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3月21日榮獲第八屆傑出女學家獎,郭瑞年(前排中)開心之際,更希望透過得獎,有更多機會與人分享福音。

3月21日榮獲第八屆傑出女學家獎,郭瑞年(前排中)開心之際,更希望透過得獎,有更多機會與人分享福音。 (照片提供/郭瑞年)

她在史丹佛攻讀碩士時,就因推翻超導體主流理論,被受聘至「科學界牛耳」之稱的「貝爾實驗室」;200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兩位德、法科學家之研究,就是奠基於她於1983-1986年的「長距離磁耦合機制」發現,因此,許多人說,她和諾貝爾物理學獎失之交臂。

她與先生洪銘輝教授的砷化鎵研究,更突破半導體元件極限,大幅降低其耗電程度,突破性技術被譽為「半導體界的聖杯」;她在美國貝爾實驗室的研究室,更是總統級以上貴賓必參訪的重點;3月21日,她也榮獲第八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你一定好奇,這位科學界的台灣之光是何許人也?

她是清大物理系教授-郭瑞年。

40歲才遇見缺乏的父愛 「信心」是科學進入神學的關鍵

郭瑞年位於工研院研究室的「多腔體整合型超真空原子分子磊晶與檢測系統」。

郭瑞年位於工研院研究室的「多腔體整合型超真空原子分子磊晶與檢測系統」。 (照片提供/郭瑞年)

多數人以為,能培養出這樣傑出人物,家庭必定相當優渥,並且和樂圓滿;殊不知,郭瑞年的生父常年在招商局任職輪船大副,一年最多只有一週在家。12歲那年,父親因公殉職,家中產生巨變;在繼父的影響下,郭瑞年走上學術研究之路,但對她而言,「父愛」仍是成長過程相當缺乏的元素。

「我到40歲,才認識第三個爸爸-『天父』,祂知道我所有的需要。」

許多人疑惑,科學與信仰,一個理性、一個感性,兩者並存難道不衝突嗎?「一點也不。」這是她的回答。

她認為,科學總括而言,講的是How,研究宇宙「如何」存在;神學則是探討神的存在和對人的計畫,討論的是Why(人為什麼要存在,意義為何),兩者範疇不同,但息息相關。

「信心,幫助我們跨越,從科學進入神學。」說來簡單,但這條「跨界」的旅程,郭瑞年自己也走了很長一段時間。

信仰的叛逆孩子 天父親自來解惑

曾經是信仰上的叛逆小孩,郭瑞年受洗後,將生命種在年輕人福音事工上;她透過陪伴和關心學生的需要,帶領學生尋求神在他們身上的計畫。圖為謝師宴照片。

曾經是信仰上的叛逆小孩,郭瑞年受洗後,將生命種在年輕人福音事工上;她透過陪伴和關心學生的需要,帶領學生尋求神在他們身上的計畫。圖為謝師宴照片。 (照片提供/郭瑞年)

小時曾跟著母親上教會、參加兒童主日學,但郭瑞年對信仰仍不甚了解;成長的過程,也有許多人向她傳福音,「我都很叛逆」;直到上大學後,隨著對科學的研究,發現宇宙自成規律,進而激發她思考:人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一生的意義為何?

然而,生命的問題,唯有賜生命的神才能回答。

大三下(20歲)時,同學曹力中(現任士林錫安堂牧師)向她分享,上帝是宇宙萬物的主宰,當我們透過耶穌,就能認識祂。這解答恰與郭瑞年的疑問不謀而合,當下,她就決定打開心門,接受耶穌。

不過回家後,郭瑞年又陷入疑惑,她想,如果一切都是神所創造和掌管的,自己有必要繼續研究嗎?苦思不得其解,當夜,她輾轉難眠。

凌晨4、5時,一個意念突然浮現腦中,「研究科學,就是闡明神創造的奧妙,帶領更多人認識祂,這與『相信上帝』一點矛盾也沒有!」神的回答讓她完全折服,也成為她的信念,如今每當研究遇到困難,就會想起初衷,鼓舞她再次有動力。

神關閉回台灣的門 福音種子終在40歲開花結果

儘管經歷神的偉大和奇妙,但郭瑞年並沒有真正認識救恩,因此遲遲未受洗。直到夫妻倆在貝爾實驗室獲得極大的成功,期待將研究成果帶回台灣,培育下一代的年輕人,神才親自帶領迷途羔羊回家。

40歲那年,夫妻倆面臨回台灣任教的抉擇,郭瑞年開始向神禱告,並勤讀《聖經》,「(聖經的智慧) 不是一般人說得出來的。」深受聖經內容吸引的郭瑞年,同時在弟兄姊妹的幫助下認識信仰,8月,就於美國新澤西州的若歌教會受洗。

