻體會,留下動人的生命詩篇。

從父心願 踏入醫界

踏上行醫之路,楊育正笑說自己是「哥哥爸爸真偉大」,他的父親楊金欉曾任台北市長,新書發表會就選在一家曾住過的台北市長官邸舊址舉行。早年祖父母家貧,盼望楊育正的父親能藉從醫改善家庭環境,但楊金欉懷抱更崇大的理想,期盼透過電氣化,讓百廢待興的台灣更進步,因此成為台電人,後來受孫運璿拔擢,走上仕途。

只是,未走入醫界,對孝順的楊金欉而言是一生的缺憾,而這份心願留傳到下一代。楊育正的兄長楊育民(現任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當年選擇攻讀電子,楊育民自然就如花木蘭「代父出征」,就讀醫學院。

甘願讓「接生大王」走入歷史 為病人醫術更上層樓

當時年代生育率高,婦產科收入優渥。楊育正一個月內最多曾接生186名嬰兒,密集接生,因而練就高超接生技巧。有次半夜出門接生,擦撞到剛買的車子,考量自己年紀漸長、體力流失,於是改攻婦癌領域,放下「接生大王」的封號。

過去在生產室裡,楊育正看著產婦從生產最大的痛苦,轉為最大的快樂,迎接生命的喜悅;現今面對婦科癌症治療,病人帶著痊癒或復發的心情求醫,他積極和病人一起努力,並精進醫學專業,期盼讓罹患婦科癌症的年輕女性,有機會生育。

今年7月,一位懷孕的病患挺著肚子向楊育正報喜。7年前不到30歲的她罹患子宮頸癌,但因為楊育正推動的改良式手術,幫助她如今能成為人母親。

俠情濟貧 直視「白袍上的黑點」

楊育正院長談話幽默風趣,卻展現出飽讀詩書的文人氣息。

楊育正院長談話幽默風趣,卻展現出飽讀詩書的文人氣息。 (攝影/記者林純如)

多年的行醫生涯中,他曾為沒錢付手術費的病人,在帳單上寫下「0」,一筆勾銷醫藥費。因為認為,醫療工作除了看病之外,「還可以做許多努力,給每一個生命,一份更公平的力量活下去。」

還是菜鳥醫師時,楊育正親眼看見被亂倫強暴的少女懷了孕,卻被醫院拒絕人工流產,恐怕只能被迫到設備較差的診所,費用也較高;看到未婚懷孕的少女,有不少案例其實是智能不足、無行為能力或受到亂倫、強暴。於是當楊育正成為婦產科主任,就召開會議討論墮胎原則,並成立24小時倫理委員會,針對重症、生命末期、中止妊娠,在一天內決策提供醫師建議。但他更期待台灣能成立「棄嬰窗口」,讓孩子有完整的家。

對於很多醫者不願觸碰的醫療糾紛,楊育正從不掩蓋。曾在產檢中判斷錯誤,使產婦生下海洋性貧血的孩子,但他負起責任,付出賠償金。他直視白袍上的黑點,時常在教學或演講時分享這些例子,提醒後輩,避免重蹈覆轍而遺憾。

直到罹癌,才真正與病人「站在同一陣線」

新書發表會現場,滿是楊育正認識的親朋好友。

新書發表會現場,滿是楊育正認識的親朋好友。 (攝影/記者林純如)

楊育正在醫療中經歷生命的最兩端-生與死,無數次送行生命而心痛。他曾帶學生前往美國時,詢問一位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授,「如何教導年輕醫生,用心對待病人如朋友,但在最後說再見時,可以堅強面對?」老教授沒有回答,瞬間濕了眼眶,成為唯一的答案。

後來楊育正體會出答案,就是「愛」。

因為高血壓和B型肝炎症狀,他40歲就寫好遺書,還帶去上班,展現對生死的豁達。52歲時和妻子一起受洗,64歲時,耳後冒出如鴿蛋大的腫瘤,才發現罹患淋巴癌。

他說,癌症,是神給他最大的試煉,接任馬偕院長不到100天,就得知罹癌,楊育正對曾經全然相信的神吶喊:「為什麼是我?我一直是祢那麼忠心的僕人,我是一個好人啊!」從癌症醫師變成癌症病人,他才真正與病人「站在同一陣線」。

經歷6次全身化療、8次標靶治療、4次髓鞘內化療,產生掉髮、嘔吐、肌肉萎縮,還有2次嚴重併發症,其中一次肺囊蟲肺炎造成呼吸衰竭,體會吸不到氣而窒息的恐怖;另一次是敗血症,量不到血壓,妻子哭著「你要走了嗎?你就這樣要走了嗎?」…

抗癌過程的三「路」 為行醫生涯成就救贖十架

楊育正與他的妻子,兩人互動流露出深厚情感。

楊育正與他的妻子,兩人互動流露出深厚情感。 (攝影/記者林純如)

一場又一場的抗癌疾風驟雨,痊癒之後的楊育正,回頭看這一切,卻說罹癌是試煉之路、恩典之路、學習之路。因為經歷這些苦痛過程,促使他向家人表達從不說出口的「愛」;因為時間有限,而學習「將人生往前移」,並在治療過程中仍堅守院長職分,為醫院提出財務規劃,使同仁上下一條心,提振士氣。

《聖經》以賽亞書55章9節:「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楊育正從乍聞罹癌、對神的不平及抗議,到軟弱呼求主,再一次破碎自我,重新仰望神。

去年11月,他經過高雄天主堂時,望見牆上耶穌被釘上十架的海報,耶穌說「我渴」,但兵丁沒有放過他,反而以醋沾他的唇,耶穌最後說出「成了!」沒有罪的耶穌,因著對世人大愛,受苦而死。看到海報,楊育正心中澎湃的眼淚流下,心想自己一生受的委屈和疾病苦楚,又算的了什麼。這一刻,他得到真正的「救贖」。

回想至今的行醫生涯,年少時期有份「醫師無知,是為無德」的豪情,是求知不懈的十字架;壯年時期,醫病之間緊密互動,是醫療傳道的十字架;而今,在大病一場後,終於成為愛的救贖十字架!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