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生於高雄林家望族的林鍵一,家族企業曾是南部汽車玻璃產量龍頭老大;但15年來,歷經經濟泡沫、金融風暴,四家家族企業全部倒閉,唯有林商行企業依然屹立不搖。

面對關鍵時刻,他效法創世記,用「宣告」堅立企業,並成立禮拜堂,讓上帝做企業董事長,見證神的信實與供應。

家族企業榮景 走入歷史

林商行企業總經理林鍵一。

林商行企業總經理林鍵一。 (攝影/記者葉毓亭)

2005年是高雄林商行企業發展昌盛的時刻,近10億元的年營業額,總經理林鍵一決定就把初熟果子獻給上帝,破天荒在企業內部設立禮拜堂,開啟台灣企業舉辦主日的先鋒。

從小生長在家境富裕的基督化家庭,好動愛玩、不喜歡讀書的林鍵一,從小跟著家人上教會,在主日學的潛移默化之下,接收到紮實的信仰教育。在那個能力分班的求學年代,林鍵一「靠著關係」進入資優班,班上同學智力測驗達到120分,自己卻僅有60分,當時老師還一度以為他智能不足。

考前臨陣磨槍,就獲得近滿分的成績,是上帝給林鍵一的「特別」恩賜。高中時代,憑著亮麗的成績及優秀品格,申請到當時日本關西四大學院之一的立命館大學,從此奠下企業管理的扎實根基。

70年代的台灣,在玻璃業界素有「北台玻,南林商行」的稱號,是家族產業最輝煌顛峰的時期。赴日之前,家中長輩囑咐林鍵一要學成歸國接掌家業。

六年後,31歲的林鍵一回到台灣承接林商行企業,適逢泡沫經濟,林家旗下的三大房地產事業-上啟堂、林陽及陸鑫,面臨經營危機,總負債達23億,連帶影響林氏、林商行的玻璃產業。

危機就是轉機

泰籍員工聚會,右三為嘉義基督教醫院牧師艾應昌

泰籍員工聚會,右三為嘉義基督教醫院牧師艾應昌 (照片提供/林商行福音團契)

面對當時的窘境,主掌林商行的林鍵一學著交託與仰望,宣告林商行是耶和華的產業。其他四大家族產業,則在林家決意割捨下,逐一沒落。

樂於分享福音的林鍵一,在企業面臨內外各樣的試煉下,仍期勉員工要倚靠上帝。但面對內部長期不合理的齊頭式薪資體制,他著手進行改革,卻引發部分員工抗議,更以「滿口是愛」的白布條表達不滿情緒;但林鍵一仍堅持企業改革,讓財務回歸正常軌道。

當時與日本旭硝子工業株式會社有長期夥伴的關係,對方並不認同將信仰帶入企業,更在林商行一次的轉投資失敗虧損1億3千多萬的情況下,決定撤資。

面對這樣景況,林鍵一與四位基督徒同仁每天中午禁食禱告,年底時不僅平衡公司的虧損,甚至還有2千多萬的盈餘,林鍵一趁機拿回百分之百的股權。「當時,身心飽受煎熬,但神一路保守我們」他說。

從企業經營者 到心靈牧養者

(左三)為團契總幹事張嘉隆經理(中)為高雄基督教會蔡文華牧師

(左三)為團契總幹事張嘉隆經理(中)為高雄基督教會蔡文華牧師 (照片提供/林商行福音團契)

林商行的福音團契已成立15年,用愛及實際行動關懷員工。營業部經理兼福音團契總幹事張嘉隆坦言,企業內聚會推動的過程非常困難,因此與高雄基督教會配合,邀請基督徒專家學者主講,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邀請同仁參與教育訓練。

對於不同信仰的員工,剛開始不免會透過心得報告表達強烈不滿,張嘉隆則表示,「公司尊重同仁的言論自由,到後來大家發覺沒有害處,就逐漸認同這個作法」。

除了台籍同仁外,泰籍員工也應邀加入聚會,並由嘉義基督教醫院牧師艾應昌進行雙語翻譯,一個月2次、每次8小時的聚會,付上時間及代價,將最好的時間獻給上帝。即使面對2008金融風暴的衝擊,泰籍員工人數驟減、汽車產量減半及同仁的反對聚會聲音四起,林鍵一仍定睛上帝,堅持不停止聚會,用五餅二魚餵養企業。

第一行第一位為製造部經理張德成,第三位為品保部工程師劉顯斌

第一行第一位為製造部經理張德成,第三位為品保部工程師劉顯斌 (攝影/記者葉毓亭)

如今,這一批返鄉的泰籍員工中,有幾位回泰國接受神學教育,擔任宣教士或傳道人,在家鄉牧會。林鍵一說,「相信種什麼就收什麼」。

擁有32年資深經歷的製造部經理張德成,11年前受洗的他,不斷向員工分享福音,他認為「信主後最大的幫助,就是將神的話語化為目標方針,應用在製程裡。」擔任品保部工程師的劉顯斌,一度是離開教會的基督徒,但因著公司內的主管、同仁不斷分享信仰的豐盛,又再度回到教會。

林鍵一認為企業宣教,最重要就是「信心、堅持、尊主為大。」上帝從「給他」到「用他」,面對一路上的風風雨雨,林鍵一常把神放在第一位,更了解如何處卑賤,處豐盛,無論在任何景況,都選擇讓上帝擔任企業董事長。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