奇妙的是,邊禱告的過程,原本已談妥的回台管道,卻紛紛關上門,她就知道,時候還沒有到。透過禱告經歷印證,「原來上帝從來沒有離開我。」

記者好奇,為何神沒有讓她在當時回台灣?郭瑞年想,那時的她還有很多缺點,需要自己先經歷救恩,成為新造的人。

陪著郭瑞年走過研究之路的風風雨雨,就是她的先生-洪銘輝教授;兩人不僅是伴侶、知音,更是最好的同工,一同火熱投身福音事工。

陪著郭瑞年走過研究之路的風風雨雨,就是她的先生-洪銘輝教授;兩人不僅是伴侶、知音,更是最好的同工,一同火熱投身福音事工。 (照片提供/郭瑞年)

台灣需要的,不是一位卓越的科學家,而是忠心、愛祂的基督徒。

從小就去到教會,20歲決志、40歲信主,郭瑞年遺憾自己沒有早些真正認識神,但她明白,神自有祂的時間表和美意,「祂就是有辦法帶領我這個『很有個性』的小孩。」她笑稱。也因為自己的豐富閱歷,更容易向人傳福音。

熱血福音勇士 對年輕靈魂充滿負擔

郭瑞年信主後,先生也在不久後受洗。倆人擔任團契小組長、福音執事,積極參與各樣福音事工。

雖然我很晚認識主,但知道福音的寶貴後,就希望更多人早點認識祂。

「我們一邊當教授,一邊傳福音給年輕的學生。」郭瑞年堅持傳福音的心志,繼續傳揚救恩的寶貴。

「我們一邊當教授,一邊傳福音給年輕的學生。」郭瑞年堅持傳福音的心志,繼續傳揚救恩的寶貴。 (照片提供/郭瑞年)

他們倆的福音足跡,從美國跨洋回到台灣。921大地震發生後,他們與若歌教會的短宣隊,聯合埔里基督教醫院和愛蘭教會,進入南投埔里賑災。

或許時機成熟了,上帝陸續開啟一扇扇回台灣的門。

夫妻倆每半年就跟著黃小石長老回台,在中原大學舉辦佈道會;3年下來,興起許多基督徒老師同工。2003年,「中壢校園福音教會」正式成立,是若歌教會在台灣的第一間分堂。

接著,收到清華大學的任教邀請,福音工作也跟著在新竹落地生根。

「我們一邊當教授,一邊傳福音給年輕學生。」陪伴和關心,是夫妻倆每天身體力行的事,也常帶領學生尋求神的獨特計畫,同時跟著新竹勝利堂到竹北開拓。「竹北勝利堂」成立5年多,聚會人數已達3百人;去年,洪銘輝也被按立為該堂長老。

921大地震時,郭瑞年與若歌教會短宣隊返台賑災,從此,神開啟一扇扇回台灣的門。

921大地震時,郭瑞年與若歌教會短宣隊返台賑災,從此,神開啟一扇扇回台灣的門。 (照片提供/郭瑞年)

科學界的使徒保羅 苦難中仍要火熱的傳!

談起最敬佩的聖經人物,郭瑞年笑著說,自己的信主經歷和使徒保羅有些相似,一直在做學術研究的她,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好好認識神,直到神特別、密集的在她身上動工,「我也算是被大光照過。」因此盼能效法保羅的火熱,終生為主傳福音。

我為這福音奉派作傳道的,作使徒,作師傅。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或作:他所交託我的),直到那日。-《聖經》提摩太後書1章11~12節

得獎與否,已經不是郭瑞年最在乎的事,她常想:「如何能夠增加傳福音的機會和管道?」圖為楊梅靈糧堂主日證道。

得獎與否,已經不是郭瑞年最在乎的事,她常想:「如何能夠增加傳福音的機會和管道?」圖為楊梅靈糧堂主日證道。 (照片提供/郭瑞年)

郭瑞年表示,雖然許多人不認同或難以接受苦難,但若神允許苦難發生,一定會有額外的恩典和憐憫;當我們重新回到祂面前,就會再次經歷醫治和恢復。

3月21日甫獲第八屆傑出女學家獎,郭瑞年覺得很興奮,也很感動。但她最在乎的是,這件事情能否成為傳福音的機會和管道。

她希望透過與媒體的接觸,闡明科學與信仰的關係,讓接觸到、聽到、讀到的人,都能更深認識神。對靈魂的負擔之深切,展露無遺。

飽嚐救恩的寶貴,使傳福音的火熱未曾從郭瑞年身上消減,「主把負擔給我,透過我的專業,讓我透過做研究、當老師,來傳揚祂,雖然經歷許多水火,但神一直看顧,更堅定我對祂的信任。」

神救贖的計畫是一生的、非常完備,超越我們可以體會。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