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陶比奧古墓。

陶比奧古墓。 (圖片來源/Youtub影片截圖)

日前媒體報導關於以色列地質學家席姆倫(Arye Shimron),發表關於發現於1980年的「陶比奧古墓」,論及該骨棺屬於耶穌以及他的家人,並大膽認定耶穌有結婚、生子,無肉身復活的推測言論,引發爭議。

針對這篇抵觸《聖經》記載的報導,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劉光啟牧師受訪時表示,2007年《Discovery》探索頻道曾推出一部名為〈耶穌失落的墳墓〉專題影片,報導以色列考古學家Joseph Gat,在1980年於耶路撒冷近郊發現一個安放10個骨棺的家庭墳墓─「陶比奧古墓」。

因而順勢延伸出關於耶穌結婚、生子,死後被安葬的推論及討論,再加上媒體的包裝、播放,這些對於《聖經》上記載的內容,形成一股挑戰,但,如此吸睛、聳動的報導,實際上與多位考古學家的意見並不一致。

● 疑點1 :報導中提到與「陶比奧古墓」疑似相關的「詹姆士骨棺(James Ossuary)」,上頭刻有「詹姆士,約瑟夫之子,耶穌之弟」的銘文,但其實未能確定是否為原本就有,還是後人加工上去的。

● 疑點2:參與最早挖掘的以色列考古學家Shimon Gibson,多年前指出,「陶比奧古墓」挖掘出的10個骨棺之中,後來遺失的那一個,上頭其實並沒有刻字,並非近年來引發討論的詹姆士骨棺(James Ossuary)。

● 疑點3:在新約時代一般都會稱呼「耶穌基督」或「主耶穌」,並不會直呼「耶穌」二字,而聖經本身並未稱耶穌是「約瑟的兒子」。

● 疑點4:報導中提到由詹姆士骨棺底刮下古銹與陶比奧古墓的比對結果,其中決定的標準以及其他條件,並「不能百分之百」確定兩者之間的關係。

● 疑點5:上頭篆刻的名字寫法,可推測墳墓裡的應該是耶路撒冷本地人,不過耶穌他們家族並非本地人。此外,一位研究棺木銘文的學者指出,外地來的家族通常會在上頭刻上祖籍,但陶比奧古墓上並未見「拿撒勒人耶穌」字樣。

● 疑點6:陶比奧古墓應是至少經歷3至4代連續使用的家族墳墓,成員之間的關係難以釐清。

● 疑點7:1968年在巴勒斯坦就曾發現被釘十字架者的遺骸,現今被保存在耶路撒冷的「洛克菲勒考古博物館」,若真有屬於被釘十字架的耶穌骸骨,專家應能夠進行辨認,但目前沒有針對這點提出的相關佐證。

站穩信仰根基 明白真鈔才能辨識偽鈔

不少基督徒常期待考古學能證明聖經,但劉光啟表示,但考古學所挖掘出來的歷史文物,常是殘破、腐朽的,或者已被掠奪、破壞,只能掌握到一些「片段」的東西,歷經漫長時間,終究難以完整拼湊過去究竟發生什麼事。

此外,聖經強調的是「事件」、「過程」,而考古的文物大部分無法恢復、還原現場,因此,要證明聖經當中的人、事、物,有相當難度。再者,被挖掘出來的東西皆「有待解釋」,如同解釋聖經一樣,不同的神學立場,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解釋與觀點,必須謹慎看待。

「基督徒的信仰應該是建立在聖經,不是考古學。」

基督徒必須站立在信仰的根基上,懂得「辨別偽鈔」,其中關鍵仍在於「明白真鈔」,這立基於我們對聖經教導有清楚認識。若是未信者提出的疑問,基督徒有不清楚的部分,也不用硬去解釋,直接說不知道就好。

像是陶比奧古墓此類的報導層出不窮,若一味只讓一種聲音來主導全篇的呈現,很容易扭曲事件的原貌,產生誤解及誤會,劉光啟提醒,在處理此類報導時,應特別注意清楚、平衡與客觀,一則報導過後,若有不一樣的聲音,或是其他學者的澄清、指教,應給與其曝光機會,且勿斷章取義,避免不必要的爭議。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